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策略

时间:2022-09-25 09:33:09

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策略

学习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基本最核心的方法是阅读,在阅读学习上没有阅读量的沉淀是不可行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反之,阅读贫乏的人,一定是语言贫乏的人,同时也是思想贫乏的人。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想方设法地改变这种现状,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并加以指导,积累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的水平和能力。

(一)关注课内,注重迁移,开展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教师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要我读”到“我要读”再到“我爱读”。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课内精彩篇目的赏析,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采用扩展阅读的方法,使学生阅读的触角延伸至课外。初中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几乎都是名篇或者美文,阅读它们都能获得知识和美的感受,我们不妨以此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另外,还可举行报告会、故事会、朗读比赛、知识竞赛、读书心得、办手抄小报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让学生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拿到课堂上来,同学之间取长补短,每人都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巩固和提高课外阅读成果。

(二)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初中生也不例外,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它们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作用。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自己首先要读读学生们喜欢的书,听听他们的谈论。这样,就容易和学生亲近,起到熏陶、促进作用,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课余,我常常订阅杂志,看些书,也常和学生们交流读后感,沟通思想。同时,作为班主任,我有更充足的时间和学生相处,我会时常翻出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给学生们读一读,用行动告诉学生读书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做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

(三)开办图书角,让学生有足够的书去读。

因为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学生手中的课外读物十分有限,所以,我在班里开办了图书角,把自己订阅的《格言》、《读者》、《思维与智慧》、《意林》等杂志和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中外名著拿出来,再发动班级统一订阅一些书籍,学生筹集部分书籍。另外,我还和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协商,每个月给每个学生借书一本。这样就保证了学生有书可读,并且保证了课外读物的质量,学生再也不用为没书读而发愁,这么多的书籍充斥在学生周围,再怎么没兴趣的学生也不会无动于衷。

(四)开设读书课,开展课前阅读交流活动,保证阅读时间。

现在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的确很重,白天从早到晚都在上课,晚上还有做不完的作业,周末再上个补习班,要抽出时间读书确实有点困难,所以我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作为读书课。前半节课,学生自主阅读,后半节课4人一小组交流阅读心得,学生或给小组成员讲述故事、或剖析情感人物、或谈人生感悟、或介绍妙词佳句……这样的交流可以提高阅读质量,让学生真正得到提高。

(五)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好的阅读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有必要作一些具体辅导:或提纲挈领、或释疑解难、或布置任务。教师适当的点拨一下,学生读起来要省力得多。同时,对于不同的读物要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果对所选择的书籍或杂志只想作一般的知识性了解,可选用泛读或略读;如果所选择的是文情并茂的佳作,想品位其中的优美文字,感悟人物的悲欢离合,则采用精读或细读。当然,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圈、点、勾、画一些重要词、句、段。阅读时学生必须有阅读笔记,认真做好记录,对所摘录的文字要注明出处,以便需要时查询。阅读结束后要及时写阅读体会。在阅读交流课上,教师不防有意识地提供一些文章让学生揣摩,或从内容上,或从形式上,或从语言上,或从具体的艺术手法上,给学生以熏陶和启迪。这样,在教师适当的方法指导下,学生的阅读能力肯定会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提高。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祝愿师生们热爱读书,坚持读书,走上与书为伴的人生。

上一篇:注重口语训练 提高学生说话水平 下一篇:用心营造幸福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