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突显各类音乐效能

时间:2022-10-24 06:43:52

如何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突显各类音乐效能

【摘要】根据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通过各类音乐来培养人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交往能力,教会人们真、善、美,以达到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目的。也因各类音乐走进幼儿园的各种理论为基础产生不同阶段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侧重点不同突显各类音乐最大的效能。即各类音乐在幼儿园小段,中段,大段音乐教学中有着不同的效能体现

【关键词】各类音乐 音乐教学 音乐效能 幼儿教育

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与“幼儿”几乎是同步的词汇,喜欢音乐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音乐能直接地影响人们,特别是影响儿童的感情,这对帮助孩子认识周围世界有着特殊的作用。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能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可使他们掌握简单的音乐技巧,并能发展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能陶冶性情,对美好的事物有良好的感情,对生活无限热爱。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学会体验音乐的美、追寻音乐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

一、各类音乐作品走进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理论

在美国,音乐教育以发展到超越教育和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向脑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等方向迈进。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纳德把音乐主张为一种智能,列为与数学、语言、逻辑等齐名的七种智能之一。国内的音乐教育研究则主张从幼儿开始着手培养节奏、表演、个性发展与创新力。指出:“美育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换的作用。”我们引导幼儿参与音乐活动,通过这一教育实践,使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在开发正常智力与塑造完美人格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艺术教育的特殊功效,全面地提高幼儿的素质。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语言,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由于奥尔夫音乐的教学手段生动活泼,完全有别于我们过去的教学模式,而儿童天生便存在着音乐的本能,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运用于幼儿的音乐教育中,能让他们在与音乐互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体会其中的魅力。

奥尔夫强调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而不是局限于音乐本身,音乐只是作为一种手段,通过音乐来培养人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交往能力,教会人们真、善、美,以达到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中国解放后学前教育得到了重现,幼儿园的音乐教材全部是幼儿歌曲,孩子想哼几句成人歌曲需得批准。他们把音乐当作是一种娱乐部分。至于其他的音乐作品在孩子身边是地层下的石油或者是遇到民间小曲当做一阵风。孩子对于中国悠久的音乐文化了解更是古坟荒地不着边。经过18.、19、20世纪的过度进入当今幼儿教育的一期,二期改革并提出幼儿园音乐教育是培养幼儿音乐素质的根本出发点。

《幼儿园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项主要手段,它通过饱含情感的形象感染人,只有自己树立了全面观念、整体意识,才能充分发挥美育的各种教育功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专家门提出幼儿园音乐教材可以有中国的、外国的,有民间的,有创作的,有我国传统的优秀教材,有优秀的外国作品,这样有助于开阔幼儿的音乐眼界,感受音乐艺术丰富多彩的情感内涵和风格特色。促进幼儿音乐感受能力,音乐的审美能力的发展,为培养幼儿对音乐艺术的兴趣爱好创造条件。幼儿园教育指南艺术领域的内容提示指出:家乡的艺术有当地的歌谣、戏剧。如福建中有闽剧、汉剧、高甲戏、歌仔戏等。我们了解孩子将来长大了当音乐家的毕竟是很少很少的,而大多数孩子长大后只能是音乐的欣赏者。所以,我们作为老师,首先应该帮助所有的孩子,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使他们能够成为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欣赏者,能够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其次,我们对孩子音乐表现手段、感受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全部幼儿音乐活动之中,我们还应当渗透到音乐教育的每一部分中。

二、根据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不同阶段幼儿教学活动音乐作品的侧重点不同发尽量挥音乐最大的效能。

〈一〉音乐在小段音乐教学中的效能体现。

歌教学活动中把以枯燥教唱为主的方法改变为以理解、感受、多次欣赏为主的、突出重难点的教学方法,并把唱歌与概念、表演、创造结合起来交织进行,如教学活动《小猫走、小猫跑》,教师首先操作木偶“小猫”,让幼儿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知小猫走、跑时每次叫声的长、短,然后启发幼儿用嗓音和简单的猫走、猫跑动作来表现音的长短,最后鼓励幼儿用创造性的动作表现音的长短。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主动,想出了许多的动作来创造性地表现,如用两次不同速度的叉腰、拍手、跺脚、敲击、打枪、跳跃等动作来表现他们自己对音的长短理解,同时孩子们在演唱时的表情和音色也发生了变化,他们用正常的音色、稳稳的声音来唱“小猫走”,而用跳跃的声音来唱“小猫跑”等。通过学歌曲的全过程对幼儿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

大部分幼儿能唱准4分、8分、2分音符,且演唱速度一致;能根据歌词和节奏编出适当的表演动作,并能有节奏地一拍一下边唱边表演;能根据音的长短、快慢、强弱辨别出音乐作品不同的情绪性质。

(1) 幼儿掌握歌曲节奏与速度的能力:

教幼儿唱歌曲《下雨了》,检验幼儿能否唱准4分、8分和2分音符及演唱速度是否一致。

(2) 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的能力:

教幼儿唱歌曲《拍拍踏踏》,启发幼儿根据歌词和节奏编出相应的动作。

(3) 对音乐情绪性质的感受能力:

请幼儿欣赏3首不同性质的音乐作品《摇篮曲》、《士兵进行曲》、《圆舞曲》,

每听完一曲,分别问幼儿想干什么?是睡觉、跳舞、还是走路。

〈二〉音乐在中段音乐教学中的效能体现

主张在孩子有充分身体活动的经验以及有一定听音乐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主要让孩子听音乐做有节奏的动作。动作由孩子根据对音乐的体会自己表演,而不是由教师一招一式地教,动作比较自由灵活,帮助孩子用他们自己的动作来解释音乐,表达对音乐的体会。同时,结合“图形谱”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乐曲的节奏、音色结构。如节奏活动《小红帽》,就是在让幼儿配合图形谱创造性地用语言和身体动作来学习和表现节奏,引导幼儿准确地再现音乐的节奏。在用美的节奏性动作表现音乐情绪感的活动中,培养节奏感。通过研究,实验班幼儿在创编动作、感受音乐作品速度、有节奏地做动作方面有较大提高,大部分幼儿能编出符合歌词与节奏的动作,并能边唱边表演;能在倾听节奏的基础上较快地分辨出曲子的不同速度;能根据歌曲的提示有节奏地做动作,动作准确、合拍。

(1) 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的能力:

教幼儿唱歌曲《握紧拳头》,启发幼儿根据歌词和节奏编出相应的动作。

(2)对音乐作品中的速度的感受能力:

教师播放2首速度有所不同的曲子,一遍后请幼儿回答哪一首曲子速度快,

哪一首曲子速度慢?

〈三〉音乐在大段音乐教学中的效能体现

欣赏活动中抓住让幼儿听得见、听得进、听得懂三个环节,借助听觉以外的其他感觉通道,让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同时还有机会唱、跳、奏、观赏、创造等活动方式参与到音乐进行的过程中去,并在参与中更好地感受音乐,更好地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更深刻地体会自己是活动的参与者、操纵者,更强烈地感受到音乐实践过程所带来的快乐。如欣赏活动《瑶族舞曲》。就采用让幼儿听一听、看一看、配一配、画一画来充分感知、表现对三段体曲式结构的理解。在《金蛇狂舞》,这首乐曲是聂耳根据我国古老的民间乐曲《倒八板》加以改编的,作于1934年,常在民间喜庆的节日里演奏,它的旋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节奏特点,且富于推动性的节奏贯穿了全曲。乐曲另一个特点是运用了大量的锣、鼓、钹、木鱼等打击乐器。在课题导入的过程中,播放事先准备好的有关人们舞龙灯、耍狮子时的录像,让幼儿知道舞龙灯时人们要互相配合走S形,耍狮子时要互相嬉闹,摇头摆尾、象在对话。在欣赏乐曲过程中,使用录音机让幼儿完整欣赏乐曲《金蛇狂舞》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这首曲子是用哪几种乐器演奏的,然后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击大鼓、锣、铃鼓、二胡、琵琶、笛子、双响梆子等各种乐器的图像,用大屏幕显示,并用鼠标点击,使其发出相应的音色。在表演活动过程中,在欣赏A段音乐后,引导幼儿自由结成长龙状,模仿舞龙灯的样子走S形;在欣赏B段音乐后,在教师的指挥下用“锵”“咚”代表锣、鼓声,表现狮子对话的情景。这节课,小朋友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拓宽了思路,学到了知识,体验了创造的乐趣。

活动《小鼓手》,为帮助幼儿理解并记住歌词,提高幼儿意义识记的能力。根据歌词内容设计电脑动画,当唱到“我是一个小鼓手”时,屏幕上出现一位小朋友,面前放着一面大鼓,手拿鼓槌。唱到“敲起大鼓咚咚咚”,屏幕上的小朋友做敲鼓动作。唱到“太阳听了微微笑”屏幕上出现一个太阳宝宝面带微笑。唱到“花儿所了点点头,小鸟听了跳起舞,小朋友听了多高兴,”屏幕左下方出现几朵拟人化的花朵在微笑着点头。天空中的小鸟在飞来飞去,摆着各种各样的姿势,小朋友一边拍手一边唱歌。这样,幼儿一边看画面,一边就很容易回忆歌词,进而随音乐跟唱。并且运用电脑动画手段组织音乐活动,有效地激发幼儿用动作来表现音乐作品的灵感。在欣赏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和狼》时,为加强音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制作出与音乐性质相匹配的画面。《彼得和狼》是一首用不同的乐器演奏来描绘刻画人物、动物的性格、动态和故事情节的乐曲。用长笛的高音区演奏快速华彩的音乐,配上屏幕上小鸟的形象;用双簧管的扁哨发出“嘎、嘎”声配上鸭子的形象,再根据节奏和音调变化,刻画出鸭子那蹒跚的步伐;用单簧管低音区的跳音,配上小猫在捕捉猎物和行动时的那种轻步机警的形象;用老爷爷的龙钟神态来表现大管独特的浑厚、低粗的声音;用阴森可怕的狼的出现来表现四支圆号奏出浓重的和声效果等等。在曲前和曲中配上朗诵词,让幼儿一边看动画一边听音乐,很快就被引入作品的意境中,让幼儿对乐曲更容易地理解与感受。

《百鸟朝凤》是流行于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的民间乐曲,它以热烈欢快的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经过改编成AB两个段落,A段洒脱风趣,B段快乐热烈,中间有一间奏,音调模仿蝉的叫声。结束在突慢突弱处理的一个短句上。经过表演故事《猪八戒背媳妇》的过程表达音乐,让幼儿认识唢呐的音色特点,初步熟悉本曲的音调粗略感知其结构和情趣的特点。A段:猪八戒背着新媳妇回家走几步,歇一歇,累得直喘气,汗水湿透衣衫,小媳妇说热死人,猪八戒赶紧给她扇扇风,小媳妇从耳朵后面拔了几根头发一吹,猪八戒睡着了。间奏:原来小媳妇是孙悟空变的,他折了一根树枝来掏猪八戒的耳朵和鼻孔,猪八戒以为是知了飞来吵他的好梦,挥手想把它赶走。B段:猪八戒被弄醒了,一看小媳妇变成了孙悟空,吓得拼命逃跑,打闹一阵后,孙悟空终于收服了猪八戒。随着音乐自由表演打斗听到音乐突慢突弱时,做好准备,在全曲最后1小节做造型,表示猪八戒被孙悟空收服。幼儿表演熟悉的故事乐趣中理解表达音乐同时学会表现角色如猪八戒憨、笨、懒,孙悟空精灵调皮的性格特点。

《天乌乌》是流行于台湾和闽南一带的民歌,虽为童谣,但大人,小孩都很喜爱,传唱十分普遍。全曲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爷爷挖回了泥鳅,全家人十分高兴,第二部分表现两个人争吵,语调诙谐生动,孩子根据音乐做相应的动作过程中孩子学会愉快的分工,合作默契的表演和游戏。《狮王进行曲》是一首结构比较复杂的器乐曲,通过故事后讨论用何种图形来分别表示每种必要的音乐形象。引导幼儿回忆并用嗓音和动作模仿吹号和狮子吼叫的形象,再让幼儿在音乐的主题的伴奏之下模仿狮王走路的动作,然后让幼儿在完整倾听音乐之后,在教师的帮助下集体讨论画出音乐的结构图,最后还分角色随音乐表演,做游戏以及打击乐器演奏,以便进一步感受和享受音乐。

各类音乐作品可以激发信趣,大胆尝试,可以促进身体,认知,社会,情感等全面发展。儿童有了一定的音乐能力之后,再结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生活体验,引导幼儿感受和领悟音乐的情绪情感和教育内涵,这样就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幼儿音乐能力的形成、音乐教育的成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个一个音乐教育活动中,通过音乐教材,一点一滴地培养起来的。如果老师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培养和教育的计划,踏实认真地组织好每一个音乐教育活动,关心照顾班上每一个儿童,使他们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就一定能使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发展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引导幼儿主动活动,培养幼儿音乐能力的实验研究》

[4]音乐教材的选择

[5]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

作者简介:谢丽丽出生于1977年12月27日,性别:女籍贯:莆田荔城区,单位:莆田市荔城区第二实验幼儿园,职称:小学高级。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分析 下一篇:历史课堂提问现状分析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