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产业系统的建构

时间:2022-09-26 03:35:46

新型工业产业系统的建构

1 构建新型的工业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仍然和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分析当下工业经济推进的模式,结合未来五年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期望,我国的工业体系必须建立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向高经济收入、跨越式发展的方向迈进。想要构建新型的工业体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扩建和发展全国各地的工业园区;成立大企业的集聚生产链;扩大和推广产业;国家和政府应对优势企业追加投资;把小型和中型的企业不断地向大型企业进行转型。构建我国新型的工业体系,首先需要明确战略中的侧重点,就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我们要确定有竞争力的工业产业,大力的对其进行支持与推进,除此之外,要合理的利用我国的各种资源,包括我国在世界中所处的地理位置,纵观全国各地工业的发展情况,尽快调整各省的工业产业的分配,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布局,争取早日完成我国有序的工业生产链。同时,对于某些省市已经形成的高技术产业群和能源化工产业群不能只满足与现状,也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工业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保障工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发挥其优势项目,提高工业产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2 进行工业产业的转型

为了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速度进一步提高,我们就必须对我国现有的工业经济体系节能型改革,对我国的工业产业进行一定的转型。把单一的工业经营体系转为多元化的新型工业体系,改变目前的增长方式,不断地对工业技术进行创新,坚持工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大力发展我国主打的行业。扩大我国先进的工业行业的规模。在发展轻工业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的同时,大力推广我国的重工业。进行工业产业的转型,首先在整合资源和能源的同时,尽快完成产业的改造,合理控制和利用新增产能,使工业产业高度集中,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业升级、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在根据市场搞好总量调控的基础上,提高工业生产技术,增加工业设备的投入,扩大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应用的比重,加大节能节水、节能减排及环保治理力度,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品质水平,优化企业的产业化水平,扩大高科技产品的比重。鼓励各企业进行合作发展。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淘汰落后工艺和装置,要围绕特色抓重点,围绕品牌强龙头,稳步提升等行业优势,加大一些工业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延伸产业链,加快以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减排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经济。考虑到资源状况和我国工业的现有规划,可以尝试把一些工业快速的转型,争取实现向旅游、服务业、信息技术业转型发展,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3 促进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要想促进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就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在现有的经济模式下不断的增加企业的投资金额,完善投资结构体系,争创企业自己的品牌,吸纳外资的投入,也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指引,坚持以技术改造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自从中国加入国际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而工业经济所取得的成绩最为显著。工业经济的发展证明了进行世界贸易给我国带来的很多的机遇,但是我们也不要忽视促进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和仍存在的问题。就目前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非国有经济逐渐的取代国有经济的位置,但工业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也在另一角度上证明了非国有经济比国有经济具有更高的效率,对于这一观点,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成果已经提供了一定可靠的依据。要想让国有企业的经济也快速的发展,就应该对其经济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扩权让利、实现经济责任制,对经营机制也应进行改革,可以先推行厂长负责制,逐步推广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断地把工业经济体系进行完善,使国有企业的产权逐渐的明朗,企业责任制确保项目可以有序的完成,这种工业经济模式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保障。除此之外,企业的管理者还可以扩大自己对企业的控股,争取早日完成国有企业私营或准私营的运营机制的建立,尽快的提升国有经济所占工业经济总额的比重实践。

4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都在不断地进行工业体系的的调整与发展,当下,我国的经济已经基本完成了由轻工业转为重工业的蜕变,基本完成了“扩建和发展全国各地的工业园区、成立大企业的集聚生产链、扩大和推广产业、国家和政府应对优势企业追加投资、把小型和中型的企业不断地向大型企业进行转型”的目标,一直努力构建的新型工业体系已日见成效,相信过不了多少时日,我国主打的工业项目也将赶超国际水平。但是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忽略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对其解决,从而不断地完善我国的工业经济体系。

上一篇:油气田税收风险控制建议 下一篇:道路交通对城区就业空间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