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记者随机提问

时间:2022-09-25 02:20:09

人民论坛记者随机提问

人民论坛记者刘建:我想提问德塞先生,您在没来中国之前对中国的印象,和来实地考察后有什么不同?

Mr.Bharat Molu Desai,Resident Editor, The Times of India: This is my first time to visit China, we have been to Nanning and Fangcheng Port. In the last trip, I and our delegation friends feel the organizers ' thoughtful arrangements, China is an ancient country, India too. We feel deeply, and I will treasure this feeling when I go back to my country.

印度时报地方部编辑巴拉特·莫卢·德塞: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我们已经去过南宁和防城港。在过去的旅程中,我和我们代表团的朋友感觉主办方安排很周到,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印度也是。我们感受很深,我回去之后也会珍藏这段感情。

Mr. Kapil Dev Kafle, Editor-in-Chief, , B and B Publication Pvt. Ltd, Nepal: I want to publish my point to Mr. Desai’s say: This is my second time to China, the first time was two years ago. During my trip, not only I saw the tall buildings and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felt people’s pride here 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ir country. As China's neighbor Nepal, I think the way of China can be replicated in neighboring countries, I sincerely wish China achieve better development.

尼泊尔在线新闻网总编辑卡皮尔·德弗·卡弗:我想对德塞先生的话发表下我的观点:这是我第二次来中国,第一次是两年前。在过去的行程中,我不光看到了高楼大厦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地感受到了这里的人民对自己国家迅速发展的自豪感。作为中国的邻国尼泊尔,我觉得中国的方式可以在邻国得到复制,我十分祝愿中国取得更好的发展。

人民论坛记者袁静:我想提问越南人民报网副主任黎光韶先生,越南自1986年开始经济革新事业,中国自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作为与中国有着相似的制度环境与发展需要的国家,越南如何看待中国和平崛起的?与西方国家有什么不同?

越南人民报网副主任黎光韶:中国与越南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山水相连,在经济发展道路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我常驻过北京,还有很多次到中国的各地去考察,我看到中国的发展,我也感到很高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越南也进行了二十多年的革新事业。所以,在越南发展过程中,我们也经常性地与中方进行了交流,互相借鉴。

和平共处是人类的愿望,中国的愿望也是全人类的愿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是有助于各自国家经济发展的很好的条件。确保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不仅仅是中国人的梦想,也是越南人的梦想和希望。大家都知道越南经历过很多场大的战争,饱受战争的消极影响。所以我个人也很期待和平。

人民论坛记者张潇爽:我有一个问题想问新加坡海峡时报的张清丽女士。刚才我们总编谈到,中国梦是中国的和平发展之梦,但中国梦也是中国的民族复兴之梦。新加坡与中国有着特殊的关系,我想问的是,新加坡国内的舆论对中国的民族复兴与亚洲崛起的关系是怎么看的?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张清丽:确实中国与新加坡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很多新加坡人的祖籍都是中国。比如说我,我本人就是来自中国福建的第四代华人。就民间交流层面来说,新加坡与中国有非常多的联系。正如我们所知道的,21世纪是属于亚洲的世纪,新加坡在这方面是支持中国作为一个世界秩序重新调整的战略力量,以及所能起到的作用的。

新加坡也是支持和平发展的,但是就我所知,所说和所做有可能产生冲突。正如印尼这位媒体记者所提到的问题一样。中国在强调和平发展的同时,在周边地区也有很多的冲突。

进一步重申,这只是我自己的观点,并不是新加坡政府的观点。刚才提到的只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作为媒体领域来说,新加坡媒体也受到政府的影响,我想新加坡这方面是与中国媒体有共同点的。我的愿望是未来亚洲能够找到自己的发展模式——虽然我们现在对这个模式还不是很确定,还不知道这个模式的内容是什么。在这方面中国和新加坡可以互相学习,我想在50年或者更久之后,能探索出来一条自己的道路。这并不是西方的模式的一个简单的复制。“亚洲模式”可能可以表达我们共同的观点和理念,甚至于比西方的模式更好。

(人民论坛记者袁静整理)

责编/刘建 美编/李祥峰

上一篇:微博时代政府公信力症结 下一篇:“中国梦”会成为榜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