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分析

时间:2022-09-26 06:03:29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分析

摘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宏观的调控,而货币政策是最主要的调控工具之一。2008年以来,我国为了应对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抑制经济的下滑,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货币调控政策,这在短期内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调控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

关键词: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称为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一系列的传导渠道才能进入社会,从而影响到国民经济。

一、货币政策在货币市场的传导渠道

货币政策在货币市场上最主要的两个传导渠道是利率传导渠道和信贷传导渠道,两者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上具有不同的作用。

(一)利率传导渠道

利率传导渠道理论依据来源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其具体的传导模式为:货币的供应量的变动利率变动投资的变动社会总支出的变动社会总收入的变动。当某一时期,央行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时:货币的供应量(M)上升利率(i)下降投资(I)增加Y上升C上升;反之,则会出现相反的传递效果。1937年希克斯在凯恩斯的基础上提出了经典的IS-LM模型,说明了货币政策在增加国民收入上的效果取决于IS和LM这两条曲线的斜率。IS-LM模型是建立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之上,对凯恩斯的经典宏观经济模型进行修正和完善而发展来的。

(二)信贷传导渠道

这里主要从微观主体上来看,银行信贷渠道是狭义上的信贷传导渠道,而资产负债表渠道是广义上的信贷渠道。两者之间是有一定联系和区别的:银行信贷渠道主要强调的是,央行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影响到银行的贷款数额,进而影响其贷款规模;而后者主要是指特定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表的状况。这两者实际上都是货币信贷的传导渠道,两者之间是不可以单独存在的。前者控制贷款的数量,后者控制贷款的投向,两者一起影响投资和产出。

二、货币政策在股票市场的传导渠道

货币政策在股票市场的传导渠道是指货币当局执行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以后,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改变了资产之间的相对价格,同时也改变了货币的流通量和结构,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此将会作出反应,从而改变他们的资产组合、投资与消费行为,最终会影响到实体经济的一个传导过程。简而言之就是,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对金融行业的变量进行冲击,进一步影响到了实体经济的变量。因此,这里就涉及到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两个环节,一个是货币政策怎样传导到股票市场的和股票市场又怎么样讲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的。

(一)货币政策传导到股票市场

在货币市场到股票市场的传导这一环节,货币政策通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与相对收益率,以及预期因素影响股票价格波动。货币政策意图首先要扩散到货币市场,并改变货币市场的资金利率。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再贴现和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操作,引起市场利率相应的变动,从而改变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各种金融资产的相对收益率,使得资金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流动,以达到新的均衡。最终,资本市场的供求结构发生变化,导致资产价格发生变化。

(二)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到实体经济的传导

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到实体经济的传导这一环节中,投资者与消费者对股票价格波动做出反应,进而影响到投资、消费,最终将会影响到实体经济的产出。

三、货币政策在房地产市场的传导渠道

(一)货币政策在房地产市场的货币传导渠道

货币政策在房地产市场的货币传导主要是通过货币当局执行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的供应量从而影响短期利率的一个过程。在房地产市场上,短期利率对房地产投资冲击是非常明显的。高波、王先柱(2009)研究表明当货币供给量上涨时将会导致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并且影响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房地产业发展对金融的支持依赖度高,房地产投资、开发和销售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促进房地产的投资,使得房地产的供应增加,有利于抑制房地产价格上涨,但这不能致使房地产价格下降,一方面货币供应量增加,将会推动原材料、人工价格等的上涨增加了房地产开发成本,另一方面,土地价格上涨也会占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大量资金,造成房地产市场有效供给不足,从而引起房地产价格上涨。

(二)货币政策在房地产市场的信贷传导渠道

货币政策在房地产市场的信贷传导过程中,提高利率对控制商业银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贷款供给是有效的但对抑制商业银行在房地产市场的贷款供给效果不明显,提高房地产贷款利率,抑制了房地产开发企业从银行直接融资,但无法阻止房地产企业从个人住宅按揭贷款的增加等途径从银行间接获得更多贷款。因此,在房地产贷款增加的条件下,提高房地产贷款利率,不能有效抑制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主要包括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股票渠道和房地产渠道。四个渠道一起决定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的路径。通过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倪加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2006 年――2011年的利率政策和信贷政策为例[J].时代金融,2013(508)

[2]高山.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基于汇率传导渠道的VAR模型分析[J].金融论坛,2011

作者简介:赵顺(1987-),湖北荆门市人,辽宁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上一篇:基于熵值法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下一篇:试论现代企业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