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界“黑马”余黎明

时间:2022-09-26 10:39:44

木雕界“黑马”余黎明

他在作业本上撕下一页纸,写下“我不后悔”四个大字,嘴里还蹦出一句话:“齐白石不也是雕花匠出身吗?”

2007年世界杰出华人奖出炉了:由国际著名刑事鉴证专家李昌钰领衔的14位俊彦获此殊荣,含海内外商界、艺术界、科技界、传媒界等八方华人精英。中国内地有两位翘楚当选:姜昆和余黎明――他俩双双被美国加州哈姆斯顿大学校长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姜昆,全国妇孺皆知,唯有余黎明是个名不见经传、寂寂无闻的小人物。中央级媒体没有宣传过他,连他所在的省、市的报纸上也极少见他的名字,互联网上也不见对他只言片语的介绍。然而,余黎明是匹“黑马”,是匹四蹄生风的骐骥,他凭借自身的能耐,从偏远的福建莆田的乡野村落中,一下跃到世界杰出华人舞台上,显赫在公众的视线里。

余黎明,1974年1月生于福建莆田黄石镇华中村。余黎明的父辈天资不弱他人,却无一享受到常人能享有的教育,唯有在土里刨食维持温饱,尽管爷爷要求孙辈们好好读书,争取将来有出息,但在余黎明的幼小心灵中埋下了“读书无用”的种子,他总觉得读书“没劲”,学习成绩平平。不过,小黎明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最感兴趣的是雕刻。

莆田的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已有千年历史,以精致典雅、古朴细腻名于世。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莆田的几家木雕厂与时俱蔽,偶有木雕家庭小作坊,以接点零活谋生。余黎明所上的黄石二中门口,住着一位黄奶奶,她曾在木雕厂做过工人。余黎明上学时,常常发现黄奶奶不是在床头上雕人物,就是在桌椅上刻花草。小黎明越看兴趣越浓,常常看得出神,以至有时没有听到上课铃响,迟到了被老师罚站。有时他看到兴浓处,明知要上课了,便索性逃学,聚精会神地看黄奶奶把一朵花雕完才罢。黄奶奶撵他,他也不走。一次,黄奶奶开玩笑说:“小家伙,你想跟我当学徒呀?”内向的小黎明认真地点点头。

小学毕业后,余黎明考上了初中,一家人十分高兴,勒紧裤带为他凑足120元学费。他一早背起书包去上学,弄到很晚才回来。星期天还去“补课”,家里人都以为孩子有出息了。不料事情终于败露―学校放寒假了,可小黎明还要去“上学”,父母向同班同学一打听才知道儿子已逃学一个学期了,家里居然毫无察觉。事已至此,小黎明索性向父母摊牌,他要退学,说他想学木雕,挣钱养家。家里人呆了,说我们再穷也要供你上学,你怎么不学好呢。小黎明这才老实交代,他自作主张把交学费的钱用来拜师学艺了,而且已经学了半年,还拿出一个木雕小件给家人观赏。

家人见他态度坚决,又看小家伙雕的小物件很像个样子,退一步想有手艺在身也不错。面对眼前的现实,爷爷连问三遍:“将来你不后悔?”小黎明回答干脆:“绝不后悔!”父亲气急了,让他写保证书。小黎明真的在作业本上撕下一页纸,写下“我不后悔”四个大字,嘴里还蹦出一句:“齐白石不也是雕花匠出身吗?”

余黎明拜的师傅不是别人,正是学校门口的黄奶奶。1989年,15岁的余黎明正式成了一名木雕小学徒,时间为两年。他头脑灵活,手脚勤快,深得黄奶奶喜欢。黄奶奶教他不到半年,小黎明已经把师傅的一套高浮雕技艺学到手了。一座庙宇请黄奶奶做匾,她眼花,手不灵活,不敢接。小黎明见状,说:“师傅,别怕,我能做!”有小黎明“撑腰”,黄奶奶真的接了不少活儿,一时成为美谈。

技艺日进,客户对小黎明的木雕活已认可。渐渐地,余黎明这条工艺大海里的小鱼,已不满足黄奶奶这条小溪了。黄奶奶教他的是木雕的基本功―高浮雕:一朵花,一棵草,一群较为呆板的人物。这对当时的余黎明来说,不过两斧三刀即可定夺的活计。余黎明渴望能得到高师的进一步指点,以求更大的长进。

舅舅疼爱外甥,就介绍余黎明正式向吴金良先生拜师学艺。已经初具普通匠人技艺的余黎明向师傅表明心迹,他不计较工钱,只专心学手艺。在师傅的小木雕厂,他开始向师傅学习打坯的技术―木雕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招,即面对一段木料,根据木料本身的材质、形体诸多特点,因材施艺构思作品,用斧斫出雏形。如稍考虑不周,或用斧不当,一斧下去将成永无弥补的遗憾。木雕的原材料或香榧或檀香或紫檀,价格十分昂贵,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师傅担心余黎明手生,坏了活,不让他动手。

还好,师兄为人和善,比较“罩”他,加上欣赏师弟余黎明的悟性,于是私下放手让余黎明练功,因此余黎明独自操斧斫坯的机会挺多。熟能生巧,智多出奇,面对一件新料子,余黎明总要从上至下,从里到外,左看右瞧,细心揣摩,不时借鉴别人的作品,独创自己的构思,烂熟于心之后,方才动手,都是一次造型成功。有的原料,外表看去很好,里面往往会有朽烂的地方或节疤。余黎明根据材料遇到的问题随时修改、设计造型,化腐朽为神奇,把陷于僵局的雕品“救活”。不过,余黎明也有玩枪“走火”的教训。某次在雕刻一件佛像作品时,一刀下去,用力过猛,滑了,刀锋直刺他的左手腕,手腕被划了一条一寸长的刀口,鲜血直流,筋络差点被切断,至今手腕上仍留着深深的刀痕。

功夫不负有心人,余黎明木雕技艺在周围同辈人中堪称是“老大”了。1992年,18岁的余黎明每月工资已达万元!他把挣的钱补贴家用,供弟弟妹妹上学。

好景不长,余黎明在吴先生门下干了两年,因有人眼羡吴师傅的手艺,用高薪聘走了他,余黎明失业了。他想,替人打工,大多是照葫芦画瓢,技艺再高超也属工匠,不能在艺术上有所追求,不能让自己的作品立身、传世。余黎明的眼界已逐渐开阔,他立志要登新台阶――他适时拜闵国霖先生为师。

闵国霖先生是木雕界大师级人物,慧眼识才,一眼看出余黎明是一个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欣然接纳他为徒。闵先生课徒的方法是传艺先传德,第一课是教如何做人。由于余黎明的文化底子薄,知识面比较窄,闵先生对症下药,在这些方面予以耐心指点,辅导他读中外先辈雕塑家的作品,指导他去各地石窟佛寺游历,千方百计拓宽他的视野,并教育他,刻画人物一定要了解那个人物的历史文化背景,根据特定的主题用新的创作手法去雕塑。余黎明心领神会,在佛像创作时,为弥补自己佛学知识的欠缺,他经常到莆田广化寺向福建佛学院的法师请教。

余黎明本身悟性极强,又谦虚好学,加之扎实的造型功底,进步很快。从师傅那里学会用刀先用脑,用脑先用心,烂熟于心之后,就得心应手了。余黎明的历年获奖作品都得益于师傅的帮助,他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感。余黎明一度与师傅合办过企业,师徒合作愉快。一件作品上手,他往往不眠不休,夜以继日地工作,直到自己满意了方才歇息。

后来因师傅年事渐高,企业停办了。这时的余黎明羽毛渐丰,22岁的他开始独立创办曙光工艺品厂,设帐收徒。建厂初期,他资金不足,只好借贷,加上个性倔强,买料子偏买最贵的,一件料子几万甚至几十万,倘若做坏了更感心疼,借此逼迫自己精心创作,更上一层楼。他的厂在鼎盛期有一百多人,接社会订单,面向市场。由于他的作品形象生动,呈现一种质朴、大气、典雅的韵味,深受买家欢迎。一时海内外订单纷至沓来,给他带来不菲的收入。

有了经济基础之后,余黎明已不满足复印机式的批量生产,开始全方位地潜心研究木雕艺术。他明白为了有所为,必须有所不为的道理,在企业大把挣钱的当口,他毅然缩小自己的经营规模,把经过工艺专业训练、已经大学毕业的弟弟找来做副手,帮他搞管理,他自己腾出手来,一心攀登艺术的高峰。

他在保留传统佛像创作的同时,注意拓宽自己的创作思路,走现实的路子,创作现代题材的作品,让古老的木雕与时俱进,几年来他的创作硕果累累:在1999年中国工艺美术创作大奖赛中,25岁的他创作的现代作品樟木雕《跨越99》获佳作奖,《罗汉拜观音》获2004年中国工艺美术民间博览会金奖。2006年更是他的丰收年,作品《三十三观音》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华艺杯金奖,在评选出的20个全国青年优秀工艺美术家中,木雕专业他是唯一一个……

难能可贵的是余黎明为人谦虚、低调,不喜沽名钓誉,恪守艺术田园,坚持艺术家的良心,追求艺术至上的理念。一次,他接到台商一批订单,台商提供的佛像图样,佛的表情平淡,做起来毫不费事。可他提出修改意见,客商也认为他的意见好,但怕提高工价,不愿改,说只要订户满意就行了。余黎明认为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表示可以不多收钱,但希望能按自己的创作意图去雕制。台商一听不另加钱,佛像质量又大有提高,高高兴兴地答应了。后来客商、订户再三向他表示感谢。他以“诚信第一”,赢得天下客。

余黎明的作品既有在手上把玩的孔子像、如意、荷花类的玲珑小件,又有高6米、宽4米的大型作品《四大天王》;既有大肚能容、满面春风的弥勒,又有风尘仆仆、刚强隐逸的达摩;既有一身正气、不畏权势的钟馗,又有风情万种、婀娜多姿的仕女……他自己设有三层楼的雕塑作品陈列馆,展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余黎明目前对自己的作品不甚满意,他常向名家请教。著名雕塑艺术家、书法家、中央工艺美院钱绍武教授十分欣赏他的作品,欣然为他题了“妙趣横生”的横幅;雕塑家韩美林亲自为他颁奖,并给他题字“道远知骥”,予以勉励。

上一篇:拼客,渐渐升温 下一篇:胡敬宇:美剧字幕人的共享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