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七年级学生的字词学习能力

时间:2022-09-15 12:26:09

浅谈如何提高七年级学生的字词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但是,有的学校地处农村,在小学代课教师的基本功不扎实、社会学习的氛围不浓厚、学生自身学习意识淡薄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初中语文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使得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显得极为无奈。其中的一个原因,不得不归结为农村中学字词教学效率的低下。大部分教师只是教会学生认识和储存字词,简单、机械的识记让学生对字词的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而且,短时间内,七年级的学生还摆脱不了小学时候被动和陈旧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学习字词的途径,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字词的学习活动,拓宽学生学习字词的渠道,引导学生对字词学习的重视,是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要多动口

学生对新字词的最初认知,还是由说开始的。其实,学习语文跟学习英语有些相似之处,都要多读才能产生语感。然而,多数学生甚至一些老师认为,语文就算一个月不学,对考试也没有多大影响,因此,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就很消极。语文老师很尴尬,语文学科竟沦落到小学科的边缘。然而,语文成绩的飞跃是要靠长期的积累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希望一些学生及老师的能改变思想观念。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发现多读书的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远好于少读书的学生。同时,还发现语文教师对于字词的重视程度对于学生学习字词很重要。看来,作为语文教师,不能放弃字词的教学。

二、学生要多动手

由于多媒体等许多现代化工具的出现,让很多人都懒得拿起笔墨去写一些东西了。提笔忘字成为很多人的困扰,就连语文教师也经常在黑板上写错别字。学校发现这种情况后,积极找寻解决的方法。利用学生每天中午半个小时的时间,练习钢笔字,由语文教师专门指导。不贪图写太多,按偏旁部首,每天练十个字。发现有些字大部分学生难以把握写法时,就抽出时间集中讲解。经过近半年的坚持,效果非常显著,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付出努力,收获还是颇丰的。

三、培养学生在作文评改中的字词纠正习惯

写作文是学生对字词的具体运用,忽视作文中的字词纠正,等于放弃了对字词应用的检验。因此,每次的作文修改,都先让学生互改。作为旁观者,对于别人的错别字可能会更清楚一些。改过之后将作文本返还给本人,查看别人改的是否正确,是否有道理,如果不同意,就拿出来全班讨论。经过几次的修改,文通字顺,皆大欢喜,学生也因此对写作文和改作文非常感兴趣。而教师呢,也不用拿改作文当做烦心事,只当最后的审核者。

四、语文字词的学习还需要重视长期的积累

学生很多的自习时间都被数学和英语老师占用,语文教师非常珍惜每星期的两节早自习。利用早自习的十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背诵、理解、记忆学过的字词。而且每次上语文课之前,让小组长写十个学过的重点词语,通过理解字词的意思记住这些词语。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就可以掌握很多零散的、不容易集中记忆的词语,从而打牢字词学习的基础。

五、组织各项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字词掌握情况的提升

近期,学校也模仿中央电视台的“汉字听写大会”的形式,重拾学生学习字词的乐趣,在比赛中纠正错误,同时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还是很有趣的。

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学校七年级学生的字词学习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以致引起全校师生学习语文字词的高潮,从而带动了学校语文成绩的可喜进步。但是,字词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字词的教学不应封闭于考试的局限中。语文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谈初中语文古诗词阅读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孩子读书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