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的中运用

时间:2022-09-25 10:48:00

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的中运用

【摘要】为使小学体育课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体育课上得更生动活泼、有实效,发展游戏者的体力和智力,或是为了娱乐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同学们在游戏的运用过程中,可以创造性的发展游戏的内容,制定游戏新的规则,以及不断创造新的游戏,提高体育游戏的功能,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完全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重视和发展体育游戏是各个教育机构和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任务。

【关键词】小学体育 体育游戏 运用

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由于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以展智力,陶冶情操;同时通过体育游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如何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体育课中运用好体育游戏,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中选择与运用游戏应注意些什么,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思考作以下试述。

一、游戏教学准备

1,选择体育游戏的内容。教师应当根据课程的任务选择体育游戏,以培养小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组织纪律性,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创造能力。如果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地进入良好的运动状态,可选择趣味性较强、易使注意力集中的游戏内容,协调性和灵巧性的游戏可安排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外;如果课程内容全为体育游戏,应当按教学任务去安排;如果同其他项目配合使用,则必须注意相互配合、补充,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游戏场地和器材用具的准备。体育游戏的场地应当宽敞平坦、清洁卫生,室内场地还要注意通风和采光;场地的在一定范围内不能有障碍物,以免发生伤害事故;根据游戏的内容和需要,划出场地上的固定界限,如起跑线、终点线、折返线、投掷区,并设置好游戏所需的各种标志物。

二、游戏活动量的控制

体育游戏的种类很多,活动量也有大有小,但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呢?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认真思考观察。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儿童,他们的心脏发育比血管发育得迟缓,支配心脏活动的神经部分兴奋性较高,心跳比成年人快,如果游戏过于剧烈,那么就可能使心脏机能衰竭。因此,为促进儿童身体的迅速发展,教师应合理地安排奔跑和跳跃的游戏。

如:接力跑游戏,把学生分成八小组,每组五个人,相距15米,听到教师发令后,排头迅速跑过终点线,返回,击第二人的手掌,第二人开始跑,按同样方法进行,依次类推。这个游戏活动量大,但时间短,而且游戏中有休息的时间,并带有竞赛的形式,符合一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又如立定跳远,让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一次一次地跳,学生跳了一会儿就觉得枯燥无味了。在这个教材中我就设计情境,小青蛙学本领。我在地上铺满荷叶,让学生带上青蛙的头饰,模仿青蛙跳,想象青蛙跳的样子,并指出活动的基本任务,这样,学生就很快地接受和掌握技术了。

三、体育游戏在技术、技能教学中的运用

在体育技术、技能教学中,正确运用游戏法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变化的情况下强化动作技能,能有效地促进动力定型的形成。例如:篮球教学中“一人运两球“、活动篮筐”、“投篮晋级”等游戏对篮球的基本技术游戏化,灵活了教学方法,增强了练习的趣味性,能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这样更有利于掌握动作技能。中长跑是一项有效发展学生心肺功能,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项目。可是一味地按中长跑竞技比赛的要求,让学生绕着田径场一圈圈地跑步,这样学生就跑出了厌烦与恐惧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采用一些追逐游戏、越野跑或者给长跑赋予一定的情景、情节,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和丰富的想象中达到教学目的。在球类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等,降低难度、缩小场地,对规则进行变异,使学生充分体现到体育教学中成功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技术、技能教学中游戏法的运用,要注意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的任务与要求,一般来说在动作形成的“泛化”阶段,不宜采用游戏法;只能在学生相对熟练地完成动作,在提高动作“自动化”建立动力定型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游戏拓展练习。

四、化育游戏对德育渗透的运用

在化育游戏活动中也能体现学生的意志品质、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特别是小学生,更是喜欢游戏,同时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渗透提供了良机。

游戏是学生乐于参与的一种活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体验,是孩子们学生时代的生活历程。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能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同时掌握自己动作的本领。所以在教学中我不断向自己发问:每一个游戏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想方设法的让学生在游戏中多方面受益。努力做到独具匠心以求一变,变中出奇,变中立新。让孩子们期盼下一节体育课里新游戏的到来。

五、体育游戏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运用

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传统的身体素质练习动作难度小、负荷大,素质练习,比较简单,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厌练、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通过游戏进行身体素质练习,则可以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提高素质、增强体的效果。如:发展腿部力量的“立定跳比远”、“蛙跳接力”、“双人蹲跳”,发展上肢力量的“推小车”、“平衡角力”、“推人出圈”,发展灵敏素质的“打龙尾”、“掷沙包”、“打活靶”等游戏,可以根据不同的游戏法用于素质练习,学生比较兴奋,积极性较高。

身体素质练习中的运动量较大,运用游戏进行练习,学生情绪较高,兴奋性强,但兴奋性过强容易出现伤害事故。练习中,教师要注意运动量的控制,防止负荷过大,同时要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出现伤害事故。

总之,体育游戏可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传统体育教学变为快乐体育教学,由原来的教师教学生的单向教学模式变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熟练掌握基本技术,提高技术水平,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同时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能力,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上一篇:历史课堂提问现状分析及策略 下一篇:如何克服高原反应提高地理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