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时间:2022-09-25 04:54:59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五育并重,德育为首”,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社会全面进步,德育内容也在不断发展,数学课程改革也迈开了巨大的步伐,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辨证的指导工具和表现形式”。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的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情操与远大理想。

中国对数学科学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中国历史上数学家的成就是数学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永恒话题,即数学历史的教学及统计材料的收集,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数学发展史上,中国人最早使用负数;中国古代数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九章算术》一书中详细讲述了负数的引进和使用方法;在“方程”章中提出的“正负术”与我们所讲的有理数加减法法则完全一致。而在国外,负数的出现和使用要比我国迟几百年,直到7世纪时古印度数学家才开始使用负数,而在欧洲,直到16世纪韦达的著作还拒绝使用负数。我国三国时代的著名数学家刘徽是第一个找到圆周率计算方法的人;第一个把圆周率计算得准确到小数点第7位的人是我国的著名科学家祖冲之。现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华罗庚幼年未受过正规教育,可才华横溢,为数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陈景润更是顽强拼搏,成为世界破解“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这些材料散见于数学课程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要通过丰富的数学史料让学生看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数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从而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这一代有责任继承和发扬民族的光荣传统。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代科学家为了世界数学发展所付出的代价,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数学家们的胆识、勇气和毅力,甚至以生命为代价,激起学生不断探究、努力向前的学习动力。

二、挖掘数学潜在的文化内涵,领悟和欣赏数学的美育价值,实现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数学中处处存在美,只要教师认真挖掘就可以发现相当可观的美育资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精辟的分析、形象的比喻、巧妙的启发、严密的推理,以及生动的语言、精心的板书,尽量体现数学中美的神韵,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可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又如黄金数0.618是现实世界中美的表现,许多著名的建筑,广泛采用0.618的比例,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当气温为23摄氏度时,人感到最舒服,这时人的体温(37摄氏度)与气温之比正好是1∶0.618。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及时抓住时机,有针对性地点拨引导,让学生也能学会对数学美的鉴赏,完善品德教育,陶冶学生情操。

三、利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数学自身充满着矛盾、运动、发展和变化,体现着唯物论的辩证法,是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更具体、更广泛的学科。数学中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许多法则、公式、定理、公理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归纳、概括、推广、发展、应用的。如:代数中的加和减、乘和除是一对矛盾,引进了负数和分数之后,它们可以互相转化,反映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总是把未知转化为熟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等,这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又如用三角知识让学生设计测量河对岸两建筑物的距离,底部不能到达的电视发射天线的高度;用数列求和知识让学生设计分期付款的方案,从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基本观点。在讲授相应新课的同时,教师适时地、恰当地渗透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方法的熟炼掌握,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为德育教育提供榜样示范的素材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学生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高尚的师德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爱,这种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的具体化。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师爱,就会“亲其师”,并且“信其道”;教师有了这种爱,在教学中就能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就能注意、尊重和赏识每一个学生,就可能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的罗森塔尔效应。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学生往往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发展其性格,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从教师的威望中完善其人格的全部含义。

总之,教师充分利用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就会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不但获得理论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质,使学生不但会读书,而且会做人。

上一篇: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与实践性能力培养 下一篇:把握数学新课标,培养学生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