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时间:2022-09-26 09:28:27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朋友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天地动容的悲惨。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启迪心智,以情促智,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素质,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创设情感氛围,引发共鸣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教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进行学习。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在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的表达。因此,在学生接触课文时。教师就要抓住其情感个性,巧设导语,引其入境。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激情。才能扣击心灵。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心境,以及结合课文所做的提示性的语言、动作,会创设一种学习情境,会激活学生思维,会让学生产生期待。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

比如笔者在教《故乡》一课就设置了这样一个导语: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我们都深爱自己的故乡。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写故乡、思故乡。赞美故乡风土人情的有之,抒发对故乡离情别绪的有之,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激动和欣喜的有之……鲁迅也是凡人,他1919年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感受又是如何呢?我们来跟随《故乡》中的“我”的足迹一起去感同身受一下吧……这样就激起学生带着情感去体会“我”回故乡的喜乐悲愁了。

二、创设疑问,激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师在导人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人新诛。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三、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逸事出发导入新课,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四、披情入文,读出感情

“三分诗,七分读”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说法。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中。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教师应根据文章的多种风格,采用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朗读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音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地进入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如读《观沧海》时,就宜用高亢、激越的语调,读出曹操统一河山的豪情壮志。读《春》时,却要用轻缓、抒情的语调,读出春天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的景象,从朗读中重现出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的画面,体验朱自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另外,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还要注意语气、节奏、停顿、重音等朗读技巧,老师应恰当地给予点拨。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感受文章所传达出来的一情一意,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优化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语文新课程标准已经把情感教育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共同构成一堂课的三个维度。在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极大的活动,因为语文本身就遍布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块主阵地,努力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寻找作者、老师、学生的心灵契合点,用真诚诱导每一颗求知的心灵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上一篇:美与榜样 第4期 下一篇:作文教学中如何提高思维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