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常德花鼓戏的形成和初期阶段的音乐形态

时间:2022-02-26 08:15:12

浅析常德花鼓戏的形成和初期阶段的音乐形态

摘要: 常德花鼓戏作为湖南地方小戏剧种之一,流行于沅水、澧水流域以及湘北鄂南毗邻地区,盛行于常德、桃源、益阳、澧县、石门、慈利、大庸和津市。本文试图通过对常德花鼓戏音乐渊源和唱腔形态的研究来阐释常德花鼓戏的形成和初期阶段的音乐状况。

关键词:常德花鼓戏;唱腔形态;音乐渊源;形成

一 常德花鼓戏的形成及其音乐渊源

(一)常德花鼓戏的名称及其形成

由于流传地域的广泛,在不同的地区,常德花鼓戏也有不同的称谓。在常德、桃源、汉寿俗称“咯咯戏”和“灯戏”;石门、慈利、大庸地区被称为“杨花柳”、“柳子戏”或“下河戏”。澧县、津市、临澧一带叫“花鼓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常德花鼓戏。

我们探讨常德花鼓戏的形成,自然也应该先明确常德花鼓戏是怎样的一种艺术形式。概括的说,它应该是一个以常德官话为舞台语言、大筒为主奏乐器、以琴腔为主要声腔的湖南地方小戏剧种。

关于常德花鼓戏的形成时间,从现有的史料记载来看,大约是在清朝中叶。如万历年间(1573-1619)《慈利县志》记载:“望日夜,张灯于市,儿童笑歌戏舞,鼓声达旦”。“1983年春在石门县唐代建筑夹山寺中发现的一块废弃已久的‘德洋口簿’残碑的碑文中记载:禁演唱花鼓淫戏,以端风口也。城厢市镇乡村人烟稠密之处,查有不肖男女,遇花鼓戏班到境,呼朋引……” 从残文中可以知道,至迟在清代道光初年,常德地区已有花鼓戏班于境内巡回演出。

(二)常德花鼓戏的音乐渊源

关于常德花鼓戏的音乐渊源,大多数学者认为其音乐源于巫傩艺术与民间歌舞。根据现有资料分析,直至今日,常德地区的祭祀歌舞仍盛演不衰。在史料中,如嘉庆十八年(1813)《常德府志》卷一“风俗”条载:“岁将近数日,乡村多用巫师,朱裳鬼面,锣鼓喧舞竞夜,名曰‘还傩’。”不难看出这是一种巫师祭祀时戴面具穿红色衣服的歌舞表演。在《慈利县志》中记载着:“花鼓干唱,鬼脸戏之,口约傩曲。”这所记述的应该是当时的花鼓戏演员戴面具唱“傩曲”的表演,后来湖南地方戏曲花脸的表演,面部肌肉自由抖动,也是承袭面具这一名称而来,在常德一带称“鬼脸壳子”, 而这里的“傩曲”应是与“傩”相关的曲调,被应用于花鼓戏中。因为有关记载比较简略,其具体根据我们今天已不得而知,但应该可以推断出常德花鼓戏音乐与巫傩艺术存在的必然联系。

湖南的民间小戏大都是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的。嘉庆十八年(1813)《常德府志》中记载:“近有为龙灯、水灯、狮子等灯,沿街游戏,甚唱采茶灯曲。无赖子借以游食,维持风俗者,每严紧之。”说明这一时期常德一带的民间歌舞也十分活跃。 在龙华所著的《湖南戏曲史稿》中提到:“常德花鼓戏的曲调来源于民间的‘采茶灯’、‘车儿灯’。”的确,从现有的曲谱比较分析,花鼓小调“绣香袋”即是地花鼓“车儿灯”曲调演变而来。

二 常德花鼓戏初期阶段的唱腔形态

本文所提到“常德花鼓戏初期阶段的唱腔形态”,这里的“初期阶段”,具体是指从丑旦“二小”戏形成后到“三小”戏形成之前这一时期。上文我们提到,常德花鼓戏约形成于清朝中叶,距离现在近两百年的历史,从已有资料来看,一般学者认为打锣腔和小调为常德花鼓戏初期阶段的唱腔形式。

(一)打锣腔的音乐特点及音乐素材来源

“打锣腔”为长沙、常德花鼓戏的称呼,岳阳花鼓戏称“锣腔”。早期的打锣腔是一种只用锣鼓,无管弦伴奏,但有人声帮和的清唱式古老声腔。从现有资料来看,打锣腔有曲牌体也有板式变化体。打锣腔的唱腔曲调均属某角色的专用曲调,无固定曲名,艺人惯以戏中典型唱词或主要情节代称,如小旦的[清早起]、[打烧饼]二旦的[费精神]、小生的[出酒楼]、[叫王婆]等。常德花鼓戏打锣腔的曲调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综合节奏型,也被称为自由节奏体,另外一种是民歌小调体。综合节奏型曲调的旋律口语化较强,节奏强弱不鲜明,基本上是专词专曲,不常套用,曲调中多用四度、五度转调。民歌小调体是常德花鼓戏的打锣腔主要沿用的曲调结构。这种结构的打锣腔是综合节奏型打锣腔的发展,也是打锣腔向高级阶段进化的曲调。

打锣腔的音乐素材来源主要有两方面,即本地师道腔和汉戏高腔。其中以师道腔的影响显著。这是因为,花鼓戏艺人多为花鼓戏、师道腔(甚至是汉戏)等两(三)栖艺人,其相互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打锣腔与高腔同属古老声腔,其风格共为“一启众和,锣鼓干唱”。

(二)小调的音乐特征

小调,也是常德花鼓戏早期的唱腔形态,从现有资料来看,很难判断出它是否比打锣腔出现的更早或是与打锣腔同一时期出现,但在现存的“二小”戏剧目《绫罗》中有一段名为“买花儿”的唱腔,其唱腔明确记载是“小调”,这也就不难推断出它在大本戏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以小调的来源分类,它大致可分为花鼓小调与俚俗小调。花鼓小调也称为乡土小调,指以当地音乐素材形成、发展并在花鼓戏中使用的曲调。这里所指的“当地音乐素材”应包括常德当地的民歌、师道腔和地花鼓中的部分曲调。花鼓小调的套词性能强,具有乡土风味和口语化的特点。

俚俗小调又称“时调俗曲”,泛指流行于江南各省的民间歌曲,并可在其他场合中(如排街戏、丝弦演唱等)应用。俚俗小调多是专词专曲,曲调优美绮丽、唱词较典雅。

常德花鼓戏常用的俚俗小调有“下象棋”、“白牡丹”、“摘菜苔”、“十月花”、“卖花调”、“洒金扇”、“十杯酒”、“九连环”、“进城调”等十余种。

上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意义和方法探究 下一篇:工程训练中心金工实训教学课程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