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工艺的特色和风格

时间:2022-07-19 03:49:03

木雕工艺的特色和风格

摘 要:木雕在中国的悠久历史长河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木雕工艺的传承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其中,木雕工艺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也有着强烈的文化底蕴,对我国的艺术传统的观念和发展方向都有很大的贡献。正是鉴于这样的原因,我们就需要对木雕的工艺特点和在制作过程中的风格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对现有木雕的艺术价值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的说明。

关键词:木雕工艺;艺术价值;社会性;木雕风格

中图分类号:J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013-02

木雕在中国的历史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木雕工艺的传承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其中,木雕工艺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也有着强烈的文化底蕴,对我国的艺术传统的观念和发展方向都有很大的贡献。木雕也是一种利用木质的材料进行艺术表现的方式,其内容表现丰富,变化多,存在的形式也十分的广泛,因此下面我们就木工艺的特色和风格进行研究。

一、木雕工艺的特点

木雕最大的特点就是展示了中国民间美术性,在浓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当中通过具体的艺术形式来展示出美学的观念和价值走向,这样的特点也就注定了木雕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木雕特色,在表现的手法和制作的工艺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其中相同的都是木雕的艺术价值和其独有的实用性能。

中国现有的木雕形式很多,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包括有浙江、广东、福建、上海以及南京等等,这些城市因为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得根雕的艺术发展不相同,但是都有各自的特点存在,也不断在发展中沿袭了传统的制作方法,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的发展起来。其中不乏一些制作者将木雕艺术的技法不断的完善更具有时代感,也很具有地方特色。其具体的特色表现在以下几点:

1.木雕的题材多样。木雕在选材上较为严格,后期出产的作品也有着不同的样式,题材的多样性变形在对于人物、动物、花卉、山水等的刻画上,不是拘泥于单一的一种表现方式。只要是文人所想象到的都可以雕刻出来。比如一些山禽野兽、民族风情、地域特色等等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都可以具体的表现出来,而且一些抽象的,艺术感较强的事物也可以通过具体的形式展示在人们面前。这也就是给了木雕雕刻家很大的发展空间,舞台越大,艺术水平就发展的越好。这也就是我国的木雕艺术发展如此之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2.木雕工艺的构思新颖。在木雕的创作中选材可以十分的广泛,同时创意想象的空间也不会受到任何的禁锢。在画面感上更加追求一种抽象和复杂。在一些的人物和事情相互串联当中,将人物刻画的更为逼真,样貌也不出现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一些细节如眼神、举止和服装方面都是非常的讲究,甚至有的要求不再是逼真,更是达到了传神的效果。艺术家在木雕的整体造型中的权衡和构思也不再是一味的按照规定进行,但是其遵循的思路还是严密、认真。在木雕的构图中,以往的多点的透视方法一直从古传承下来,使得人物作品中的故事更加跌宕起伏,人物的样貌更加的细腻,通过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相互的结合在一张画面中,给人有强烈的立体感,层次分明,通过一些细部的连接在一起,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

3.木雕的雕刻技术不断更新。木雕的技法已经流传了很久,其中很多技法也在不断的变换,各地不同的地方特色导致很多技法也不是单一存在了,相互的融合使得木雕技法给人更多的意想不到之处。雕刻的精细和创意一直都是木雕最为看重的过程,对于一些结构组织严密,雕刻精致的作品就是上层作品,也会受到人们所喜爱。在雕刻技术中有圆雕、浮雕、深雕、浅雕、镂空雕及线刻等技法的运用,这些技法都是可以单独形成一系列和一整套的雕刻工艺。这些雕刻的技法当中要数通雕的技法最为精湛、也最具时代特点,它具体在雕刻中呈现3-6个层次,也可以划分为3-6层,其中雕刻以镂空为主,在表现一些园林的亭台和花园最为合适,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被人称为“多层镂通、剔透玲珑”。这种说法的印证最好的实例就是在我们福建地区的龙眼木雕,它是以三维立体模型作为木雕的形式,其中以圆雕、精微细刻和三重透雕等基本技法见长。东阳木雕讲究的是点、线、面的精细雕刻,不同的细节表现手法来达到整体的平衡感和美学的要求,从而最终到达艺术的追求。

二、木雕的艺术表现形式

木雕的艺术在很多地方也是一种意境的表现形式,是作者通过一些具体的事物将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通过主观的意识转换为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形式来完成木雕工艺。这样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成熟起来。现代的木雕工艺者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对于雕刻的想法也有很大的不同,不再只是限于对于一些人物、风景的临摹,而是通过艺术的手段让这些事实存在的事物更加的传神和具有生机,不仅仅是展示,更是一种交流。

这样的目的是让观赏者可以通过细细的观赏和对作品的把玩来达到精神交流的效果。这里的抽象概念大多是以艺术家在制作木雕的过程中把握木雕的整体感,突出自然的元素,将木头的原始自然美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并且对于材料的独有的肌理纹路又不同于其他木雕的处理方式,将表现的形式重点放在对于木雕的制作工艺中的雕刻线条和色彩的选择都要拿捏得当。更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将艺术手段在韵律中显现出来,让欣赏者在观赏的过程中有情绪上的感染,用艺术品展示的方式来表现出对于人生价值的体现和对于生命美好的追求。

木雕的艺术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完成无限的想象。木雕也是一项较为综合和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是有绘画方面的美感,还要有空间的想象能力。首先是绘画能力,木雕艺术家对于绘画的功底要有一定的造诣,在构图中要结合以往的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工艺性和木雕工艺的写意性相互的融合,将主要成分刻画的生动、突出,将次要部分做到辅助不失当。线条的强弱展示出了结构的虚实,将各个部分的关系处理得当,尤其注意主次、大小和深浅。这里提到的深浅涉及到了木雕的颜色选择,如何使得木雕的颜色选择合理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在画面中表示的较为和谐,图像的完整性更为突出。雕刻的精美是木雕的最高要求,并且能够将雕刻的意境和韵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三、木雕的意境之美

木雕是一件艺术品,但是给人带来的却是不同的感受,每个人看同样的一件木雕作品,看的虽然是一样的外形,但是所表达出的意境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木雕就好比一首无声的歌曲,在寂静的岁月里悠然的响起,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那中安静的表现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事物的表现展示出了独有的音乐之美。再根据木雕的故事的表现,让整个艺术品拥有了自己的故事,这样的情节变化也和物品的构思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巧妙的融合也是艺术家使用最多的意境表现形式。

优美的木雕作品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强烈的视觉冲击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木雕不仅可以观赏,同时可以给人一种想象的空间。不同的艺术家的表现手法中有不同种类,给不同的木雕有不同的存现方式,更多的不拘泥于现实的束缚可以超越现实,实现想象力的最终表象。把一个较小的空间之内的作品最大可能的展示出更多的主题,可以通过有规律和没有规律的线条糅合在一起,更多的富有机理的形式来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更多的充实、饱满和凝聚之感给人更多的美学享受。

木雕工艺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无关紧要的人和物,在工艺中都会选有一些夸张的手法,通过用华丽的颜色和装饰素材来达到装饰的功能。图案的选择是一种构图的必要产物,比如在一副雕刻作品中,在细小的空间之内要完成一副字画的摆设和景物的场景刻画,对于人物的刻画也是十分有讲究的。有的作品中将树叶的叶片来比作人的脸部,这样从常理来看是很不合道理的,但是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根据解剖学和透视的相关原理,随着从观看的人所组成的方位来看,叶片代表人脸完全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甚至还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成效。事实上,木雕工艺也是一种科学的表现方式。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象形”文字的表达方式。木雕是一种雕刻方式,但是在雕刻中会有一定的选择,不能在狭小的空间内将所有的东西都展示出来,就关系到不想要的东西是刻什么样子的,但观察木材的形状、颜色、纹理和其他特征,选择最为适应的雕刻方式,以及利用不同材料的不同特点进行雕刻。可以想象到,通过前期的勾画和想象可以完成对于雕刻的前期设计,然后根据其特点选择最为合理,也最为接近美学特点的表达形式。

木雕工艺的科学性还体现在适应环保,珍惜用材上。现在红木原料价钱很贵且已经非常紧缺,本厂正着力开发红木家具,但红木家具开发的结果是剩下很多小板料、小木材,如果不充分利用,不仅仅成本提高,而且造成紧缺木料大量浪费。为了科学利用紧缺木料,我厂在做红木家具的同时,又大力开发本地特色小工艺品,如以泰宁尚书第、尤溪朱熹、沙县淘金山为题材,精心设计并制作了各县的文房四宝,既丰富了地方民族文化和旅游纪念品,又充分利用了制作红木家具剩余的小木料,这样互相弥补,大大提高了各种原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

四、结束语

木雕作品往往造型别致高雅、雕刻精美细腻、外形精致美观、内涵丰富深刻,以其赏心悦目的观赏价值日益发挥其倍受青睐的收藏作用。尤其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人们把对传统文化的肯定与热爱转化为消费需求,并越来越多地注重在消费方式中将消费与收藏增值以及投资相结合。

在文中我们就木雕的概念和发展趋势做出了简要的说明,并且对于木雕的艺术性的特点和风格也做出一定的研究说明。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就需要在对于木雕的工艺特点和在制作过程中的风格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对于现有木雕的艺术价值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不断的探讨,在学习和了解木雕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的把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文化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陈名勇.福建龙眼木雕的表现题材及派性介绍[J].艺术周刊,2012.11(13):120-122.

[2]黄小明.浅谈东阳木雕传统工艺与现念的综合运用[J].雕塑画报,2006,12(16):139-142.

[3]吴剑伟.中国木雕的艺术特征[J].福建省文化传媒,2010.8(10):49-52.

[4]邢天浩.浅谈中国传统元素―木雕在现代家居中的应用[J].文艺时讯,2012.14(23):230-233.

上一篇: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and Beauty 下一篇:探讨美术学与现代艺术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