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剂量和给药方法下低分子肝素钙和普通肝素在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中的疗效比较

时间:2022-09-25 12:26:39

常规剂量和给药方法下低分子肝素钙和普通肝素在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中的疗效比较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9 - 49 - 01

【摘要】目的 探讨常规剂量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和静脉泵普通肝素在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分别对46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患者测定用药前后心肌酶学及胸痛变化。结果与结论 用注射泵推注普通肝素疗效更确切。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普通肝素;治疗心肌梗塞;疗效

急性心肌梗塞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除急诊PTCI等手段,对ST段抬高心梗还可溶栓治疗,抗凝治疗也是基本的治疗手段。尽管有很多由厂家提供的宣传依据,我们仍然认为在抗凝治疗方面,常规剂量和给药方法时低分子肝素钙和普通肝素的疗效对比试验,有利于临床医生根据不同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46例2005~2008年住院患者,年龄在42~76岁之间,平均年龄59岁,(男性28例,女性18例),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诊断标准,均有血脂异常,均无出血性疾病和新近出血、外伤,其中12例合并有高血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和普通肝素。

1.2 方法测定患者入院时及入院24小时心肌酶谱,并观察胸痛变化,一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一天两次;另一组给予普通肝素12500U持续静脉泵入,监测APTT在70~90之间,两组同时给予辛伐他丁、肠溶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等治疗,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同时予卡托普利等降压药物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检验,P

2 结 果

普通肝素组在用药24小时后,CK平均下降44.01%,CK-MB平均下降37.5%,胸痛症状24小时明显缓解者78.26%。低分子肝素钙组在用药24小时后,CK平均下降10.39%,CK-MB平均下降15.68%,同时胸痛症状明显缓解者占39.1%。

见表1。

3 讨 论

普通肝素是一组分子量不同的葡萄胺聚糖混合物,它与抗凝血酶II结合灭活抗凝血酶而发挥抗凝作用,由于不同病人肝素结合蛋白的浓度各不相同,因此应用普通肝素时必须反复查APTT、PT,以保证减少出血,血肿的危险性。而低分子肝素钙是以普通肝素为原料,通过层析化学修饰或酶降解法制的,平均分子量4000~5000D,主要抑制XA凝血因子,轻度抑制II a且不增加血管通透性,故出血副作用小,而普通肝素持续静脉泵入使药效直接作用于血液和血管壁,并迅速达到肝素化,从而有效灭活各种内源性凝血因子,持续微量的静脉泵入,可保持稳定的血液浓度。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吸收,才达到作用的高峰,不能快速而有效地灭活各种内源性凝血因子,因此,在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静脉泵普通肝素比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疗效更确切,但需检测A:PT3、等指标。

上一篇:西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分析 下一篇:超声诊断在宫外孕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