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

时间:2022-09-26 10:58:25

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

【摘 要】金融创新是一把“ 双刃剑” , 当创新在转移原有的经营风险, 为银行带来收益的同时, 也会带来新的潜在风险甚至损失。因此, 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 要深刻吸取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 提高主动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金融;创新;风险管理

在过去的一轮经济周期中,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一个系统性作用形成的合力,在系统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应从中汲取相应的教训,而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作为金融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金融创新的主导者,尤其应从中产生深刻的反思。下面我们就首先来谈谈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反思。

(1)利润与生存孰重?

首先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对于银行经营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所谓的“创新发展”、“风险偏好”“又快又好”等理念。然而象雷曼兄弟公司这样,拥有着158年历史,连续40年在美国抵押贷款债券业务上独占鳌头的金融企业,都会因为“所持有的不良资产太多”而破产。那么这个问题就好像不那么简单了。这既应验了“利令智昏”的成语,又好像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非洲草原的大象,在痛快的饮用池水时,不知不觉地将全身探出水面,全然忘记了身处危险之中的事实,灾难发生在失去平衡的刹那,既在意料之中又猝不及防。对于这样的结果,所有未落水的大象都应引以为戒。

(2)技术可行是否意味着风险可行?

随着通讯手段的日益迅捷,计算机应用的高度普及,银行业务也一马当先,快速升级,交易手段、记账方式不断推陈出新,一些创新的思维方式被引入到金融领域,并且在新技术的支撑下从原来的不可能逐渐变为可能和技术上可行。处于这样的日新月异的时代,如同驾驶着一辆高速奔驰的跑车,更应该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技术上的可行,同时也必然还伴随着其他的风险和代价,需要慎之又慎,认真权衡,三思而后行。

(3)全新路段如何安全行驶。

人类社会发展到二十世纪以来,银行业务也面临着各种前所未遇的新的情况与机遇、诱惑与挑战,呼吁加强金融监管,恐怕是本轮金融风暴所取得的最广泛共识之一,然而,监管部门毕竟不是金融活动的直接参与方,由监管部门拉响警报提示风险固然很好,然而从警报拉响到做出反应,已经错过了第一时间,更无法做到及时预判和防患于未然,所以,警报应该由银行自己拉响,在操作员的心中拉响才是最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其次,我们从金融企业经营的实质看金融产品创新。随着现代金融服务范围向深度广度的拓展,人们对银行经营实质的认知也逐渐引向深入,虽然在传统认知上人们普遍认为银行业就是依靠信用经营资金的社会部门,但伴随着银行业务的拓展,银行是依托自身信用经营金融系列产品的企业,这一观点,逐渐被人们接受,而所谓的“金融产品”,更有人依据现代银行业的特点把它抽象总结成“可量化的风险”。而后者跟切近问题的本质。

因此如果从风险的角度穷究银行业经营的本质,或者可以把银行所经营的产品描述成一种量化的风险,那么产品的创新,同理也可描述成对风险的不同形式的排列组合。因为风险有事前、事中、事后,有外部、内部、主观、客观,短期、长期,以及集中、分散,等等,所以把上述风险要素的排列和整合,就是所谓“产品创新”的实质风险内涵。而风险管理的实质正是对风险的跟踪、监测、计量、预警、判断、控制等一系列技术与措施的总称。分析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的实质,更便于了解这样的结论:

(1)产品创新并不特殊,其本身就是一个风险事项。

(2)产品创新的出现打破了一种固有的风险平衡,而风险管理就是对这种失去的平衡进行全程监测、准确计量,并在判断风险可行的前提下,给出相应的风险对价,使之重新归于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3)推而广之,面对不同的经济周期所导致的风险预期、经营环境、政策法律、客户结构的变化,都有可能使原本处于风险收益平衡状态的存量产品出现某些不平衡的倾向,从而具有如同新产品的风险特征。

(4)重视新产品的操作风险。

与成熟产品相比,一项新产品好比是嵌入拼图一个新的版块,既要与市场、客户实际情况对接,也要与我行的原有的政策体系、操作系统对接,面临着内部外部的双重操作风险,使得操作风险环节的特点尤其突出,而一些不良资产往往由此发生。

再次,谈谈产品创新与风险偏好。虽然风险偏好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其精准程度与风险计量、风险评估等有一定的距离,但与决策的距离较近,他更接近于决策的动机,决策者从各种风险事项的综合判断中提取出风险偏好,再从风险偏好出发,推进各项产品和服务,所以风险偏好是所有风险事项的提炼,也是所有产品创新的动机和原点。

辨析这个问题,是为了把握风险偏好这一主观因素对于产品创新的影响。控制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偏好的转移,而这一转移,又会使得原先作为新产品推动的初衷和基础发生改变,如果风险偏好发生转移,无论是趋向于积极或保守,建立在它基础上的对应该偏好的产品特征均应予以重新的审视,因为当初产品设计时的假设基础已经有所不同。

影响风险偏好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周期,金融政治环境,投资回报预期,绩效考核指标等因素,一旦这些大的板块发生位移,并且位移量到足够左右风险偏好时,就应及时对产品政策予以适当的调整。

最后要谈的是机制建设与风险文化。

(1)健全产品创新的全程风险机制。

在产品设计初期就要给出该项产品的风险适用范围,并提示主要的风险诱发因素;在产品推广阶段,要进行密切持续的跟踪观察其风险特征和适用区间,给出适当的“风险说明书”;在产品应用的中期,要在相当一段时间验证产品的风险适用性,风险成本与收益的匹配性;在产品应用的后期,对该项产品的创新依据客观的评价指标,得出结论,判断这个产品是否最终适应市场,是否是一项可持续安全拓展的成熟产品。可以说一项产品从设计推出到到成熟推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各部门精细化控制、计量、协作的结果,而不仅仅是一项技术上的创新,或者一个新思路的实践,不应该仅从技术或风险的任一侧面,单边推进,更应避免陷入“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功利主义的怪圈。

(2)重视和保护基层经办人员的话语权。

从某种程度上说,最靠近风险前沿的人的话语权应当收到重视和保护,虽然他们没有决策权,甚至有些时候,因为离得太近而“不见森林”,但是,作为风险事项的“第一目击人”,他们的意见应当受到关注,建立这样的反馈机制和渠道,不但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非常必要,而且应当成为一个成熟的风险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建立产品推广 “虚拟团队”。

就像是知子莫若父的道理一样,建立并长期保留某项产品的设计推广原始“虚拟团队”,以便于其固定地,不受干扰地在长期经营中跟踪、监测,维护、调整,预警、纠偏。

(4)建立产品的经验分享机制。

产品创新是一个整个的过程,它不仅是在投放环节,更是在贷中的发放、贷后管理、甚至细致到一项风险监测指标,精确到一项值得关注的财务数据,到一个合同条款的约定,系统录入,政策对接,甚至到一个风险事项的发生,直到贷款顺利的收回。这样一个产品创新的过程才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以上每一个细节的积累、分享,甚至教训的总结、反思,都是一笔无形资产,都能极大充实建行的经营软实力。但是在以往产品推广的过程中,一项新的信贷产品业务办理的前半段,容易得到总结和肯定,各种细节,以致后期操作的细节,成为幕后故事,被忽略和湮没,而真正意义上的操作经验的核心内容,风险防范的核心理念,恰恰蕴含在这些细节之中。

以上几点主要是从本次金融危机中,结合基层工作所引发的一点思考,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陈列在这里,很不成熟,仅为一孔之见,供各方专家、领导批评、参考。 [科]

上一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思考 下一篇:单卷在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