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的小学语文理念和课程设置刍谈

时间:2022-09-25 11:05:16

新课改中的小学语文理念和课程设置刍谈

摘要:小学语文既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强调其综合技能的提升。特别是在执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和学生,要把握教材的体系,更要注重教育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

参加小学语文新课程培训,学习新课标,学习新理念,认识到教学必须有一定的策略。小学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它从时代需求、国民素质、个性发展的高度出发,引导小学生学习对语言文字的认知与运用,传承优秀文化,体悟人文情怀,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理性思维,树立创新意识。它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的语文课程力求将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课程的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

一、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小语新课标的总体目标中提出的小学语文知识(包括语文事实、语文活动经验),本人认为可以这样简单表述:小学语文知识是基础知识与综合技能以及演绎的知识。所谓小学语文事实指的是能运用小学语文及其方法去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小学语文活动经验则是通过小学语文活动逐步积累起来的。

1.小学语文的基本思想。

小学语文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识字、写字与学词的思想”、“阅读与口语交际的思想”和“习作与综合性学习的思想”,这三者构成了小学语文思想的最高层次。对小学而言,大致可分为十个方面:即拼音、识字、句子、段、篇章、分析短文、开卷有益、畅所欲言、标点符号与修辞手法思想和基础知识与综合技能思想。基于这些基本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从低年级开始渗透,但不必要进行理论概括。而所谓语文方法则与语文思想互为表里、密切相关,两者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深化及形成能力。方法是实施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则是对应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根据。

2.重视小学语文思维方法。

小学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小学语文思维的特性:基础性、综合性、理论性。小学语文思维的结构和形式: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成四个方面:小学语文思维的内容(材料与结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维方法)以及个性品质(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互素的临控等);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

3.应用小学语文的意识。

“应用”这个提法是以前大纲所没有的,这几年颇为流行。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课程理念的“在分析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新旧教材中,都配备有所谓的专题分组,有许多内容已经很陈旧,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结合实际重新编写课文只是增强应用语文的意识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增强应用语文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合作性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语文学习的东西、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小学语文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4.注重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

小学语文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语文的本质。在保证基础训练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各种语文教育技术平台,加强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及其他学科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学习方法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5.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小学语文课程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小学语文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小学语文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小学语文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内容标准

小学语文的内容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基础知识整合、智能展台、开卷有益、畅所欲言、笔下生花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课课练、同步作文等内容练习。

三、小学语文课程实施建议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是教师。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中的角色和作用。语文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小学学习功能的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他们所体现的小学语文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小学语文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高语文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崔峦,陈先云. 适应时代要求 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J].课程 教材 教法,1998 (7):21-23.

[2] 李吉银. 小学语文教学要有儿童视野[J]. 中国教育学刊,2011 (9):60-62.

[3] 米丽英.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J]. 课程 教材 教法,2003 (1):37-41.

上一篇:新时期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进展 下一篇:在作文教学中提高情感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