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时间:2022-09-25 05:37:17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摘 要: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特别重要。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

关键词: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376-01

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在充满活力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去引导学生感悟文中蕴蓄着的内涵和诗意,去品味隐匿于语言文字深处的作者的情意。积累妙语佳句,接受人文熏陶,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重要的环节。我在教学《草原》一课时,先让学生欣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接着又让学生欣赏几组草原风光的图片,从蓝天、白云、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牛羊感受草原美景。见同学们被草原景色深深吸引后,接着说:是呀,这么美的景色令人陶醉。那么,我们今天就和老舍爷爷一起走进大草原,亲自感受这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吧。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后,我还和学生一起搜集草原风光、草原风情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给自己的父母介绍草原,也让父母与自己共享草原风情,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在质疑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在教学中,抓住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因材施教,力求安排问题均衡性,在教学中,抓住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因材施教,兼顾学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给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提出不同的难易程度的问题,力求安排问题均衡性,让他们力所能及地解决问题,给他们回答结果给予肯定的态度,使他们尝到成功的甜头,并给予鼓励的语气,因而消除他们的自卑感,胆怯心,增强他们自信心,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例如《诚实的孩子》一文,在讲到第三自然段时,有个细心的小女孩提了个问题:"为什么姑妈问花瓶是谁打碎的时候,表兄妹回答'不是我' ,句末用的是感叹号, 而列宁回答 '不是我' 却用的是句号呢?"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我马上做了个小实验, 指着一块本来破碎的玻璃问一学生:"是你打碎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说:"不是我!"这时学生明白了文中感叹号表示表妹没有打碎的语气十分肯定, 列宁的回答用句号,表明了他撒谎, 语气不十分肯定。 这时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提问与自我解决问题的乐趣,于是纷纷举手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共同讨论并得出了较满意的答案。可见在教学中, 教师鼓励质疑, 会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为学生学习语文营造一个情趣盎然的氛围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应该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我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引导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理解课文内容外,还和孩子们一起把生动精彩的课文编成精彩的故事搬上舞台,自导自演,或者当游客或当导游品味桂林水的静、清、绿,山的奇、秀、险,趵突泉的美。这些教学过程都为学生学习语文营造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氛围,学生们都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潜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个性都尽情张扬。我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表演廉颇的学生跪在蔺相如门前,双手抱拳道:"我不顾国家利益,之为了争一口气,真不应该,请您原谅我。"这些课本上没有的语言,通过学生充满灵性、充满情感的想象,顺利完成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达到了与作者心灵共鸣的境界。

四、驾驭课堂进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调控课堂氛围

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应有的创造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最佳的心态下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要尽可能的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个学生发生心灵上的沟通。要善于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学生的不同意见,不要轻易做出否定的评价。而不是高高在上,应贴近学生,尊重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关怀和帮助。教师要采用亲切的教态、温和的语言和巧妙的方法,结合学习内容创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诱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催促思维。教师应对学生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持期待成功的热情态度,并以赞许、微笑神情表露出对学生的信任态度,从而使学生受到鼓舞,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2、优化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者如何抓住中心,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内完成新课的教学,是把握这一环节的关键。所以,新课的讲解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简炼的语句,准确无误地抓住关键部位,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突破难点,讲清重点,使学生产生顿悟,不给学生的思维带来模糊的成分。我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学生自己独立尝试探索新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适当点拨,或引导学生再探究,寻找到结论,发展智能。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下,积极思考、讨论和发表意见,使他们获得的不仅是书本知识,同时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也受到了熏陶。教师还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语言文字的内在魅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自始自终兴趣盎然。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学习成功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要使学生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设计好探索数学知识的台阶,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学都能拾阶而上,跳一跳摘果子,都能获得经过自己艰苦探索,掌握数学知识后的愉快情绪体验,从而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满足,激励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调动全部感官积极地投入学习,坚持不懈地与学习中的困难作斗争,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循序渐进地培养,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让我们的学生举起手来 下一篇:浅议初中英语老师课堂提问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