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及对策

时间:2022-09-26 08:30:30

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及对策

长期的学校英语教学实践表明,我们的听力教学策略与教学效果有着不尽人意的一面:一方面,学生的听的能力远远落后于读与写的能力,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在听力课堂上就是放磁带,对答案,或读读原文,在黑板上写上几个生词,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加拿大学者范德格里夫特认为,成功的策略可以明显地提高学习者听力理解的效率。

一、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基础

听力理解的过程是对语言信息的解码和意义再构建过程的结合,因此语言知识是影响听力的最基本因素,没有对词句在语音上的感知,没有广泛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听力理解是不可能的。

1.语音

学生普遍存在语音的问题:一方面,学生既不重视语音,又没有经过正规的语音训练,时间长了,便在脑子里形成了错误的听力形象;另一方面,缺乏语音知识,不熟悉快速语流中的音变现象,这样就干扰了听力理解。

音的变化:因为说话或朗读时。我们不以单词作单位,而是以短句或句子作单位,所以音在连贯性的说话或朗读中有时会有些变化。这种情况被称为音的同化(assim ilation),指一个音因为受了另外一个邻音影响发成了这个音之外的第三个音。连续,指的是在连贯的说话或朗读时,短句或句子中相邻的词如果前一个词的末尾是辅音,后一个词首是元音时,就要连续。音的同化、失去爆破、连续都属于语音的变化,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语音知识,就会形成听力的障碍。

英音和美音的差异:我国的英语教育基本上遵循了公认的标准英语发音―RP(received pronunciation)语音体系,而考试中的听力理解部分采用了美国普通话―GA(general pronunciation)语音体系,由于二者的差异,学生的听力考试成绩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语调方面,处理重读音节的读音和句子重读时,英国人加强重读,而对非重读的词或词组常常一带而过,而美国人不象英国人那样加强重读词或词组。

因此,对于语音方面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辨别音素,入学之初要用一定的时间纠正学生的音标,讲述一定的语音知识,以使他们尽早摆脱错误,尽快养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说话习惯。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典型的日常用语,朗朗上口的绕口令,让学生反复揣摩,仔细体会相近或相似的音素的区别,掌握正确的轻重音、连续、同化、失去爆破的语音变化,然后通过跟读、模仿、朗读等方法完全掌握语音、语调。在听力课堂上,教师要及时纠正错误的语音,给学生一些练习语音的机会,精听听力材料中比较典型的含有音变的句子,对比英音与美音之间的差异现象,为听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词汇

听力理解中的每一个对话、语段、语篇都是由句子构成的,而句子的基本单位正是词与词组,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能分辨所输入的音素,但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便无法把其与所代表的符号一词联系起来,也就无法得知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任何人都不可能听懂那种满篇生词的文章,听力水平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词汇量大小的制约。

生词:一个生词往往会影响对一个句子的理解,而多个生词必将影响对整个对话或篇章的理解,生词严重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

习惯和惯用语:学生在听篇章和对话时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能听懂逐个的单词,却不能理解句子与篇章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短语、惯用语掌握不好。

对于听力的词汇障碍,我们要努力做到:

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词汇,一方面要记住单词的多种含义,另一方面,记住与词汇相关的习语及惯用词,将这些词汇的惯用语等固化在记忆中,这样有助于缩简听力过程中的思维时间。例如:当听到You’d better这样的短语时,我们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do的内容。

在听力过程中,遇到不熟悉的词汇、短语、就要求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推测词义可以根据构词法―借助一词缀与构词规则。还可以根据定义,较偏的词与专业术语后面往往都会有个解释性的句子或短语。

3.语法知识

语法在听力理解中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它能帮助你理解词与词的语法关系,有效把握输入的信息。例如:虚拟语气句型:Q:D id you go to see the film yesterday evening ?A:I wish I had stayed at hon e. 如果学生了解wish 这个词的用法,就应该有较敏锐的反应。这种句型不了解,就很难正确理解听力材料。

教师在解决听力中语法障碍方面,要求学生对语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要掌握一些特殊的句型,而教师在听力课上,所有这些语法现象都必须点到,不要求系统的讲授,而是引起学生对语法现象的关注,从而能正确理解听力的内容,这样,听力理解与语法就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

4.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听力理解作为英语教学的一部分,指听者在舒服语言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背景知识对语言材料进行意义上的构建,其中包括运用文化方面知识推测、判断说话者的意图。如果这方面知识欠缺,即使听清楚了材料中的词与句子,也不能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词汇的文化内涵:词汇体现出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风俗习惯,以及各种文化背景知识。

语篇的背景知识:语篇的背景知识也是极其重要的。以听天气预报为例,能否正确取得理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听者的基本的地理知识、天文知识,甚至一些社会化方面的知识,比如这个地方到底使用的是华氏还是摄氏,这些都决定能否对输入信息正确处理的关键。

因此,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有必要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供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加强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了解与认识。

二、心理因素是影响听力效果的另一重要方面

人的心理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过程的非智力因素,通常指注意力、记忆力、兴趣与情绪等,这些因素尽管不直接介入具体的学习过程,但对学习效果意义重大。

1.注意力

注意力分散到别处,“走神”“思想开小差”,形成“假听”(fake listening),这属于一种潜意识的行为;注意力过度集中,就是指有意识注意听的过程,过分注意听的过程,打乱了“已经习得的活动和行为习惯”,造成紊乱,影响各方面正常发挥。我们要在平时有意识的遏制住“假听”与注意力过分集中的习惯,才能提高听的效果。

2.记忆力

听是一个主动积极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过程,从外部信息到内部听觉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听觉器官进行辨音;第二,将辨出的句子或片段“留住”――短时记忆;最后,经过辨认与联系的原语句以高度浓缩形式形成意义储入记忆――长时记忆,理解完成。因此,听力理解与记忆密切相关,没有良好的记忆力难以完成对材料的理解。因此我们为了防止遗忘,要养成快速处理语言并及时做出反应,或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这可以使听话人的注意力纳入讲话的思路,有助于记忆所听材料的内容。

3.兴趣与情绪

心理障碍的形成,主观因素是兴趣与情绪问题。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兴趣可以加强学习动机,增强记忆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从听力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精神和注意力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样的状态持续太久,会产生疲劳以致影响效率,焦急、消极的情绪必定影响听力理解效果。

教师应该选择多样的内容、活泼的听力补充材料,在听力课堂上努力创造生动活泼、积极生动的课堂气氛,形成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无限热情。在听力课堂上教师要和蔼可亲,充满朝气与活力,以降低学生的情感焦虑,提高听力水平,同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听力理解涉及语言知识,心理因素及听力技能等多方面,听力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稳定情绪,大量练习,才能成功。

三、听力技巧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1.预测、猜测能力

从理论上讲,50%的听力技巧与预测有关;从实践上讲,预测能力增强学生把握语篇重点及解题能力。听者可以根据掌握的文化背景知识与经验,预测将听到的话语内容,如果听者对即将听到的话题越熟悉,就能够越接近要听的实际内容。这样,即使漏听一些内容,有时也能通过快速阅览选项,预测对话、文章的大致内容及可能要回答的问题,在听的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预测,特别要注意起始句(起着总结与概括全文的作用)。

2.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

有时听力材料篇章过长,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不能听到输入的每个词,这时,学生应该诵听全篇,捕捉到信号词,抓住刚要,区分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有时要通过记笔记的方式帮助大脑来储存这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训练。

四、结语

听力是学校英语教学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影响听力理解的各种因素,有助于克服我们听力教学的盲目性,改变教师听力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现象,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需要师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

(作者单位:835700新疆尼勒克县第二中学)

上一篇:浅谈如何进行写字教学 下一篇: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