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农村金融矛盾

时间:2022-09-27 12:21:11

如何破解农村金融矛盾

近年来,国家将“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框架体系,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使农村发展步入了快车道。金融部门的工作也向农村大规模倾斜,投贷数量不断加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门槛高、贷款难的问题仍普遍存在,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一、农村金融的供求特点与问题焦点

对农村有效信贷需求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解决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的关键。一直以来,银行机构觉得在农村找不到有效信贷需求,而大量的农村经济主体又觉得发展生产得不到有效的信贷支持,出现“难放贷”和“贷款难”的问题。这里面都涉及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理解有效信贷需求。对有效信贷需求有三种理解:一是按银行业的现行授信规则符合授信条件的信贷需求;二是有投入产出效率、具备内在还本付息能力的需求;三是具有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应该努力去做的项目需求。大多数银行机构都是按照第一种理解,认为在农村地区缺乏符合授信条件的有效需求。事实上,农村地区的绝大多数农业项目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缺乏金融机构所要求的抵质押条件和信息充分的要求,才被认为不具备授信条件。对具有综合效益的信贷需求,可以把其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剥离,属于经济效益的部分,银行按照第二种有效需求理解对它授信;属于社会效益的部分,应该由政府安排政策予以弥补。政府承担了为获取社会效益的成本后,也可以成为有效的信贷需求。

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的问题焦点,并非机构问题,而是机制问题。问题焦点主要表现在五大矛盾,即农村金融需求面临的高风险与金融企业趋利避险的本质特性之间的矛盾,农村金融服务的高成本与农民承担融资成本的低能力、农民生产的低效益之间的矛盾,农村经济实体普遍存在抵质押物不足、信息不对称与现代金融严格的抵质押条件之间的矛盾,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社区性特点与农村经济日益扩展的多样化、开放型需求之间的矛盾,农村金融以信用为基础与农村信用环境缺失之间的矛盾。

二、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破解“三农”难题

为了破解“三农”难题,必须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便动员更多社会资金流入农村,用于农业,惠及农民。

要实现农村金融业和“三农”的科学发展,首先要对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行战略性重构。一是进一步强化国家政策性金融的支农职能;二是加快农村金融业改革的步伐;三是为农村金融市场“松绑”,增强农村金融业服务功能;四是改革邮政储蓄机制;五是积极研究探索建立“涉农信贷担保基金”。

强制稳定农村内生金融资源、保证农村资金用于“三农”。抓紧制定农村各金融机构承担支持“三农”的义务和责任,明确各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基层的支农资金比例和邮政储蓄的回流比例,堵住农业资金流向其他非农领域。稳步扩大农村金融群体,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各方面的资金需求。

要尽快出台有关法规,从法律角度明确各有关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任务和目标。鉴于涉农资金回收期限较长、收益低、投资和贷款风险高的实际情况,政府应该通过对涉农金融业免征、减征营业税和调整所得税率等方式激励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涉农业务行为。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契机,落实好国家对农村信用社在财政、税收、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促其丢掉包袱,轻装上阵,全力支持“三农”发展。适度降低直接融资的门槛,积极创造条件,使经营业绩较好的涉农企业,特别是那些代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的龙头和骨干企业,能进入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扩大“三农”经济融资渠道。

培育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高效运行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消除农村金融抑制,促进“三农”发展的重要依托。一是迅速解决农村金融机构办公现代化,建立农村以及全国的联行结算系统,为农村各类经济组织提供覆盖全国的结算服务网络;二是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农村金融队伍,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坚持把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人才纳入金融队伍,让每一位优秀人才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金融业管理,创造性地工作。

严厉打击农村恶意逃废债务的行为,一是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弘扬守信用典型,组织开展优质信用企业评选,对评选出的守信用讲信誉的企业、金融部门要在贷款的授信、审批手续、利率、抵押担保等方面给予优惠,并登报宣传。二是正确引导信贷投向,弘扬守信意识,全面深入地推动信用乡镇创建工作,强化创建措施,加大创建考核力度,从而推动全社会的信用建设。三是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改变支农资金的运作方式,组建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多渠道筹集担保基金,有效解决农户和其他涉农经营实体大额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四是要建立优化社会信用氛围的长效机制,为农村金融业支持“三农”创造良好条件,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上一篇: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策略 下一篇:几种药剂防治苹果蚜虫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