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行业特色应用型高校教师多维度评价体系的构建摭谈*

时间:2022-09-27 04:02:13

地方行业特色应用型高校教师多维度评价体系的构建摭谈*

摘要:地方行业特色应用型高校教师多维度评价体系具有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多位一体的评价主体和以人为本的评价原则等新特点,是在传统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学校内在发展的实际需要条件下形成的,是对传统教师评价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地方行业特色应用型高校多维度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凸显地方行业特色应用型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本质。

关键词:地方高校;多维度;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040-06

作者简介:唐忠,男,博士,教授,教务处处长,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①。在某种程度上,教师评价的实质就是“评价其工作的有效性”②。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采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特定的指标体系,按照设定的数量和质量标准,对高校教师开展的教学、科研、公共服务等工作成果做出科学、严谨、公平、客观和准确的评价的体系。如何科学实效地评价一名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不仅关系到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而且影响着高等教育人才输出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教师作为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公共服务工作的主体,通过科学、严谨、公平、客观和准确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社会公共服务等工作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价,对于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等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本人了解工作成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输出质量,最终提高学校的综合质量具有实际意义。

一、当前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教育大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教师的重要作用,并传承了千年。传道、授业、解惑是古代对老师评价的根本标准。欧美国家亦有评价其教师的体系制度,已有一百年多的历史,并结合实际形成了欧美特色。二战以后,欧美国家的高校将科研成果积极转化成工业、军事、医学等应用领域成果凸现,极大推进了国家的经济、军事、医学、工业等行业快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等国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化的趋势日益凸显,高校之间的竞争、人才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国家实力的竞争。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欧美等发达国家发起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进一步推动了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完善。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先后经历了起步阶段(1984~1990年)、正规化开展阶段(1991~1995年)和深入开展阶段(1996年至今)。实践证明,我国在80年代所采取的以教师教学为主要表征、科研能力测评为副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在我国恢复高等教育教学初期起到了推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积极作用。虽然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在改革开放以后也进行了适当的改革和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在高校实行教师教学评价的时间并不长,主要以奖惩性评价为主,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亟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关的改革和完善。

1.评价标准的制定不够科学。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对教师评价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学校教学评价专家组(通常由退休教师组成)对教师巡回听课,分项打分;二是学生每学期末按学校统一制定的表格按项目打分;三是按科研成果(包括论文、著作、课题、成果奖励)由各学院打分。三方面成绩之和构成了某一位教师一学年的评价成绩。所有教师的成绩以学院为单位排序,确定优、良、及格、不及格等级”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评价标准的不够科学表现为:

(1)所有学科的评价标准相同。众所周知,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以基础理论学科与应用型学科为例。基础理论学科的教学工作除了给学生传授基础理论学习的方法、途径之外,更重要的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传授抽象的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因此,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学生听不懂、不想听的局面,从而造成了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过程结果不理想的情况。而基础理论的教学和学习的本身就是枯燥和乏味的修行,没有持久的恒心和兴趣是难以坚持的,即使是理论涵养很高、教学能力很强的教师也无法回避枯燥的理论传授和学习的过程。同时,学科的考试必然离不开文字繁多的简答和论述题,学生在准备考试复习和背诵的过程中更加厌倦基础理论学科的学习。相反,应用型学科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图像、流媒体展示、学生参与操作等手段,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采取案例传授理论,学习的过程生动有趣,课堂气氛热烈,相对容易被学生接受。由此可见,不同的学科采取相同的评价标准,势必会导致理论学科的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分数过低,而实践性课程的教师能顺利通过教学评价。这种由于“一刀切”导致的不公正势必会影响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评定专家的选择问题。我国现行各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评定参与专家由已经退休的专家教授,相关教学管理单位的领导、工作人员,基层教学单位主管教学工作的领导和各学科的教师组成。迥异的学科、专业之间存在着“代沟”,正如中国一句俗话“隔行如隔山”。参与教师教学评价的专家成员不可能覆盖本高校所开设的所有学科和专业,因而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专业”的给“专业”的评分,其结果可想而知。此外,专家成员的为人是否正直德高望重、做事是否公平公正等因素同样影响着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科研成果的评定。对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的评定,过分关注课题的来源等级、获奖级别的高低,忽视了课题研究背后转化实际应用的效果;过分关注的数量、等级,忽视了论文内容与实际应用研究的有效结合;科研成果成为评价优劣的“硬指标”。理论来源与实践,并指导实践。我们开展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认识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并把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提高人类社会生产力,促进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如果教师的科研成果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实际应用领域的“生产力”,那么即使申报了再多的课题、发表了很多的无用文章,同样不能起到教学研究服务社会的本质需要。现实的教学评价体系错误地引导了广大教师为了评职称、得晋升而搞科研,哪个课题容易通过立项,容易获奖就申报哪个,这也导致了很多课题与实际生活毫不相干,对具体的教学实践没有起到促进作用,歪曲了高校开展科研活动的本质,误解了申报课题的初衷,把课题的申报变成了改善个人物质条件的途径。这也变相导致了近年来我国高校学术腐败、学术剽窃、学术造假事件的屡次发生,极大损害了人民教师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辉形象。

2.评价主体的选择不完善。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存在主体单一的问题,许多高校的教学评价主体仅仅是学生,没有囊括参与教学活动的全体对象,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应有多方面利益相关体参加,不仅仅是学生,还应该包括领导、指导小组、同行专家及教师本人参加,尤其要重视教师自评。有的高校的评价主体主要由该学校的行政领导组成,而毫无“头衔”的基层教师不作为参评的成员。由此形成了“行政”评议代替教学评议的情况;有的高校完全以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忽视了教师之间、学科之间的差异等客观因素而可能产生的评价“异化”;有的高校则实行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的形式。实践表明,学校参与教师评定主体的选择还没有十分科学的依据,还有待进一步的科学论证与研究。

3.评价过程存在形式主义。现行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由各地方高校采取期末年度考核,采取投票、打分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工作进行评价。由于平时没有相应的考核评价活动,因而年终的教学评价考核就成了评价一名教师全年工作的指针。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部分学校存在着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职称水平和提高教师评价考核结果的优秀率、达标率,形成了“由于教师达不到科研项目和成果奖励方面的要求,学校、教师彼此心照不宣,统统放过”④,使教师评价体系考核的初衷“被违背”,教师评价的过程形同虚设,评价结果如纸上谈兵。

4.评价结果、改进意见缺乏落实。当前,我国高校普遍采取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主要测评教师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参与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成果。“教学评价可以给师生提供有关教学目的达成度、教学过程合理性、教学方法有效性等方面的信息,以使师生调节自己的行为”⑤。目前,高校对教师进行评价的主要作用是:评价结果用于工作量核算,与教师的薪酬、奖励、职称评聘等挂钩,以此来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同时,通过对教学评价结果进行反馈,从而进行教学活动的改进、教学素质的提升、教学责任心的加强等,以此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然而实际中评价结果往往被忽视。被评价的教师只知道自己在评价中获得的分数或等级,并不完全了解教学、科研等工作具体分数情况的详细资料,不完全理解自己在参与测评过程中优势的项目和不足之处。评价结果也未对被评价人在测评过程中具体测评项目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及时、有效的建议和更改的方向,导致教师在测评后不了了之,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受到了相应的打击。这种由于评价体系本身的缺陷导致的评价结果、改进意见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的情况并不少见,也对我们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提出了“教育质量的多样化、多层次化、个性化和整体化”⑥的现实要求。

二、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依据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了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发展的关键,如何建设一支适应时展、理论基础扎实、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高校教师队伍,如何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是当前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迫切解决的问题。教师评价体系作为高校教师引进、岗位聘任、职称评定等各个环节的重要依据和原则,体现了学校办学理念,对学校的整体发展方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如何确立科学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与高校未来的发展目标和专业特点相契合。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建设的根本目标是结合学校办学的根本理念、宗旨和目标,通过教师评价标准的制定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并充分发挥评价系统的科学导向、正负面激励等功能,在不断促进教师个体发展成才的同时,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提高科研学术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校发展的目标是不相同的。因此,学校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对教师的评价采取相同的体系是不科学的。高校在设置教师评价体系时,应该充分考虑本阶段学校发展的基本方向,充分结合国家教育长期规划和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尽量做到超前规划,同时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结合实际调整教师评价体系的细则,使教师评价体系保持长久的实效性。地方行业特色应用型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要充分结合高校应用型专业的特色,通过应用型专业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切实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因此,其教师评价体系应该严格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依据正确的教育观念、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和教师的根本任务,充分结合学校应用型专业建设的特征,着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多地考虑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输出的数量与质量,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

2.提升教师的内在动力,促进教师爱岗敬业。个人内在动力,是相对于外在压力而言的,是指个人受到内心的理想、信念和目标支配,从而源源不断地做出与组织目标一致的行为选择,激发出长盛不衰的行动力量。内在动力一旦形成,就能够保持且持续不断地得到加强,在特定的条件下甚至可以迸发出非常规的力量。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

物”⑦。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归纳为五大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美国学者罗伯特·塔克说:“强迫手段能够带来的只是对命令的被动的服从而已,……只有内在动力充分激发,才能产生出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高校建设发展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通过教师评价体系的激励因素,提升教师开展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内在动力,促进教师爱岗敬业、积极投身于教学、科研工作的一线,有利于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推动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

3.保障教学的首要任务,促进学生成才与就业。我国的大学基本上属于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仍然是高校教师首要的任务。2011年4月,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质量问题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把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上升到关系高等教育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来重视。我国的高等教育在20世纪初开展了大规模的扩招,高校招生人数逐年递增。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蔓延,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受到了阻滞,而高校的盲目扩招给本来就日渐严峻的就业形势附上了沉重的包袱。地方应用型高校是我国应用型专业领域从业人员培养的摇篮,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的主要职责是通过教学为社会培养优质的应用型人才。相对于科研工作的开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仍然是地方应用型高校的首要任务,因而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成为学校经常性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的实施开展,才能保证应用型教育能培育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然而,在现行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指导下,教师更关心的是自己的职称评定、科研成果,忽视了教学的首要任务。

三、多维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地方行业特色应用型高校教师多维度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在传统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学校内在发展的实际需要条件下形成的,是对传统教师评价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多维度评价体系具有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多位一体的评价主体和以人为本的评价原则等新特点。地方行业特色应用型高校多维度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凸显地方行业特色应用型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本质。

1.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表明,2007年用人单位进入人才市场招聘的排名前四名的依次是:“私营和个体企业、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它们分别占招聘单位总数的46.1%、15.9%、15.8%和11.2%,成为人才市场招聘的主力”⑧。由此数据可见,进入21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市场需求的人才也较以往产生了新的变化。这也给连年扩招的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带来了较大的冲击。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走向了改革之路,与之相应的教师评价体系也应该逐渐走向科学化的轨道。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管理者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既要切合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实际,又要尊重每一位参评的教师。在教师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要从多个方面对教师的评价进行设计。

(1)摒弃传统评价体系对所有学科教师评价“一刀切”的做法。不同学科之间、教师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客观存在的情况教师评价体系的制定者不能不予以考虑。相反,应该充分结合不同学科之间,特别是基础理论学科与应用型学科在知识传授过程中面临的巨大差异,以及不同教师个体之间存在的显著的个体差异,如性格、个性、爱好等外在表现性特征,结合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评价标准。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实际,教学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应该紧紧围绕符合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2)要加强教师教学评价在整个评价结果中的比重。教师的首要责任是教书育人。现代社会的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校的每一位教师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发展人才培养的阵地中去。为此,学校在制定教学评价体系指标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的教学能力放在考核的首位,切忌勿入轻视基础教育成果而注重学术研究奖励的怪圈。

(3)在教师评价体系过程中充分考核教师的师德品德、思想道德修养、政治理论水平、理想信念、心理素质等个人素质。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何等崇高的荣耀。高校是广大青年步入社会之前最后的“修行地”,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也应该包含对教师的个人素质的评价。总之,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包含各个方面的因素,不能只注重定量结果的分析(如科研的等级:CSSCI/SCI/EI),更应该关注定性过程的分析(如教师教学满意度)。只要是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服务社会的指标,都应该纳入教师评价体系。

2.多位一体的评价主体。谁是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真正“主角”?这是构建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沿袭多年的评价体系过分依赖学生主体的评价,学生作为参与教育活动的主要受益人,其对教师的评价应该被予以重视,但是这种做法仍值得商榷,毕竟除了学生以外,教师群体亦是高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我们制定教师评价体系不能忽视教师这个要素的客观存在。多维度评价体系设计的初衷就是要对教师日常工作做到科学、客观和全面的评价,达到提升教学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终极效果。要想达到这种预期效果,就必须在评价主体的多维度、全方位上下功夫,使对教师的评价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进行。

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要分别通过结合学校办学类别和层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教师人生不同阶段、教师岗位类别等客观因素,采取学生、同行教师、评价成员和主管教学的领导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评价是课堂教学评价中最有参考价值的评价,学生的评价结果中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适应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课堂教学对学生发展的导向性等多方面信息;教师通过自评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表现,发现自己的进步、成绩、经验、教训、优点和缺点,实现自我反思、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的过程;同行教师评价主要侧重被评教师教学准备情况、处理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能力,教学进度的快慢、教学内容正确与否、是否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有无错误的观点与概念,教学深度的把握、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治学态度等;评价组成员和主管教学的领导一般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精通专业和教学,视野更宽阔,他们通过跟班听课来评价教师的授课质量,能够从学科发展和学生素质全面培养的角度对授课教师进行客观且理性的评价。操作细节是采取不同评价主体对教师的日常工作给予评价后,根据评价体系具体指标参数预先设定的明细,按照不同的权重比例确定不同考核细则的具体百分比数。如学生占30%,自评占30%,同事占10%,主管教学领导占15%,评价委员占15%的标准进行,最后综合加权得出本次评比的分数,取消优秀、良好、及格等等级,如多维度评价体系模型图。

3.以人为本的评价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高校发展和教师评价体系科学化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多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必须始终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实施,强调评价标准围绕教师、学生制定,评价方式要体现尊重教师、学生个体,评价结果要促进教师、学生发展,充分体现对教师人性的肯定、合理需求的尊重、智慧和能力的发掘和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教师通过日常的教学工作实现其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自我价值,“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是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⑨。因此,以人为本的评价原则充分体现了对教师职业的终极关怀。

以人为本的评价原则具有人性关怀的特点,始终坚持把对教师的关爱放在学校教师评价体系构建的始终。充分认识到高校教师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生命个体,始终关注教师发展的合理诉求;积极发挥教师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教师队伍的主人翁地位,调动教师的内在动力,使其真正成为评价体系、学校发展建设的主要力量;通过教师评定体系,结合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营造良好的环境,实现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真正实现教学与科研自由。地方应用型高校结合办学实际、专业特色,始终将以人为本的原则贯穿于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应用的全过程,并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同,就必定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潘懋元.中国当代教育家文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王若梅.近十年国内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与实践综述[J].江苏高教,2008,(03).

[5]童幸生,刘义.地方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多元化探索[J].教育探索,2011,(07).

[6]张杰.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行政化的成因分析:一种路径依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1).

[7]李小庆,王果胜.关于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J].求实,2012,(01).

上一篇:只为心中的那一抹绿 下一篇: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