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的沟通与交流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

时间:2022-09-25 10:13:20

师生的沟通与交流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

【摘要】:在教学活动中,情感因素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情感交流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关键词】:沟通 情感交流 信息技术教学 教学效果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情感交流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基础之一。

信息技术课每周只有一两节课,每位老师要带好几个班。与其他科目相比,师生之间的接触较少,老师很难叫出学生的名字。如果不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与情感交流,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会越来越疏远,不利于信息技术课的开展,从而影响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地进行心灵的接触。”。它告诉我们情感交流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和学生之间如果没有了情感交流,那么这样的教育充其量只是一种机械式的灌输。师生之间只有每时每刻地进行着心灵的碰撞,才能建立起和谐、轻松、愉快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情感因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除了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形式上下功夫外,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情感交流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1.全面了解学生,发挥教师主导地位

课堂教学的过程,主要是师生双方通过相互的语言交流活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了解学生是师生顺利进行情感交流的前提。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开学初可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可以对一个班的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初步的了解。其次,教师要发挥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些学生会从喜欢这个老师开始,喜欢上这个老师所任的学科,从而愉快接受老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实现教师的期望。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把握主动权。首先要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学中,并及时准确地将这种积极向上的情绪传递给学生。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的良好情绪,可激励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2、分配任务,小组合作交流

以图像信息的采集加工为例,为了让学生了解位图以及矢量图的区别,让学生分别打开一swf与jpg格式的图像,通过观察与使用放大工具,小组合作探究总结两种图像类型的优缺点。在学习用Photoshop加工图像过程中,讲解Photoshop工具箱工具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在演示图像制作过程中所用到了哪些工具并观察图像的变化特点,小组成员间讨论组内所发现每种工具的功能,小组之间进行竞争,看哪组同学观察的最仔细总结的最全面。课堂实践中各小组选择老师事先拟定的主题并利用相应素材进行图像加工处理,最后展示各小组成果,评出最优小组。通过竞争机制,发现学生作品丰富多彩,很多课本上并没有提到的功能,学生都能开发出来。

由于Photoshop的可操作性很强,学生在愉快的实践中领会到比较抽象的道理,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向,同时也显出团队精神的重要性。网页制作中,由于任务中,采用小组协作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相互协作、相互激励、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为学生创设一种相互协作、相互激励的学习环境,同时又能够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小组间竞争触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自主能力、创新能力、与别人协作的能力,当学生意识到一些事情原来自己也有能力决定和处理时,自信就会提高,会让他们更乐于自发地学习,这样正是达到了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低负担、高效率。

3.调整教学方式,师生零距离交流

课堂仍然是教学的最主要场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还是充分利用课堂里的各种设备仪器,来引导他们养成创新意识。一个好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还可以引导学生向既定的目标发展。老师应该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学生、自己学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导认识问题、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老师进行结果评价的模式来展开教学。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应用的日渐深入化,使学生们自主的获取大量相关知识使解决问题成为可能,在这种形式下,非常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讲授office软件的使用时,我们不把完整的作品展示给学生,而是先介绍各种软件的属性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各种office软件的使用方法,然后,给出一个要求:编制一个班级信息表,要求美观大方、信息全面。

网络和教学软件为计算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如果单纯使用这种方法既没有亲和力,又缺乏直接的师生交流,不利于密切师生间的关系。在学生做练习时,教师走到每一个学生身边去,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进行个别辅导,对做得较好的学生,用手轻拍他的肩膀,对他点点头,以示表扬和鼓励。

4.鼓励生生交流

学生间的交流,可理解为一种协作。在协作学习模式下,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发展动态,及时引导学生之间的协作关系,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让学生自由选择与谁相邻而坐,这样学生就能无顾忌的地向邻座讨教,从而大大增强的学习效益。教师还可以有意让“好生”和“差生”组合,避免自由选座导致的两极分化,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帮助,体现团队的合作精神。教师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段中对两个以上的学生进行不同类别问题的辅导帮助,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代替教师检查其他同学,在检查中若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即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大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环境正在逐步改善。课堂环境中,通过饱含爱心、耐心和细心的情感交流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要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自然地、和谐地结合起来,以促使课堂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达到较佳状态。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也会与日俱增,良好的信息素养和情感也会在课堂上养成。

参考文献:

1.《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与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

[2]张婷姝,颜士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3]徐晓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试探[J]

上一篇:提高体育中考成绩探究 下一篇:高中历史教师对新课改的一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