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病句型中介词错用例析

时间:2022-09-26 10:50:50

中考语病句型中介词错用例析

中考语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试题中,检测介词的运用是一个重要内容,近年也成为了一个热门内容。对学生而言,这类试题是考试中的难点。本文针对近年来中考语文试题中经常出现的介词考点进行归纳和分析,以利于学生今后备考。

一、滥用介词掩盖主语

一般而言,介词用在名词性词语前面,共同组成介词短语,整体修饰谓语性词语,它不能单独做句子的成份,只能在句中做状语,如果滥用介词,则使句子的主语变为介词短语,造成主语残缺。如:

1.通过观看第47届世乒赛,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2006年长沙市)

2.从“红心蛋”到“多宝鱼”,食品安全案件的曝光并非偶然。其中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对于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使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回避。

(2007年资阳市)

3.成绩优异时,对于青春女孩会一脸笑意;成绩下降时,对于青春女孩会自我安慰。

(2007年宁波市)

解析:例1中,“通过”与“观看第47届世乒赛”,“使”与“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分别组成了介词短语,它只能做状语,这样,句子便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者“使”,使其中一个句子做主语,另一个句子做状语。例2同理,应将“对于”或者“使"其中一个删去,让另一个句子做主语。例3同理,应将“对于”删去,让“青春女孩”做主语。

二、介词位置错用造成主体与客体颠倒

介词所引动作的对象或者动作有关的人或事物时,它发出的主体与对象的关系是单向的,不可能双向互动,相互调换。因此,如果调换,会造成逻辑颠倒的错误,使句子产生毛病。如:

1.我生长在婺剧之家,婺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

(2007年金华市)

2.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4年长沙市)

3.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2004年淄博市)

解析:倒1、例2和例3都颠倒了事实的主体与客体关系。按照逻辑,只能是人对物,或者主观对客观,颠倒的话是违背常理的。例句中它们的主体分别是“我”、“他”和“学生”,客体分别是“婺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因此,应该分别改为“我生长在婺剧之家,我对婺剧一点都不陌生”,“从他上学的那天起,他对语文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非常受学生欢迎”。

三、用错介词造成语病

1.四日市的居民长年累月地吸入被二氧化硫及各种金属粉尘污染的空气,呼吸器官受到损害,很多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既然四日市呼吸系统病患者大多一离开大气污染环境,病就会得到缓解,所以就把这种病统称为“四日市哮喘病”。

(2004年广东省)

解析:句中的“既然”应改为“由于”或者“因为”,在例句中,应该用表示原因的介词,才符合逻辑。

2􀆰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关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2004年浙江省)

解析:句中的介词“关于”一般表示范围或引进涉及的事物。“手机质量的投诉”是一个具体的问题,是特别指出的对象,因而应把“关于”改为“对于”。需要特别指出,“关于”与“对于”在所引事物时是具有区别的。“关于”表示关联,涉及到的事物,而“对于”则特别指出 对象。如:①关于招生问题,请与招生办公室 直接联系。②对于不正之风,我们不能听之任之。

四、漏用介词造成语病

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如果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在句中不是充当主语或宾语成份,而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对象。此时,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应加上相关介词,否则,会直接导致成分的残缺,从而影响语意的表达,如:

赤潮已成为世界性的一种公害,很多地区和国家发生都很频繁。

(2006年天津市)

解析:前后为两个分句,主语不一致,应该在后一个分句“很多地区和国家发生都很频繁”前加上“在”,使它成为状语。

又如下面这个句子:

我没有任何理由同我交往了十五年的老朋友分道扬镳。

在这个句子中,应该有两个介宾短语。可句中的一个介词“同”只能与其后面的“我”和“朋友”中的其中一个搭配,而另一个就没有相应的介词与之搭配。因此,需要再添加一个介词,在“同”的前面加上一个介词“与”即可。

以上所提到的四种介词错用现象是近几年在中考语文试题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笔者对此做出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解题技巧与规律,从而提高效率,缩短答题时间,在复习与考试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湖南省新化县何思中学(417613)

湖南省新化县孟公镇中心学校(417605)

上一篇: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下一篇:浅述如何将中学生练笔训练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