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受儒家思想影响深

时间:2022-10-26 08:04:02

祖父受儒家思想影响深

我的祖父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很深,这从他对待家人对待朋友的方式和言行中可知一二。

我祖父的发妻覃腊娥出身农家,是一位旧式女子,比祖父年长八岁。两人于1917年成婚,婚后虽聚少离多,感情却相当深厚,育有一女二子。1930年8月中原大战期间,祖母覃腊娥携子女居住武汉,不幸感染伤寒,猝然离世。

由于覃祖母早亡,祖父又四处征战,他们姐弟三人自幼就过着寄人篱下漂泊不定的生活。1938年,姑母郑凤云高中还未毕业,便嫁给了其表兄陈某。据说两人尚在襁褓中,双方长辈便说定了这门亲事。

姑母临出阁时,闻听未来的丈夫是个连大字都不识几个的粗俗农夫,就找到祖父闹着退婚。祖父拍案大怒道:“难道我做了师长,就不认亲了吗?郑家绝不准出陈世美!”

姑母大哭了三日,最后还是屈从祖父,嫁到了陈家。之后她一直生活在家乡石门乡间,一生过着凄苦的生活。

这件事成了祖父心中的隐痛,但他后来能做的,也只能是不时在经济上接济一下这个苦命的女儿而已。

我的父亲郑安飞是祖父的长子,1952年在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东北工作。“”中,我的父母亲曾饱受迫害,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在上级组织的照顾下,全家人迁居北京。

叔父郑安腾是祖父的次子,1948年冬去台,此后杳无音信。

祖父的第二任妻子陈碧莲是江西人,陈碧莲祖母嫁给我祖父后一直没有生育,两人虽聚少离多,但感情弥坚。

据陈祖母后来回忆说,当时祖父四处征战,只要部队一有短暂驻扎时间,她便赶去与祖父团聚。但在20世纪50年代初,祖父应总理之邀迁居北京时,她以不服北方水土为由向祖父提出离婚。两人经协商,友好地分了手。

“”后期,陈祖母再婚的男人亡故后,她听说祖父当时单身,曾几次试图与祖父破镜重圆,我们也极力从旁推动,但都被倔强的祖父拒绝了。可见这件事对祖父精神上的伤害还是不小的。

陈祖母是上海文史馆馆员,2006年以九十岁高龄辞世。

1955年,经友人介绍,祖父与三十五岁的顾贤娟组成家庭。祖父的旧部老友黄翔将自己在王府井南口胡同的四合院一分为二,一半给祖父使用。于是,祖父和顾贤娟有了一个“二合院”的新家。婚后两人感情和睦,夫唱妇随,祖父对顾贤娟与前夫之女视如己出,顾贤娟对祖父也体贴入微,照顾周到。

1956年下半年,顾贤娟诞下一女,取名安玉,两人视若掌上明珠。直到这时,自幼生活贫苦、又经历了二十多年漂泊不定戎马生涯的祖父,才算过上了安定的家庭生活。

但后来这个家庭又遭受了变故,让祖父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

顾祖母在1972年病逝,时年五十二岁,这对年近七十岁的祖父是一个沉重打击。当时我们的父母远在东北,祖父只能与小女儿安玉相依为命。不料几年后,不幸再次袭来——小女儿郑安玉意外遇害。

祖父晚年痛失爱女,精神上受到的打击常人难以想象。经此一劫,祖父原本硬朗的身体大不如前了。后来组织上为照顾祖父的生活,特地将我们的父母从东北调到北京工作,我1982年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后,也被分配到北京工作,使祖父过上了含饴弄孙的幸福晚年生活。

祖父在家庭生活上屡受打击,在政治生活上倒是改变很多。

想当年,我祖父怀着满腔爱国热情跨入黄埔军校校门,曾是许多共产党人的亲密朋友,因思想进步、作战勇敢曾得到时任黄埔军校和东征军政治部主任的爱护,但他因视为“正统”,认为国民革命只有通过孙中山先生遗下的才能完成,把自己的命运和连在了一起。回归人民阵营以后,他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巨大转变。

祖父的思想转变,与主席和总理的关怀是分不开的。

作为他非常敬重的师长,长春解放前夕以亲笔信为他分析形势,晓以大义,劝他顾念当年黄埔之革命初衷,勿作蒋家王朝的殉葬品。虽然当时祖父未能见到那封信,到解放区后才知道此事,但对的亲切关怀他内心由衷地感激。后来又数次请祖父到家中做客,了解他的思想转变,邀请并安排祖父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我祖父这个人喜怒不形于色,我很少看到他高兴得开怀大笑,或难过得伤心流泪,只有两次例外,一次是我小姑姑安玉去世,另一次就是总理去世。总理去世对他的打击,比小姑姑去世对他的打击还要强烈。我听别人讲,有好几次,他在缅怀的座谈会上不能自已,痛哭流涕。

祖父是受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很大的一个人,他很注意自己的言行操守,注重自尊自重自律。

、请他吃饭,是从组织上、从做工作的角度出发,祖父自己从不会主动要求什么。

祖父跟刘少奇、、都算同乡,尤其是贺老总,贺老总老家是湖南桑植,我们是湖南石门,这两个县是紧挨着的。新中国成立后贺老总见到我祖父,或因彼此同为军人,聊起来很亲热,说我和你是小同乡,你有空到我家坐坐,还给祖父留了电话地址。但祖父一次也没去,他知道贺老总公务繁忙,不应该去打扰。

他和两位萧将军一直保持着友谊,萧劲光将军晚年在回忆录中谈及祖父时,称他是一位“正统的军人”。

1989年冬天,萧劲光将军在北京病重,曾托友人捎话,希望与祖父见上一面。祖父闻讯,立刻由我母亲陪着赶到三一医院,两位曾经在战场上相互厮杀的老将军,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不久萧将军病逝,此次见面成了彼此的永诀。

这样的事很多,20世纪70年代末,每逢周末,我和弟弟轮流陪着祖父去政协礼堂看电影,经常看到一位身体健朗、行动敏捷的老者,远远地看到祖父,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快步走过来,与祖父站在过道边亲切交谈,直到开演的铃声响起,两人才各自匆匆返回座位。

一次电影散场后,我忍不住问祖父那位老者是谁。祖父说你不认识啊,他就是陈再道将军。这个答案让我惊得几乎叫起来,因为在小时候的课本里,我就知道了这个响亮的名字。

上一篇:探析“微博反腐”现象中网民参与的心理因素 下一篇:陆俨少井冈山巧遇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