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时间:2022-09-25 02:07:09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摘 要: 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口语表达能力变得十分重要。在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中,虽然中职学生就业形势很好,但不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作者结合中职语文教学实践,具体从想说、敢说、会说三个方面分析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方法

中职传统语文教育侧重于阅读和写作的训练,淡化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环节,其中说是较难掌握的一个环节,它要求学生用极短的时间对问题进行理解、分析、归纳,并迅速地组织语言,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鲜明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想说——需要语文教师魅力的引导

曾有幸听取著名教育改革家家魏书生先生的报告会,感触很深。大师诙谐的语言、渊博的见识、闪光的思想等无不令人折服,大师“松、静、匀、乐”的教学理念包含着太多的哲理,大师出口成章、洋洋洒洒的谈吐气质,使听众沉醉其中,一点儿不觉得累,反而精神为之一振,视野为之开阔。语文教师应博览群书,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既要“精”于语文专业,又要“博”于科学知识,在每一节课上都能娓娓道来,让学生如沐春风;慷慨陈词,让学生悄然动容,认识到“说”的魅力,产生想说的欲望。

二、敢说——需要学生增强自信,克服胆怯

胆怯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学生想说,但又怕说。在课上,有一些学生平时能说会道,活泼开朗,但一旦走上讲台发言,就心慌气短,手足无措,甚至开不了口。怎样消除学生的怯场心理呢?经过摸索,我认为可从三个方面让学生增强自信克服胆怯。

(一)鼓励学生,发现优点。告诉学生恐惧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反应,许多伟人、演讲家在最初演讲登台时都会怯场。让学生知道不是只有他一人如此胆小,可以有效地克服一部分恐惧和自卑感,打开心理第一结。让学生有效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唤醒沉睡的自尊、自信意识和自我表现的勇气,逐渐消除胆怯心理。

(二)利用好奇,鼓动上台。利用学生对新事物的特殊的心理——好奇,引导他们针对新事物发表议论。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鼓动学生说一些认为最有趣闻、趣事,并告诉他就当在家里说。让学生觉得这种做法很新鲜,好玩,且认为说笑话、讲故事并不像回答问题、口头作文那么难。让好奇心战胜恐惧,最终站到台上。

(三)挖掘闪亮点,以鼓励为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亮点,借此鼓励更多的学生上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有准备地说,提前做好准备,并自己主持、点评、议论,这比肃静无声的课堂更能克服怯场心理。

三、会说——需要多渠道、多手段地培养学生

要建立一套多渠道、多手段的行之有效的说话训练方法,让学生时刻围绕说进行训练。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口才锻炼。如朗读、复述精美的文章或语言片段等。朗读是最常用的、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方式和方法。每天坚持朗读一些文章,既可练习普通话,又可积累一些知识量信息量。朗读有现成的书面材料,训练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一旦朗读成了风气,学生就自然会加深理解和感受,进而内化成思想感情,无形中形成内部语言组织和进行语言编码的能力,以实现有声语言的转换,提高说话能力。

(二)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广泛对学生进行说话演练。活动课是语文课堂教学以外的、以学生实践为主的各种富有创造性的语文活动,语文课外活动应丰富多彩,如组织演讲赛、故事会、评论会、答记者问等活动,特别是演讲与辩论,它可开拓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闪光的思想。

(三)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鼓励学生在社会中进行说话操练。要求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去做有意义的社会实践。特别是利用假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体会生活,感受语言交流,并根据特定的时间、空间、条件、环境和不同的交际对象,灵活地组织语言来交流感情,旁征博引,以理服人。

总之,中职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在平时阅读和写作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读、写方面能力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说的训练,培养其说的能力,这是未来社会的需求,也是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需要。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会充满生命力。

上一篇:浅论英汉互译的文化可译性限度 下一篇:儿童数码人像摄影市场现状及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