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木雕的价值与审美

时间:2022-06-25 02:06:50

浅析木雕的价值与审美

【摘要】木雕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工艺品,从古代传承至今的木雕作品数量较大,我们可以从其中品鉴到古代木雕艺术的登峰造极。而不同木雕艺术的价值和审美都有着极大的不同,要评判一个木雕所具有的价值和审美艺术性必须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评价。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木雕的价值以及审美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以期为我国的木雕作品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木雕创作;形式美;艺术美;探究发微

木雕作品由于其中所包含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技艺的不同,各自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而在对木雕进行评判的过程中,也是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探讨。下文主要对木雕的价值和审美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一、木雕的价值评判

我国木雕技术是一门传承已久的古代技艺,并且从古代所流传下来的雕刻作品数量众多,其中有大量的稀世珍品,但也不发油粗糙工艺的作品存在,这就必须要从多个方面来对其木雕的评价方式进行研究。以下主要对以往古代的木雕作品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明清的建筑木雕自身所具有的价值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①首先是木雕的工,工也就是形容木雕作品在进行雕刻过程中所必须要花费的时间、雕刻技巧、雕刻图案、雕刻含义等几个不同层次进行判定。②其次是木雕的技,这方面主要是指木雕作者在进行雕刻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细节雕刻技术,也就是作者在雕刻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雕工手法等。③最后是木雕的艺,艺也就是指木雕在进行技艺施展的过程中,雕刻作者本身对于整个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创作思路以及整体性的审美理解,以此来充分的体现出作者对于这个木雕作品的图案和画意所具有的深刻理解,并且其中所表现出来的雕工技艺是否达到了传神。

从我国明清木雕所遗存下来的实物价值观来看,其中也主要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来构成一个作品自身所具有的价值:①年代,如果说木雕作品的年代过于久远,那么其中所存在的时代特征也就极为明显,并且能够保证其品相的完好;②艺术水准的高超,个别木雕作品表现出了当时时代的领先水准,其中的精湛工艺是其他木雕作品所无法代替的;③画意独特,木雕作品之中所表现的画意是大量同时代作品所无法企及的,其自身有着极高的唯一性。

以上三个方面的评价体系总体可以通过“精奇古怪”几个字来进行概括,但是在实际进行木雕价值评判的过程中,还由于人与人审美的多方面不同,而存在着不同的评价标准,这些方面能够直接从评价人自身的艺术造诣以及艺术意境来体现,甚至是产生冲突。也可以说因时代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例如在对明清木雕作品进行研究、理解的过程中,不同时代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作品所产生的理解都是具有时代风尚的共时性。

特别强调的是明清江南建筑木雕的古旧美和木雕价值有一定的关系,古旧美表现为木雕在一定久远的时间作用下呈现的古朴之美。清水木雕的细致的风化,如同肌肤纹理,称之为肌肤纹。而有色彩的则已退去浮彩,留下凝重的古彩,斑驳中带着岁月的创伤,形成古雅之美,也是明清木雕价值的一种绝好的体现。大多仿古做旧者不知古美真谛,旧脏不分,做得脏黑不堪入目。

优秀的建筑木雕中的艺术成就已经超越了“概念”上所谓的民间艺术范畴,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希望学界、收藏家或爱好者能改变艺术审美中无谓的“民间”、“文人”和“宫廷”的分界。美是视觉上的赏心悦目,没有社会层次的界定。传统艺术习惯上把文人士大夫的作品和民间工匠制作的工艺作品以雅俗分类,同时,对工匠的作品多少有些偏见。但是从史前到商周秦汉,中国美术历史多数是由民间艺术成就谱写的,这是无法争辩的事实,一切艺术源于民间。

二、木雕作品的审美

在木雕创作过程中,由于物质本身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结构较为单一、人文内涵比较纯粹,因此在民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青睐。本文首先对木雕的艺术形态、线条设计、色彩涂饰进行全面认知,通过感性与理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然后对木雕的艺术性、差异性、内涵的普遍化与客观实际相互脱离,最终使其艺术性与精神相互融合,使其多元化。

1、木雕创作的表象形式

木雕是我国传统手工制作的一种艺术品,其作为民间艺术流传至今。从其表现形式来看,我们可以将木雕分为立体圆雕、根雕与浮雕三种,其主要分布于东部与西部,在我国东部,木雕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而在我国西部,木雕的分布点相对比较分散,其主要分布地区在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地区。其中,我国浙江等区域的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广东等区域的潮州金漆木雕;福建等区域的龙眼木雕等是木雕中最著名的艺术品,具有一定的形式美与艺术美的特点。

正如以上所述,我国木雕创作集散群落基于地理空间概念而划分为东部西部两个区块,而其相对应的形式载体划分也当然地印上了各自单元的鲜明烙迹。由于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性制约影响,就区域范围艺术美学形式表现载体的整体划分而言,东部区域,尤其是浙闽粤苏等地区的木雕创作的形式表现载体已经突破了其自身内涵位阶的原有容量,在其标榜民间美术创新化、多元式、再创性的内涵位阶的基本索求下,更多的延伸拓展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兼容并蓄的混合式层面,而且由于过多地依赖以新的美学理念改造旧的物质基体、新的物质载体反衬旧的美学内涵,已经开始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内容形式再造,突出集中的典型瓶颈就是浙江地区的木雕创作品类的外观形式集体求新,同时也在造型设计、线条勾勒、雕琢打磨、着色渲染等流程层面渐次呈现出鲜活个性的时代特征。

而由于部分东部地区,尤其是浙西、闽西、粤北等区域在其自然环境系统相对稳定纯净、社会经济物质尚不丰盈的整体背景的熏染烘托下,还普遍维持着其基体自身孕育下所衍生的既有品类。诸如浙江地区仍以黄杨作为木雕作为创作原料,该原料木质坚实、色泽柔和,纹理密实,颇具象牙的视觉感观,且随着年轮见长,木质愈显深厚质朴,极具视觉冲击与触觉享受。其次还有福建地区、广东木雕也都相对保存着各自木雕传统品类的美术内核,虽然在商品经济物质潮流的冲洗磨蚀下,该区域系统之内的部分单元的木雕载体表现形式已经出现些微裂变,然而在整体上则依然维持了卓然天成、简约灵动的价值导向。这也是以浙闽粤为代表的东部地区木雕创作群落在形式感官冲力持续鲜活强劲的内核所在。

2、木雕艺术的内涵位阶

木雕艺术内涵位阶主要针对的是复杂,变化多端的木雕群落表现载体的艺术内涵分类。整体分析,当前关于木雕群落表现载体的艺术内涵类别很多,且细目琐碎,不利于探讨和研究。但为了文章需要,笔者现从地理概念入手,对木雕群落表现载体下的艺术内涵作详细介绍。下面以我国浙江地区的东阳木雕、福建地区的龙眼木雕以及广东地区的潮州木雕为例,分析三种木雕的艺术内涵,并以这三种木雕作为民间艺术木雕内涵位阶研究的切入点,对我国民间艺术木雕的价值、内涵等作详细论述。

浙江地区的东阳木雕,从其创作初期发展到现在,其木雕形式、类别都已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扩大和完善,积累下来的艺术底蕴相当丰富。具有标签性的品类就是东阳木雕、黄杨木雕两大流派。东阳地区的木雕多以樟木、毛竹、树皮等该地区常见植物为创作原料,其木雕线条流畅明快、整体造型朴实无华,色彩以鲜艳的红绿色调为主,对象内容则多涉及历史人物、清雅山水、玲珑飞禽、幽丽花卉、小巧鱼虫等等,给人亲切古朴、灵动清新的视觉冲力,不仅使得观者得以获取愉悦轻松、赏心怡情的精神享受,而且也对于本地区的自然历史、社会人文、人情传统有了系统的基本认知;黄杨木雕的基调则以色泽微黄的黄杨为原始色调,同时也会辅以黑绿黄加以调剂,不仅勾勒简洁、染色大胆,而且更为侧重生活气息的直接表达,多涉及佛像、观音、罗汉等宗教人物以及农人、儿童等现实人物,而由于黄杨木独特的质地色泽,也使得观者的观赏欲、感染度得以迅速提升,且集中给人古朴幽深的精神享受。

其次是福建的闽东地区,这一地区的木雕创作历史悠久、传承深远,而尤以莆田地区为代表。提及莆田地区的艺术美学符号,那么就不能绕过宗教文化,从唐初、两宋及至元明清,该地区香火繁盛、佛学大成,进而也使得佛教文化在木雕创作之中的濡染至深。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民间木雕艺术在当前落入低谷,而社会群体之中的艺术精神也需要更多的养分去进行滋养和灌溉。木雕这种艺术形式的作品无论是自身的审美还是价值观,都充分的体现出了当时社会的精神内核以及所存在的孔洞,同时,也对于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泛途径、模式优化、拓展的重要契机。对木雕作品价值和审美进行挖掘,能够对我国的人文文化产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贤辉.潮州木雕中的怪诞现象研究[J].装饰, 2011.

[2]何晓道.木雕的价值与审美[J].中华手工,2012.

上一篇:谈谈以革命先辈为镜子 下一篇:木雕设计中形式美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