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7 12:45:21

初中生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

一、情景教学符合初中生求知探索的规律

情景教学符合初中时期学生求知探索的规律,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符合初中生阶段的心理特质。陈莎莎在《谈浅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一文中认为:“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爱幻想,思维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征,情境教学可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情景教学可以很好地缓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焦虑情绪,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结合具体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能力等因素创设出来的情景,可以有效地带动学生情绪,消除学生的焦虑情绪,使学生踊跃参与到课堂中来。二是符合初中生的注意力特质。情景教学就是抓住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新颖而富有启发性的情景创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将抽象繁琐的课程内容转变为直观、具体、生动的情景来阻止学生注意力的分散,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调动他们的主观参与意愿,从而达到愿意学、喜欢学的效果。三是符合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孔凡成在《情境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中表示:“情境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有意识心理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积极的、有创造性的学习,使整个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二、情景教学对学生地理知识兴趣激发的作用

情景教学对学生地理知识兴趣的激发具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通过充分感受具体场景,调动他们身体的各个感官进行地理知识的吸收学习。有学者认为教师为学生创设具体情景,其实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特定的知识环境。这样做犹如在学生和知识获取之间构建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丰富的具体环境中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让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把课文内容和情景连接起来,从而提供教学质量。二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教学不应该只是记忆的生硬组合,它本身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感。祝辉表示:“情景教学就是注重为学生营建出现实感。”通过为学生创设丰富、生动、形象的情景,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形态主动学习,而非被动填鸭式的死记硬背,让他们真正意义上感兴趣、有热情、愿参与,进行情景中的互动会话,从而鼓励他们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活学活用知识。这样课堂氛围就热烈,学生纷纷互动讨论交流,很容易就记住了相关的知识点。三是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情感,从而活跃课堂氛围。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说:“没有感情上的变化,就没有认识上的变化。”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让学生从心里认可教师,进而认识到课堂学习的重要性。

三、课堂中运用情景教学是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有效途径

1.注重发挥情景教学中的联系性。

情景教学引入课堂首先要遵循的就是联系性原则,就是将所学内容有机地融入情景创设之中,从而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除了要让场景生动有趣外,尤其要注重知识内容的传递,让学生将场景中的知识内容与自己的思维形成联系。王丽丽认为:“情景教学从联系中可以让抽象的知识简单化、直观化。”而这种联系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他们自主探究。比如,在教授地图知识时,我会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场景:一个外国人到中国如果通过地图找到自己的目的地,让学生帮助外国友人通过地图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找到目的地,这可以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和地理知识加以运用,很容易就带动起课堂气氛。

2.注重发挥情景教学的趣味性。

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过分重注灌输的力量,而忽视了作为学生个体的存在,只是简单的“我教你学”,这样粗线条的教学模式必然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并且直接导致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低下。为此,情景教学要充分发挥它的趣味性,让学生转变机械学习知识内容的观念,让他们的学习过程从被动转为主动。在具体的情景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适当的辅助器材,比如,多媒体、图片、动画等手段来增加情景教学内容的趣味。比如,在教授印度知识时,我会先让学生观看印度相关的纪录片,然后再以旅行社为场景,让学生成为导游,而我则作为一名游客,向他们询问印度的人文地理知识,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生可以马上学以致用并且兴趣盎然。

3.注重发挥情景教学的发展性。

每个学生都是具有创造性和可塑性的个体,所以情景教学在引入课堂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发展性。情景教学的创设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课本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来加以设计和完善,在每次情景教学之后,教师应该积极做好总结经验、提出问题、改进方法,从而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努力让学生在教学中获取知识储备和情感释放,从而进一步夯实情景教学课堂的基础。比如,在情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地交流和朋友应该如何相处、和老师家长如何相处等情感话题,在促进他们知识增长的同时,也培育他们形成良好的情感机制,为今后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初中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内涵;特点;必要性

一、初中地理教学体验生活的内涵及特点

(一)初中地理教学体验生活的内涵

地理教学中的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它通过一定的情景来模拟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在模拟中让学生进行实践和反思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更多的是一种教学形式的创新,这种形式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生活,将学习与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积极的探究,体会学习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初中地理教学体验生活的特点

1.情境仿真性

在体验式的地理学习中,教师需要根据所要教授的知识点和初中生心理活动的特点进行情景模拟的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进入到某种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幻觉来感受地理知识中的山川、河流、相对位置、丘陵的形态特点、气候的变化无常等信息。这个时候,不论是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还是在老师的描述下通过想象展开的情景模拟,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都是真实的。

2.自主反思性

初中生通过情景的体验是主动去探知某种地理上需要学习的知识的,因为感受和体验并不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它不需要依赖老师的监督和逼迫,可以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构建、自主反思的能力得到提升。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必要性

(一)符合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

初中的地理教学目标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总结成通俗的语言就是学生要了解和掌握有关中国和世界的地理与地图的基本知识,简单地对环境和发展问题有所了解;培养学生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初步具有地理学科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但是,地理的学习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地域性和实践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中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常常是只看文字表述来死记硬背,很难真正地体验地理知识的真实性和游览一些触手可及的大好河山来强化自己对知识的记忆。但是体验生活的方式来学习地理知识恰恰弥补了这一点的不足,这是初中地理教学中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结果之一,有利于学生探究式地学习地理知识和拓展地理学知识的实用性。

(二)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生的年龄范围在11~15岁之间,独立意识已经逐渐形成,这个时期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各种实践性的体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精力充沛,对参加各种活动也是乐此不疲。同时可以通过用图、表替代文字说明的形式更加生动地体现教学内容。

体验式的学习能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品格,初中的地理知识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地形、气候和风貌,包含了各自壮丽的自然景观,蕴含了自然和人文之美,对学生形成审美意识,进而有自己的审美格调都有益。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主要方法

(一)情景体验法

情景体验学习是老师根据某一节课程的特点进行情景模拟。情景体验教学方法的使用需要教师对教学活动中需要模拟的情景进行精心的设计,吸引学生在过程中进行积极、充分的参与,获得预想的个人体验效果,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地理知识。当然,情境体验的方式不止角色扮演,还有音乐的鉴赏和电影的欣赏等方式,作用和效果都是值得老师进行研究和使用的。

(二)实践体验法

实践体验法就是让学生积极地参加实地的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相应的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贯彻、思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得出自己的思考结果和认识。

但是,这个方法的适用范围不如第一种方法那么广泛,因为它需要某地有相应的自然景观和资源,所以需要教师结合当地、当时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验生活式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情景体验法、时间体验法来引导学生进行体验生活式的学习,对于强化学生的个人生活体验,引导他们自主地学习与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都是有帮助的,还可以防止他们因为地理学习中单一的死记硬背而产生厌学的情绪,影响整体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晓惠.地理教学必须扎根于生活的土壤[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8).

[2]魏梦华.从生活中来到学习中去:谈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J].中学教学参考,2010(12).

初中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提升效率;初中地理;五大步骤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30-0051-01

对于初中教师而言,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兴趣和无压力感,是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需要认真做好的功课。在开始进行一个课题讲解之前,要首先掌握好本节课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解,还要了解学生特征与教材之间存在的联系,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开展课前预习准备,夯实基础知识

课前预习活动能够让学生事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再结合教师事先掌握重点的活动,在真正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便于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有效的学习互动。如果学生事先没有进行预习,在学习中就会降低课堂效率,提前预习让学生对一些简单问题进行相应的掌握和了解,有利于节省课堂的有效时间,教师能够利用这些时间对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突破性讲解,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开展课前预习活动需要教师的谆谆引导,让学生形成习惯性预习的行为,并要求学生将课本中比较难懂的知识点标记出来,方便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掌握难懂的知识,也有利于教师重点讲解内容,在学生与教师的积极配合中有效地提升地理教学的效率。

二、搜集反馈信息,让教学增强针对程度

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活动之后,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搜集学生的预习效果和预习信息,只有事先了解,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师对课本讲解的主要对象就是学生,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进行的教案讲解设计也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参照。例如,在教材中有一章内容讲解的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于地球的公转与气候影响这一块普遍存在着疑惑,教师在事先了解到这一点后,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可以事先下载好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相关视频,通过视频更加形象地向学生们演示这一影响因素,加深学生的印象。如果教师没有及时搜集到学生预习过程中的有效信息,那么在课前准备过程中就不会了解学生在哪一块具有明显的缺陷,也不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某块知识点的准备和重点解析。课前预习与搜集信息应该是紧密结合的。

三、揭示探究题纲,让小组成为学习载体

学习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因此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忽视学生的重要性。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表明,小组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反映学习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在地理课堂学习中也可以搭建学习小组,将每组学生平均分为6~8人。由于每个学生掌握的知识侧重点不一样,因此建立小组学习后学生们通过沟通和探讨能够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进行有效结合,并且有效地增强了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探讨过程中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训练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地理知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师巡视点拨,让探究学习深入开展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小组学习模式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学生毕竟会存在一些不通的地方,这个时候教师的作用就应该体现出来。当学生们在探讨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时,就需要教师在旁边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们的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应该不停地徘徊在课堂之间,及时为学生解决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善于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学生在知识储备与思维能力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必然会陷入一个死胡同,当他们由于观点不一致而引起激烈争辩的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继续开展探讨活动。

五、进行课内练习,让学习效果得到检验

为了了解学生最后的学习情况,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训练,通过训练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完成以上各步骤之后,教师对一些重难点知识进行课堂检测,让学生在纸上作答,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是否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一致,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整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通过这些步骤的反复演练,教师不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还能够有针对性地对自身的教学开展及时进行调整,在不断的优化过程中提升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目标。

六、对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实,所谓的思维能力就是除了对传统教学模式中最基本的知识的了解、分析以及深层记忆的能力外,还有其他综合知识方面的运用,让初中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中,大多数教师都将课本作为教学重点,教授学生地理知识,让他们重点学习、理解基本知识,但是这一教学重点存在一定偏差,通常都忽略了初中生本身可以培养的思维能力。

这样肯定会导致其学习地理知识的不足和缺失,也将会大大降低初中生学习效率,更没有办法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最终将会影响课堂的实际教学效率。针对以上问题,地理教学模式已经开始更新发展,将初中生的地理教学作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

提升教学效率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生的配合,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都是活动者。因此,教师需要发挥学生在其中的作用,不能单独地采取教师讲解法、学生吸收法的固定模式进行学习。根据本文提到的五个步骤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全程参与,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开展积极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全程参与,共同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曲忠厚,田孝东.河南省“初中地理优质课大赛”综述[J].地理教育,2003,(1).

[2]张可凤.初中地理教学七法[J].考试周刊,2009,(33).

初中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初中生 地理学习兴趣 培养建议

地理在初中阶段地位不高,家长对其不重视,学生对地理学习也没兴趣,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难以做到有效教学,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差。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培养地理学习兴趣是开展初中地理课程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重视第一印象的作用

第一印象是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其他事物之间,在认识过程中留下的印象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并占有主导地位的效应。第一印象的突出效应对培养地理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在地理教学中第一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第一印象,包括教师着装、教学语言、教师仪表和学科知识等。教师着装应给学生以正式却不失亲切的师者风范;教学语言应谈吐得体、表达清晰、声音明亮;仪表应具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给人以学习的动力;知识方面,教师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教育心理知识,都能让学生对地理产生最初的第一印象。教师自身第一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二是地理学科本身的第一印象,2012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绪言就是“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师上第一节课之前,可以做一个学生对地理第一印象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什么感兴趣,是否喜欢地理,你心中地理课是什么样子,喜欢什么样的地理教学方式,等等,然后进行总结,了解学生对地理的印象。在开学第一节地理课时,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创设新颖的课堂导入情境,以学生感兴趣的地理故事或地理游戏为切入点激发学习地理的动机,并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地理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主,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觉得地理有趣、有味、有感,从而形成对地理良好的第一印象。

二、充分利用图表引导学生学习地理

地理信息可以通过图表表达出来,而图表的直观形象性更容易被初中学生接受。首先,在图方面主要采用常用的地图和一些地理景观图片。如学习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东南亚”时,开始上课时放一些关于东南亚典型的民族、海滨、历史、城市、农业等学生喜欢的景观图片吸引其兴趣。让学生找出图片中与我国某些区域的差异以提高兴趣。通过刚刚兴趣的引导,接下来用东南亚的地图整体学习区域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在具体知识点的学习上,要让学生落实在地图上,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加强对地图学习的兴趣。其次,在表的处理上,最典型就是两个知识点的对比。如学习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如果是南方地区的学生,教师可以先学习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知识,然后通过列表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对比思考自己家乡的相关地理知识。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日常所见所闻学习本地区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地理兴趣。

三、理论联系实际

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1],教学中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带有兴趣地学习,从而更好地解决地理问题。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交通运输”为例,如第一小节“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旅游出发,以家乡为出发点去全国各地旅游,让每位学生设计好线路并选择多种交通方式旅游,教师可以通过学生选择的多种交通方式,引出要学习的“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在整个旅行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各种交通方式及经过的铁路干线,教师提示学生“如果你知道这些旅游经过地区的铁路干线,那就向自己的亲朋好友介绍”。激发其积极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也是充分利用初中生乐于表现的心理特点,既可以让学生了解选择这几种主要的交通方式的特点及原因,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信息技术的运用

地理作为一门集社会性与科学性于一身的学科,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多。首先,地理教学是以地图呈现很多信息的学科,可以说地图是地理教学的主要语言,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就会很好地把地图展现在地理教学中。如全球的气候分布图、崎岖的地形河流图、美丽的地理景观图、多样的民族风光图、区域的行政区划图等,都是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更直观地表达出来的。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会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从而使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其次,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它是由地理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发展成的一门新兴技术。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形与地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卫星遥感图把我国的地形图表示出来,让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形势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信息技术的强大魅力,这样趁着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其把我国的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主要山地等地形类找出来。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不仅有助于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易于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从而乐于学习地理。

五、原有兴趣的迁移

兴趣迁移就是将原有的兴趣延伸到其他相关事物上,进而对其他事物发生兴趣。地理课虽然是在初中开始设置的,但是小学期间科学和社会两科的学习让学生多少已经接触到有关地理的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之前对小学所学科学和品德与社会两科中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研究,以便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引申到初中教学中。具体来看,首先在人教版小学科学中有介绍有关地球与宇宙科学的知识,教师可以对初中生进行小学相关地理兴趣的调查和分析,把初中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相关地理知识整合起来,然后结合到人教版七年级-域”“人口”和“民族”三大节内容学习。将原有知识和兴趣进行迁移,不仅可以给初中生地理学习带来亲切感,而且可以更好地把小学与初中知识联系起来便于教师进行初中地理教学。

总之,随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地理兴趣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可充分运用第一印象的效应并结合图表引导,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和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加之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有效改善课堂氛围,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初中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 妙用地图 提升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地图本身具备直观性、全面性等特点,可以将区域的地形、山脉河流的走势等淋漓尽致的反映出来。要想顺利的开展地理教学,提升教师对地图的重视度是非常重要的。文章立足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妙用地图,提升初中生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一问题。

一、妙用地图对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借助地图来开展地理教学,既能提高教学效果,又让复杂的地理事物形象化、具体化。通过看图、读图、说图等一系列流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地图可以更为直观的将地理知识、地理图形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便于学生形成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同时,教师要将现代技术与三维地图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实践立场来思考地理知识,将地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3.有助于促进青少年的品德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德育在青少年成长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要将德育融入到教学中,利用地图将我国的地形地貌、物产资源等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将初中生内心中的爱国情怀激发出来。

二、妙用地图教学的有效对策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此种教学方法仍然存在着不足,具体表现如下:教师不重视传授给学生读图、绘图等技巧,从而影响到学生对地图教学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采取相关的措施,保证地图教学效果得以提高。

1.辨认地图类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经纬网、等高线、气候图等会经常运用到地图。由于教学内容不同,教师所选用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不同。

比如:在“等高线”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辨认地图、判断地图,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按照等高线的高低走向、等高线的密集程度等,让学生对地形进行准确的辨别。

在地图教学中,气候图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虽然气候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是学生理解起来仍然比较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将降水气温统计图、气温降水统计表格作为出发点,按照图形中所呈现出来的内容来总结气候特征。

2.传授用图技巧,提升教学的灵活性

初中地理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用图的技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图习惯。第一,教授学生抓住图例、注释、方向这三个关键要素,为学生辨别图形、判断图形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引导学生关注图表标题、图例等,以便于学生全面分析地图。第三,鼓励学生在地图上做标记,标注出地图所呈现出的重要内容。第四,充分运用《世界地图》等资源,准确定位局部地理区域图,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在地图教学中,学会看图是首要步骤。为了能够提升教学的灵活性,教师要多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地图绘制技能。

3.疏通教学流程,保证教学的连贯性

在开展地图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疏通教学流程,保证教学的连贯性。从观念上来讲,教师要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看地图。在课堂上,教师也要给学生留出足够多的看地图的时间,让学生将教材知识与地图有机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教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即:引导学生细读地图。在细读地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地形图、气候图、经纬图等结合起来,让学生从整体的立场上分析某个地区的地理情况,提高学生读图的有效性。

4.引入信息技术,提升教学的现代性

现阶段,在地图教学中除了基本的教学器材之外,信息技术也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这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将等高地形图、交通图等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还将电子地图、卫星遥感地图等资源引入课堂,以此来推动地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与书本地图资源相比较,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地图软件具有多维性、丰富性的特点,可以呈现出平面图无法呈现出来的地理知识。以“百度地图”为例,其本身具备卫星地图的功能,可以将实际地理地貌等呈现出来。所以,地理教师要引入“百度地图”这一地图软件,并且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更新知识点,引导学生在空闲时间观察某一个区域的地理地貌,让学生发现地理知识背后的奥秘。

三、总结

为了能够让学生通过地图更准确的理解地理知识,教师要认识到地图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还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保证地理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连贯性和现代性,促使学生提高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冀平. 运用地图法培养学生地理知识素养的途径[J]. 基础教育研究,2009 (9).

[2] 张仁.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J]. 学周刊,2012 (5).

初中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情景教学;求知探索;科学探究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针对这一时期的学生特点,如何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进行地理能力的培养以及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是初中地理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情景教学是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出一系列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具体场景和氛围,为知识的学习打下现实基础,让学生可以在相关的场景和氛围中活学活用知识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情景教学中,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自发地融入情景之中,从而活跃思维、提高主动性,在具体场景下实现所学知识的传递和交流,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可以说情景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知识具有很好的

效果。

一、情景教学符合初中生求知探索的规律

情景教学符合初中时期学生求知探索的规律,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符合初中生阶段的心理特质。陈莎莎在《谈浅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一文中认为:“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爱幻想,思维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征,情境教学可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情景教学可以很好地缓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焦虑情绪,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结合具体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能力等因素创设出来的情景,可以有效地带动学生情绪,

消除学生的焦虑情绪,使学生踊跃参与到课堂中来。二是符合初中生的注意力特质。情景教学就是抓住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新颖而富有启发性的情景创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将抽象繁琐的课程内容转变为直观、具体、生动的情景来阻止学生注意力的分散,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调动他们的主观参与意愿,从而达到愿意学、喜欢学的效果。三是符合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孔凡成在《情境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中表示:“情境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有意识心理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积极的、有创造性的学习,使整个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二、情景教学对学生地理知识兴趣激发的作用

情景教学对学生地理知识兴趣的激发具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通过充分感受具体场景,调动他们身体的各个感官进行地理知识的吸收学习。有学者认为教师为学生创设具体情景,其实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特定的知识环境。这样做犹如在学生和知识获取之间构建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丰富的具体环境中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让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把课文内容和情景连接起来,从而提供教学质量。二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教学不应该只是记忆的生硬组合,它本身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感。祝辉表示:“情景教学就是注重为学生营建出现实感。”通过为学生创设丰富、生动、形象的情景,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形态主动学习,而非被动填鸭式的死记硬背,让他们真正意义上感兴趣、有热情、愿参与,进行情景中的互动会话,从而鼓励他们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活学活用知识。这样课堂氛围就热烈,学生纷纷互动讨论交流,很容易就记住了相关的知识点。三是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情感,从而活跃课堂氛围。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说:“没有感情上的变化,就没有认识上的变化。”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让学生从心里认可教师,进而认识到课堂学习的重要性。

三、课堂中运用情景教学是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有效途径

1.注重发挥情景教学中的联系性

情景教学引入课堂首先要遵循的就是联系性原则,就是将所学内容有机地融入情景创设之中,从而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除了要让场景生动有趣外,尤其要注重知识内容的传递,让学生将场景中的知识内容与自己的思维形成联系。王丽丽认为:“情景教学从联系中可以让抽象的知识简单化、直观化。”而这种联系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他们自主探究。比如,在教授地图知识时,我会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场景:一个外国人到中国如果通过地图找到自己的目的地,让学生帮助外国友人通过地图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找到目的地,这可以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和地理知识加以运用,很容易就带动起课堂气氛。

2.注重发挥情景教学的规律性

有规律可循才会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由于初中生已经对周边的自然和社会情景有一定的了解,这时候为他们创设情景就要尽可能地真实和亲切,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将感性认知升华到理性认识。通过对学生具体生活习惯的掌握,让他们在具有生活气息的情景中,自觉自发地调动内在思维能力,将所学知识有机地融入场景之中加以运用,可以让教学化繁为简,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比如在教授天气知识方面,我会在课堂模拟一次“我是小小气象播报员”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下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同时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天气预报,这样可以深化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3.注重发挥情景教学的趣味性

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过分重注灌输的力量,而忽视了作为学生个体的存在,只是简单的“我教你学”,这样粗线条的教学模式必然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并且直接导致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低

下。为此,情景教学要充分发挥它的趣味性,让学生转变机械学习知识内容的观念,让他们的学习过程从被动转为主动。在具体的情景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适当的辅助器材,比如,多媒体、图片、动画等手段来增加情景教学内容的趣味。比如,在教授印度知识时,我会先让学生观看印度相关的纪录片,然后再以旅行社为场景,让学生成为导游,而我则作为一名游客,向他们询问印度的人文地理知识,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生可以马上学以致用并且兴趣盎然。

4.注重发挥情景教学的本位性

新时期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做了很好的强调,在课堂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要参与对象。所以,情景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本位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创设的场景之中,组织和引导学生自由地发挥想象能力。当然,在情景创设的前期,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景,然后进行课堂情景的安排和设定,真正意义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参与感。比如,在教授亚洲的知识时,我会让几个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亚洲临近的大洲大洋,然后以亚洲为中心,准确地报出各自的方位,学生亲自参与之后,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5.注重发挥情景教学的发展性

每个学生都是具有创造性和可塑性的个体,所以情景教学在引入课堂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发展性。情景教学的创设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课本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来加以设计和完善,在每次

情景教学之后,教师应该积极做好总结经验、提出问题、改进方法,从而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努力让学生在教学中获取知识储备和情感释放,从而进一步夯实情景教学课堂的基础。比如,在情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地交流和朋友应该如何相处、和老师家长如何相处等情感话题,在促进他们知识增长的同时,也培育他们形成良好的情感机制,为今后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初中是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是初中地理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

要课题,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实践和探索。虽然初中地理教学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毋庸置疑的是,情景教学是一种激发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全建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J].国外外语教学,2006(01).

[2]陈莎莎.谈浅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广西教育,2003(13).

[3]李静纯.重在经历和体验[J].中小学地理教学:初中篇,2005(02).

[4]孔凡成.情境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教育评论,2005(01).

[5]张定璋.情境教育的教学论发展观[J].教育研究,1998(05).

初中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思维能力;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04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029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地理学科而言,地理思维即地理事物、现象之间和人地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和关系在人脑中概括的反映,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广阔性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照本宣科,对教学方法、教学观念进行全面改革,引导学生深入地把握各种地理事物、现象之间的内部联系,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加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此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以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学生对认知对象浓厚的学习兴趣基础之上。试想,如果学生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又如何能展开独立的思考与积极的思维呢?这样自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培养。为此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要重视学生对学科学习情感的激发与培养,要让兴趣成为学生思维的动力。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地理学科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加教材的枯燥式、封闭式、灌输式教学,改变了以往枯燥无味、呆板沉闷的教学氛围,还能还原地理学科教学的生动与活泼,让地理教学富有生命的活力,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更具吸引力与感染力,自然可以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认知活动中来,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现,潜能得以释放,这样才能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如在学习“板块的运动”这一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模拟功能来向学生直观而动态地展现高山的隆起和裂谷的形成过程,这样的教学就不再是机械的讲解,而是在动态的演示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二、以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问题是智慧的开端,是打开学生创新之门的钥匙,自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核心所在。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只是将知识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失去了思考的独立性与思维的积极性,这样自然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提问艺术,在恰当的时机提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培养思维。如在学习“中东丰富的石油”关于石油枯竭后的发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如下问题:“中东地区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带来了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因而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区之一。但是许多国家却在积极地发展其他行业,如旅游业、农业等,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问题更有针对性与指向性,可以引导初中生结合所学知识展开深入的分析,进而让学生认识到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终究会有用完的一天,当石油资源枯竭后依旧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教师机械的讲解,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所展开的主动探究与积极思维,这样学生自然就可以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三、以感性材料引导思维形成

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感性材料正是思维的起点,没有一定的感性材料为基础,思维就会失去存在与发展的根基。学生的思维正是建立在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分析加工的基础之上。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感性材料,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形成。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材,在教材与生活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以打破以往教材与教室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而直观的感性材料,以引导学生展开深入而独立的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与思维中深入事物的本质,进而上升为理性认知,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以地图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地图是地理的眼睛,没有地图的地理教学注定是失败的。加强地图教学,以地图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地理学习,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获取与巩固,更加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如在学习亚热带季风气候时,我们可以结合亚热带季风气候柱状图来展开教学,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就可以总结出气温在冬季和夏季的不同特点,此时教师再加以必要的启发与诱导,进而使学生通过思考与思维总结出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冬季少雨夏季多雨。这样学生就不再是机械地记忆书本知识,而是能够通过地图将这些知识点存储起来,这样自然就可以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气候特点;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与绘图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更为直接的地理学习经验,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快乐学习、主动探究,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这是新课改下地理教学的必然趋势。我们不能再沿用旧模式、旧观点、旧方法,而是要以新课改为指导性思维,将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开放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新社.初中地理教学中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33).

[2] 杨柏成.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2013(5).

初中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思维能力;兴趣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地理学科而言,地理思维即地理事物、现象之间和人地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和关系在人脑中概括的反映,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广阔性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照本宣科,对教学方法、教学观念进行全面改革,引导学生深入地把握各种地理事物、现象之间的内部联系,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加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此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以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学生对认知对象浓厚的学习兴趣基础之上。试想,如果学生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又如何能展开独立的思考与积极的思维呢?这样自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培养。为此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要重视学生对学科学习情感的激发与培养,要让兴趣成为学生思维的动力。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地理学科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加教材的枯燥式、封闭式、灌输式教学,改变了以往枯燥无味、呆板沉闷的教学氛围,还能还原地理学科教学的生动与活泼,让地理教学富有生命的活力,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更具吸引力与感染力,自然可以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认知活动中来,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现,潜能得以释放,这样才能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如在学习“板块的运动”这一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模拟功能来向学生直观而动态地展现高山的隆起和裂谷的形成过程,这样的教学就不再是机械的讲解,而是在动态的演示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二、以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问题是智慧的开端,是打开学生创新之门的钥匙,自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核心所在。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只是将知识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失去了思考的独立性与思维的积极性,这样自然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提问艺术,在恰当的时机提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培养思维。如在学习“中东丰富的石油”关于石油枯竭后的发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如下问题:“中东地区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带来了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因而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区之一。但是许多国家却在积极地发展其他行业,如旅游业、农业等,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问题更有针对性与指向性,可以引导初中生结合所学知识展开深入的分析,进而让学生认识到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终究会有用完的一天,当石油资源枯竭后依旧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教师机械的讲解,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所展开的主动探究与积极思维,这样学生自然就可以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三、以感性材料引导思维形成

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感性材料正是思维的起点,没有一定的感性材料为基础,思维就会失去存在与发展的根基。学生的思维正是建立在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分析加工的基础之上。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感性材料,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形成。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材,在教材与生活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以打破以往教材与教室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而直观的感性材料,以引导学生展开深入而独立的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与思维中深入事物的本质,进而上升为理性认知,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以地图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地图是地理的眼睛,没有地图的地理教学注定是失败的。加强地图教学,以地图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地理学习,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获取与巩固,更加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如在学习亚热带季风气候时,我们可以结合亚热带季风气候柱状图来展开教学,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就可以总结出气温在冬季和夏季的不同特点,此时教师再加以必要的启发与诱导,进而使学生通过思考与思维总结出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冬季少雨夏季多雨。这样学生就不再是机械地记忆书本知识,而是能够通过地图将这些知识点存储起来,这样自然就可以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气候特点;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与绘图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更为直接的地理学习经验,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在地理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快乐学习、主动探究,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这是新课改下地理教学的必然趋势。我们不能再沿用旧模式、旧观点、旧方法,而是要以新课改为指导性思维,将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开放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新社.初中地理教学中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33).

[2]杨柏成.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2013(5).

[3]张达敏.论初中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3(48).

初中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初中地理 能力培养 分析研究

笔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深有感触,死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有着明显制约,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强化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素养。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地理教学要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许多初中生在地理学习中和教师难以形成有效的互动,对新课教学内容不够熟悉,导致地理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对这一现象进行初步分析可以发现,学生之所以在课堂上学习效率低下,与课前自主学习准备不足有关。对此,笔者充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结合教学目标要求进行指导。首先,笔者要求学生在地理学习活动中养成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学习新课之前都要进行充分的预习活动,久而久之,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其次,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预习技巧方面的指导,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资料和反复阅读分析,了解新授教学的基本内容,并将学习活动中难以理解的部分标注出来,和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实在无法解决的,等到地理课堂质疑环节寻求大家的帮助。另外,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笔者还指导学生进行总结梳理,将自己在地理自主学习中归纳出来的好方法进行总结提炼,学会思考如何更加高效地开展学习活动。经过这些环节的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地理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地理教学要强化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

相对于初中生这一年龄阶段和理解层次的人群而言,地理学习难度相对较大,特别是其中一些抽象的内容,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强化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地理现象、地理规律,教师可以将典型的地理现象与规律采取更为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降低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理解的难度,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以地理实物模型展示、动画模拟等方式,将地理知识点直观演示出来,特别是针对地质结构、演变等方面内容,以这样的方式展示出来比较直观,学生理解的难度较小。一种是通过教师的形象丰富语言进行表述解释,通过浅显的语言让学生理解深奥的地理现象。另一种就是通过简洁的符号及示意图结合文字进行剖析,将地理知识进行形象图示,帮助学生形成形象思维的直观印象。教师在给予学生形象思维的技巧指导后,鼓励学生在脑海中对这些方面的讯息进行整理加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并通过口语或书面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能够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强有力的推动和促进。

三、地理教学要强化学生读图绘图能力培养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属于常见而重要的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对地理表象进行形象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发挥地图的作用,帮助学生加深地理知识的理解。地图属于形象的内容,但是地图上相关符号是抽象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读图,准确把握地图中的各种符号及概念。首先要对地图中的要素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对各种符号准确把握,并在教师的带领下尝试自主读图,辅助地理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一张小小的地图可以浓缩大量的地理信息,学生学会读图之后可以节约很多学习的时间。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绘图能力的培养,通过动手绘图将地图变为自己的“心图”,进一步巩固地理表象的掌握效果,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空间概念与想象能力。在培养学生绘图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彩描,运用教材插图对地理要素进行彩色绘制,让重点内容在图上更加明确醒目地展示出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摹绘,对照教材中的地图进行绘图,将地理位置、名称等要素凸显出来,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空间理念。教师还可以进行简图绘制训练,指导学生运用简洁的线条将复杂地理事物转变为简图,便于理解和掌握,还可以通过转绘的方式将文字转变为图像等,在指导学生绘图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

四、地理教学要强化学生创新拓展能力培养

地理教学中,教师在强化知识点教学的同时,要注重保护学生思维创新的火花,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表达初中生自己独特的观点,形成有价值的意见,这也是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重要抓手。笔者在地理教学中从不制约学生的思维活动,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与层次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中国的人口》教学中,笔者没有禁锢于教材中的信息,而是结合我国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人口结构与数量等,鼓励学生对人口政策进行分析。教学课堂变成了学生研究讨论的论坛,大家各抒己见表达意见,针对计划生育政策在特定时期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新时期人口政策调整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以及当前人口结构与未来走向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论证,形成了许多个性化的观点。如有学生提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应当在一段时期以前就逐步推开,按照局部到整体、二胎比例逐步放开的路线,优化国内人口结构,以防止人口年龄段断层现象的发生。这样的观点体现了学生思维角度的转变,体现了创新拓展能力的提升。

五、地理教学要强化学生调查研究能力培养

地理学科研究的自然科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在强化课堂学习的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专题研究,可以针对教材中讲述的内容,也可以针对本地区地理风貌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提高学生调研能力。如在《中国的水资源》教学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全面搜集我国水资源的相关数据,从人均拥有的数量到水资源分布情况、受污染情况等方面,都搜集了丰富的资料,还对本地区水资源分布及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等。学生在自主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大量的素材信息,而且在思维与研究过程中显著提高了调研能力。定期组织学生针对教材内容及本地地理状况开展一些调查研究活动,有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强化地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广大教师应当重视并积极探索这一方面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促进地理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赵晶岩.中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5(10).

初中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读图识图;规范教学;模拟教学;总结练习

图是地理的眼睛,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可以包含在地图里。因此,学习地理不可无图,只有提高学生读图识图能力,他们才能更为轻松地掌握基础知识,同时这也是学生学好地理应该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合理应用地图,积极引导学生读图识图,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读图识图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下激发学生学习地图的兴趣,积极创新教学模式,用各种方法加深学生对地图的理解和应用,从而为学好地理知识打牢基础。

一、规范地图教学,阐明读图顺序

首先要提醒学生注意地图所描述的主题和内容,很多学生在完全不清楚地图的名称和主题的情况下就开始盲目读图,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在解决问题时很难找到答案,更重要的是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按地图的内容、形式和使用方式可以将地图分为不同种类,学生在读图的时候要注意加以区分。这些在读图时一定要明晰。

接着要注意图例、比例尺和方向这几个方面。这几个基本点十分重要,又容易被忽略。由于粗心而造成的读图失误十分可惜,所以在一开始就要养成好习惯。最后要明确读图的目的性,一幅地图所表达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如果一开始没有明确的目标,盲目看图,会在大量信息面前晕头转向不知所云,做了许多无用功。所以,应该根据已确定的目的来安排读图的步骤,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地引导学生读图,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准确迅速地读出所需要的信息,保证读图的顺利正确。

二、模拟地图教学,生动形象再现知识

初中生正处青春期,还不够成熟,但发展潜力巨大。虽然对一些问题依然不具有成熟的独立解决能力,但是相信通过教师的适度引导,能够迅速掌握并且提高读图识图能力。初中生大多思维活跃敏捷,相比于枯燥的文字说教,读图显然更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地图教学一直都过于死板,侧重于死记硬背等方面,这显然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容易对读图产生厌倦而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灵活地开展地图教学呢?我认为可以采用“模拟”的方法。即将地图所反映的内容模拟出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例如,在学习“认识大洲”这一章时,可以请几位学生上台模拟各大洲,比如,美洲、澳洲、亚洲都可以找同学分别饰演,并且通过学生的表演来展示各大洲的特点。这样不仅作为观众的学生对于这一节目印象深刻,由此可以加深对各个大洲特点的记忆,作为表演者的同学更不用说,在做表演准备的时候已经对大洲的特点摸得一清二楚,并且在表演时,对学习地图的兴趣也在逐渐增强。与此同时,还可以调动课堂的气氛,活跃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自己阐述讲授知识,笔者觉得这样比多媒体展示教学的效果还好。

三、总结与练习相结合,事半功倍

在初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识记的知识点比较多、比较零碎,这就需要学生不仅学会总结规律,而且在识记的过程中要结合一定的练习。其中,总结规律十分重要,它是方便我们识记知识点的一条便捷途径,比如,在学习“世界的气候类型”这一节时,学生不能单纯地死记硬背,而要根据地域划分气候带。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出“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的规律,学生在掌握这一规律之后就可以自如地判断气候类型而不会觉得地理需要死记硬背而丧失信心了。又如,在学习有关“洋流”的相关知识时,通过观察总结可以归纳出:除印度洋之外,北半球成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逆时针流动;环流的东部为寒流,西部是暖流。在掌握共性的基础上,特别识记一些特殊的知识点,这样就能轻松地记忆知识点,如果在这之后能将其归纳整理为体系,那就能更为深刻牢固地记忆知识点。

而在总结归纳之外,适度的练习必不可少。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些课外练习,如:填图,画图等。这样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对地图的掌握情况。填图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对地图的整体印象,对图的记忆更加鲜明立体,而且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避免题海战术,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学生地理最重要的工具。掌握好读图识图的能力将会使地理的学习轻松许多。教师在教授地理课的时候应着重注意读图能力的训练,并以此为基础和核心,有针对性地展开练习,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而这种训练不能一曝十寒,必须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多读多看,多记多背,多画多练,多思多想。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要注意讲授的规范性,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不因粗心而失分;在讲解地图的同时要注意方法的多样性,一味地讲解只能使学生失去兴趣,而模拟地图这一教学方法既可以带动课堂气氛又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一举多得;在练习的同时善于观察,总结规律,并辅之以相应的练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多多创新,促进教学模式多样化,打造初中地理魅力课堂。希望我的这一点建议,能够为广大地理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姚凌元.如何提高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J].考试周刊,2011(14).

[2]林晓霞.活化造型艺术 提高读图能力:初中地理教学引入艺术元素教学策略之一[J].新课程:上,2011(6).

上一篇:八年级地理考点总结范文 下一篇:中学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