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状况

时间:2022-09-25 10:18:35

浅谈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状况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转型时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在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规模呈现持续发展趋势。当前,在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这个必经的磨合阶段,如何改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现状,加快融合过程,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与合作,需要我们进行重点关注及深入探讨。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基本特征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环境下,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在县市各级城市开展务工及经商活动。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当前在进城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达一千万人以上。少数民族人口在各级城市的大量流动,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沟通,但同时也使城市成为民族关系的敏感地区,如新疆发生事件后,全国各地人民对新疆人都产生了排斥心理。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得出,当前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达1.1亿人左右,占全国人口总数8.5%,在乡镇街道登记离开居住地半年以上人口相对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增长了81%,也就是说近十年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呈大幅增加的趋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方式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两种,当前家庭式流动已成为流动方式主体。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流动人口语言掌握不熟练、生活习惯、与汉族群众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社会融入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阻碍。

二、浅谈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现状

(一)经济融入

从就业状态分析,当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八成以上人员处于就业状态,另一成左右流动人口在家操持家务。从产业分析,近半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主要从事第三产业,从事制造业人口达四成以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第二、第三产业工作人口比例明显高于汉族流动人口。不同户口性质与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职业性质影响差异较大。从经济收入分析,在我国31个省份地区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月平均收入水平不高,尤其是在、青海等地区,少数民族收入的劣势地位非常显著。少数民族流动群体内部,性别差异、受教育程度,职业差别都和经济收入成正比。从消费方面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消费支出主要在食品、住房、出行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恩格尔系数要远远高于城市居民平均水平。从居住类型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住房多以单位及雇主提供的免费住房为主,其次为租房,居住条件非常不稳定。

(二)行为融入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当地人形成有效互动,按照当地行为习俗参与社会活动,才能算行为上的融入。从社会活动参与情况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社区各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普遍不高,除选举、评优等活动外,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社会活动的参与度都明显低于汉族流动人口。作为流动人口融入社会的主要途径,人际交往范围的宽度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融入度。当前,受生活与工作、语言、沟通方式等限制,少数民族人口的人际交往以同乡或同民族群体为主,与本地人及同乡之外的人交往程度偏低,社会融入步伐也相对缓慢。

(三)心理认同

心理认同是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流入城市的心理认同程度能看出其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入情况。当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心理认同程度相对较高,也愿意融入现居城市之中,但有一小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受及文化习俗影响,对流入地的社会归属感不高。

三、加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策略

(一)加大关注力度,提升其综合素质

通过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素质高低、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社会的融入程度。因此,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综合素质,是促进其社会融入的有力举措。首先,鼓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接受再教育,培训其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提供就业辅导。其次,加强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其了解流入地的生活、经济、就业特点,协助其利用公共资源开扩生活空间。再次,加强少数民族的社会交流活动,鼓励其跳出族群活动圈子,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融入社会群体,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最后,关注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规范教育,帮助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满足生活的实际需求。

(二)加强社会管理与服务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流出地与流入地的管理呈现脱节状态时,致使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功能缺失,要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务必要加强其社会管理与服务功能。首先,要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协调机制,如信息的沟通,用工需求等,保证人口流动的有序性,解决流入地与流出地的劳动用工、经济往来问题。其次,建设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信息平台,以实现对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服务的落实,维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正当权益。再次,关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体系的构建,如社会保障机制的落实,在服务过程中落实管理职能。最后,结合社区化管理,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解决就业、医疗、住房、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总而言之,要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提供必要的服务,落实管理职能,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安心工作、生活,在社会融入中无顾之忧。

(三)尊重特性,寻找共性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文化、生活中有其独特的规律,社会做为文化符号汇聚环境,要包容多元文化的碰撞,在特性之中寻找共性。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之内,民族间、地区间都存在差异,但是在相同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之下,民族之间的文化都应得到尊重。要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就要倡导文化的互动,对各民族文化资源共享,并在其中不断寻找与创造社会共性。

四、结语

由于民族文化差异等影响,一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社会融入过程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排斥,给其社会融入造成了相应的阻碍。以上本文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现状以及加速社会融入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构建和谐共生的民族大家庭提供参考。

上一篇:初中物理课堂创新教学策略初探 下一篇:浅谈油田生产作业管道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