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再思考

时间:2022-10-11 12:31:57

新型工业化再思考

50多年前,兵团人靠节衣缩食建起了新疆最早的一批大型工业企业,为新疆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建立行了奠基礼。50多年后的今天,兵团工业的大发展使兵团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二产比重近30年来首次稳定超过一产,兵团人期待已久的工业主导经济发展的格局初露端倪。然而。兵团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也经历了一次次阵痛。

转型期的“恐工症”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破除各种发展障碍、促进工业经济腾飞的重要途径。人类文明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转型,特别是几次工业、科技和管理革命的发生。都是不断冲破旧的思想樊篱、探索和迎接新的科学理论的过程。

在计划经济年代。一批被冠以“七一”、“八一”、“十月”等明显兵团特征的工业企业,不仅成为兵团经济的支柱。而且在新疆乃至全国都具有相当的影响。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之后,兵团工业发展的步伐开始放缓。从客观上看,在兵团撤销又恢复的过程中。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无偿移交地方。兵团工业的整体规模和效益受到影响。现存工业企业普遍设备陈旧。过重的历史负担使得兵团工业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买方市场的形成更使生产水平低又远离主体消费市场的兵团工业雪上加霜。但从主观上看,则是兵团在计划经济时代养成的思维定式和经营习惯已无法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即使改革也多是新壶装旧酒,用老办法、笨办法死守旧摊子,自然显得被动而无助。

“恐工症”这一话题在兵团每逢经济转型期就会出现,持这一观点的人士认为兵团的体制搞不成工业,搞工业一定赔本。

1994年年末,兵团乡镇企业总数接近2万家。乡镇企业的发展被列入团场领导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乌鲁木齐农场管理局(现农十二师)在辖区某处圈定了一处14平方公里的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农八师提出“一团一个拳头产品”,甚至还有“一连一品”的“战略设想”。

21世纪的第一年。统计资料上归口到乡镇企业(工业)下的数字只有2600多家。不难断定,“团团冒烟”的兵团乡镇企业遭遇了“滑铁卢”。

“连连点火,小而全的重复建设对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也是一种教训。”兵团工会的一位负责人曾这样表示。

农六师102团曾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成立了玻纤厂、胶木厂、皮鞋皮件厂、毛织厂、金属制品厂等十余个工厂。建立起了以化工、食品为骨干的多门类工业体系。工业产品上千种。小小的梧桐窝成了一座工业城,这里的龙须酥、花炮、“阿凡提”洗衣粉畅销全疆。

进入90年代后。梧桐窝子的人们慢慢发现,他们引以为豪的工厂渐渐地、不可遏止地变老、变旧。他们开始思考这是为什么?90年代中后期。102团开始对团属企业进行改制。用市场经济的思路发展经济,利用地理和兵团优势重新振兴农业。被松绑的企业重新焕发出了活力。

另一方面。“高纯度”的国有经济才是兵团工业发展方向的思想同样制约着兵团的发展。到2004年时,兵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8%来自国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仅有21.8%,兵团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远低于全国59.56%和自治区51.06%的水平。

“兵团是一条腿走路,非公有制经济这条腿十分短。”兵团工商联的一位负责人非常期待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能打破兵团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僵局。

今年5月召开的兵团党委六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兵团党委再次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到了很高的位置。而此时,兵团广大干部职工首先要做的就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发展期的资源之困

有经济学家在谈及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时曾说过。资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没有资源。发展工业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但同样,拥有了资源,却不能将其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资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农业产业化是加快兵团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一方面,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本身就是兵团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与农业关联度很高的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推进原料生产基地化、加工制品系列化、相关产业集群化,建成布局合理、优质、稳定的优势原料生产基地,提供有规模、有质量、上档次的产品。另一方面,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兵团实现新型工业化优势明显、潜力最大、见效最快的重要领域。

兵团的棉花单产、人均占有量全国第一,所生产的番茄、甜菜、油菜,饲养的牛、羊、猪、鸡等,都极具规模和特色。但是兵团人时常会困惑:拥有这么多的农产品资源,为啥难以产生较高的效益呢?

如果把兵团农产品销售与内地的农产品销售做一些对比。就不会再困惑、迷惘了。兵团从地头或晒场装上车的主要是“原”字号的产品,原粮、原棉、原果……而别人销售上市的是从工厂多次加工、有品牌的工业品。兵团与别人形成差距、效益低下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近些年,兵团的农业产业化有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培育出了一批诸如冠农股份、新中基、天康生物、新赛股份、伊力特、新农开发、塔河种业等大型企业,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兵团职工收入持续增长。推动了兵团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超过50%,在兵团整个工业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如果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内地发达省份相比。兵团农产品加工业还比较落后。差距还很大。

一组数据足以佐证:2007年。全国农业产值和加工产值之比是1:0.9,中等发达国家是1:4,发达国家是1:6,兵团仅为1:0.37。

纵观历届乌洽会兵团展团,大都摆着没有多少知名度的食用油、白酒、大米、瓜果,一些交易分团甚至还带来了挂面、粉条等附加值低、科技含量少的初级农产品,硕大的展厅更像是一个繁忙的“农贸市场”。兵团最具市场潜力、最具开发价值的优势产业与资源。并未真正地展示出来,在这个重要的经贸合作平台上,兵团与高端客商常常失之交臂。

兵团虽然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矿产资源却相对较少。2007年1月,自治区党委在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大对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扶持力度。矿产资源与兵团共同开发和利用,以此推进兵团的新型工业化进程。

“谁拥有资源,谁就拥有今后发展的主动权。”一位经济学专家指出。

近年来,兵团充分发挥了新疆矿产资源优势,加大了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如农一师的煤矿、盐矿,农二师的钾盐矿。农四师和农十师的煤矿,农十三师的铜镍矿、辉钼矿等。

然而。据相关部门统计,兵团煤炭工业矿井回采率平均仅为30%左右,与国家矿井回采率不低于70%的标准相差甚远,大大减少了矿井的服务年限,降低了投资回报率。

同时,采矿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资源浪费严重。大多数采矿企业开采方法、装备水平落后,机械化程度、管理水平较低。

“兵团矿产资源开发品种少,结构不合理。优势不突出。目前兵团开发利用的有限的几种矿产资源,仅占新疆探明储量矿种99种的5%左右,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开发还是空白。”兵团工业局的一名专家对此有较高的期待。

新时期的人才渴求

人才强兵团,是长远的战略工程。兵团事业发展历程证明,没有各行各业的人才,就不可能有兵团的今天,更不可能有兵团的美好未来。推进兵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必须依靠人才的力量。

就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国家对兵团在经济、人才、资金的政策倾斜及兵团在吸纳人才上实行的宽松政策。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志之士加入到兵团建设行列,在创造了兵团历史上第一次辉煌的同时。也使兵团成为当时全国的人才高地。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由于经济、社会、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兵团人才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才的大量外流、现有人才队伍的老化和新鲜急需人才的补给不足,使得兵团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与兵团屯垦戍边事业需要之间的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

据统计。自兵团恢复以来,每年平均外流人才2500人,且大部分是高学历、高职称、专业紧缺的人员。上世纪70年代之后到2000年,兵团每年人才进出比平均为1:5,最多的年份达到1:36。

而边远师和贫困团场及企业表现更为突出。以农九师为例,从1980年到2002年年底,全师共调出各级干部2886人,而调入干部只有160人,调出和调入干部人数比例为18:1。

上世纪90年代末。兵团党委组织部、人事局曾牵头进行了一项名为《兵团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研究》的课题调研,对兵团“人才有多少,人才缺多少,人才缺什么。人才哪里来”等问题进行了一次全面和系统的摸底和分析。

调查报告显示:兵团分布在农业领域的人才占人才总数的76.64%,分布在金融保险、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的人才占人才总数的11.18%,而分布在工业和建筑业领域的人才只占人才总数的12.18%。

进入新世纪。情况虽然已有明显好转,但人才结构性短缺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截至2002年年底,兵团国有在岗人才总数为14.54万人。社会人才总量约20万人,应该说总数不算少,但结构很不合理,主要是一般性人才较多,但高层次人才紧缺,尤其是工业、金融、外经贸、法律等专业人才以及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发展新型工业化,兵团只有占领人才的高地。才能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红枣指南等 下一篇:用生命书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