儒家思想法典化研究

时间:2022-09-27 11:38:31

儒家思想法典化研究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思想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尤其是自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后,对封建统治社会的各方面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经过历代儒家的宣扬、发展,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刑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儒家思想概述

(一)儒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为了救世,思想家各自提出了不同的政治主张,自由争鸣,形成百家(主要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等)。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他整理了古代优秀文化遗产,深入研究历史与现实的政治问题和文化问题,提出了“仁”的概念,构建起了儒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创立了儒学。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在政治上主张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儒家所提出的仁政等主张无助于当时社会的统一,不能适应新兴地主、诸侯当权者和当时社会环境的需求,导致先秦儒家思想在当时备受冷落。而到了秦王朝,由于秦王朝的历史传统重视法家思想,儒家思想一直不受重视、受到排斥,设置出现了“焚书坑儒”的政策。董仲舒是先秦儒学的继承者和汉代儒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大一统论、天人感应和独尊儒术的观点。朱熹是宋明儒学的集大成者,他以天理观作为理论基础,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理在先,气在后”,这种理具有道德属性,是封建道德的根本原则,也是自然界的基本原则。他政治上主张沿用传统儒学,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宋明儒学以后,儒学又出现了新的发展。

(二)儒家刑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1、德主刑辅

儒家认为治国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法治国;二是以德治国。孔子是“德治”的极力提倡者,认为“德化”、“礼教”是根本。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德治即为礼治,孔子之所以如此重视礼治,这与其受西周的礼仪制度的影响不无关系。当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有了国家以后,统治者阶级即奴隶主阶级根据其统治意志和利益,他们都是以礼为治,以刑为用,相辅相成,以巩固其阶级统治的。春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礼崩乐坏,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孔子在总结西周礼仪制度的基础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仪,以恢复社会的安定秩序。

2、恤刑慎刑

孔子主张德主刑辅,以德治国。由“德礼优于政刑”的思想必然引申出儒家的恤刑慎刑思想,使道德教化成为首先选择的治理社会的手段,使之能禁犯罪于未萌,将预防犯罪作为社会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于犯罪的惩罚也应有德的准则,不能一味的酷杀,而应谨慎使用刑罚,做到罚当其罪。孔子说:“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认为“无罪而杀士,则大天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汉代大儒董仲舒则鉴于秦王朝单纯用法家思想治国而亡的历史教训,主张“省刑薄赋;以宽民力”。

3、先礼后刑,重礼轻刑

儒家认为“礼禁于未然之前,法禁于已然之后”。孔子对西周的礼仪制度非常推崇,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把实行礼治看作是救活时弊的治世良方。他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同时,孔子并不反对对老百姓适用刑罚,但他认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也就是说,国家不兴礼乐,那刑罚就不能合情合理;刑罚不恰当,老百姓就会无所适从,连手脚放在那里都不知道了。可见孔子是反对单纯以刑罚作为治理国家的手段,而是把实行礼治作为治理国家的最高原则和根本方法。荀子认为,礼和法相比,礼居于主导地位,法则居于从属地位。他说:“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以生而制法度。”

二、儒家思想的法典化进程

儒家思想的法典化进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法典化、汉朝时期儒家思想的法典化和唐宋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法典化。

(一)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法典化

儒家思想肇始于孔子,经孟子、荀子等人的进一步发展,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即先秦时期。但是在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各诸侯为了扩大领土群起逐鹿,正所谓“春秋无义战”,即使孔子周游列国进行游说劝说,对于当时的社会纷争也无能为力,“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在当时社会纷争、兼并战争频发的背景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众所周知,秦国一贯奉行法家路线,秦制起于商鞅。公元前356年,商鞅接受了李悝的《法经》,入秦变法,改法为律,颁行秦国,是为秦律。在夺得政权后,秦始皇不懂得马上的天下,而下马治天下的道理,未改变一贯的统治方法,居功自满,二世而亡。秦王朝的短暂而亡,宣告了法家理论的彻底破产。

(二)汉朝时期儒家思想的法典化

汉武帝时,大儒董仲舒以孔孟儒家思想为主,兼采各家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思想,建立了一整套适应汉王朝封建统治需要的新的儒家学说。

董仲舒以《春秋》经义附会西汉法律规定,制定了《春秋决狱》以作为判案量刑的一种刑法制度。为了维护“三纲五常”的封建宗法秩序,宣帝时下诏:“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坐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这是孔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思想的法律化。为了推行儒家以“仁孝治天下”的思想,汉章帝制定了《轻侮法》。该法规定父亲被人侮辱,儿子为报父仇把人杀了,也要恕免死刑。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对统治阶级的影响之深。

自从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以后,儒家学说就成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三)唐宋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法典化

汉末以后,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他汇集前人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完成了对儒学的新发展。他以天理观作为理论基础,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由于程朱理学的思想严密完整,有利于维护封建专治统治,因此成为元、明、清三代的官方哲学。陆王心学强调主观意志的作用,曾产生过重要的社会影响,在明中叶以后的一段时期达到鼎盛。

三、儒家刑法思想对中国古代刑法的影响

儒家刑法思想对中国古代刑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犯罪成立条件伦理化

由于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关系最基本的思想基础,因此一切有悖于儒家礼义的行为均被视为危害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为法律所禁止,伦理道德是刑法的重点保护客体。律有时迳以单纯违背道德的行为为犯罪,如亲属被杀而私和,违律为婚或收养,负债不还,服丧违法,居丧嫁娶,父祖及夫被囚禁而作乐,上书奏事犯讳,立春后秋分前决死刑。虽非如此,罪条亦具有浓厚的道义性。

2、亲亲相隐制度的确立

亲亲相隐是对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的相互隐匿犯罪的行为不予追究的一项制度。亲亲是中国古代家族伦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亲属之爱是中国古代社会一切关系存在的基础,任何规范制度都不能背逆这一根本。亲亲相隐虽然就个案来说是对国家司法权的侵犯,但追究其精神实质却是在维护伦理纲常,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维护家庭稳定,促进封建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同时有利于统治者用儒家伦理的思想来恩泽百姓,争取民意,巩固王权的权威,儒家伦理家庭本位,亲属一体的观念通过“容隐”的规定被法律化了。

3、存留养亲制度的适用

存留养亲也是基于血缘伦理而产生的一项刑罚制度。所谓存留养亲制度,即对于罪至死流刑的独子,若其所犯非十恶之罪,而其祖父母、父母老疾,家无期亲在丁的则可免去死流刑,让其在家中养亲祭祖。儒家传统思想注重子孙对尊亲的生养死祭,独子犯罪,一旦被处死或远流,则不仅不能供养双亲,而且从此切断了自家祭祀的香火,实乃有违儒家伦理纲常。出于家族伦理的考虑,古代官吏在对独子执行死流刑时,都尽可能的兼顾伦理的需求。存留养亲制度在北魏正式确立,之后的历朝法典也都设置了存留养亲制,以之协调国家主义与家族伦理的冲突。

纵观我国古代刑法,一方面道德具有等同于法律的权威,道德被法律化。另一方面,法律规范同时也发挥着道德的职能,法律被道德化。中国古代刑法是被儒家道德伦理所支配的伦理刑法已成为大家都认同的事实,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古代刑法在中国持续了几千年,也曾影响了世界几千年,虽然它有许多不可避免的缺陷,但是,儒家学者倡导的重视教化、礼刑并用、慎刑恤刑等一系列刑法思想,对当代中国预防惩治犯罪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桂钿著.中国儒学讲稿〔M〕.中华书局,2008年第一版

[2]马秋丽、张德苏著.儒家思想导论〔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3]周密著.中国刑法史〔M〕.群众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4]乔伟著.中国刑法史稿〔M〕.西北政法学院科研处印,1982年

[5]陈庆魁.论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原因及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6]钱育强.浅谈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9

上一篇: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幸福感指数 下一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