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的影响

时间:2022-09-24 11:39:24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的影响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脑卒中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对我院60例脑卒中后患者根据不同疾病类型及其心理特征,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案。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心理护理后,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较心理护理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或消除脑卒中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疾病康复。

关键词 脑卒中 焦虑 抑郁 心理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care 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of post-strok.Methods:60 patients with stroke who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were given a rational and scientific psychological car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diseases and their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were used to assess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psychological care.Result:After psychological care,the scores of SAS and SDS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P<0.05).Conclusion:Psychological car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or eliminat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post-stroke, and promote rehabilitation from disease.

Key wordspost-stroke;anxiety;depression;psychological care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以脑梗死为常见[1]。随着对脑卒中诊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致残率明显上升[2]。减少或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积极治疗,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50~82岁;脑梗死45例,脑出血15例。60例患者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经颅脑CT或MRI确诊。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但存在肢体功能障碍。

准确评估:通过有目的地交谈,观察及辅助检查等手段,全面收集资料,评估患者情况,包括患者的适应性、生活自理程度、患者对患病的态度、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心理情绪反应等。综合评估后,针对患者不同类型和过程的心理特征,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案,并使之得到有效的实施。

改善认知:脑卒中后由于社会角色及社会功能发生变化,加上疾病带来躯体形象的改变,对患者的自尊及自我概念产生严重影响,而让患者掌握一些病理和护理方面知识,能改善、增强他们的自尊和完善自我概念,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疾病康复。

心理干预:①首先让患者熟悉住院环境,了解患者的负性情绪,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一定的医学知识,介绍脑卒中后治疗成功的病例,接触其心理压力,唤起对治疗的信心培养良好的遵医行为,积极配合治疗。②卒中后患者的焦虑主要是由于对治疗一无所知,此时责任护士及时介绍治疗方案,给药途径,药物效果和作用,治疗的进展情况,治疗取得的效果,介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解决措施,瘫痪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③治疗过程中如何配合功能康复训练、训练方法、次数、时间。④如何预防压疮、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肢体挛缩等并发症的发生。⑤根据患者爱好、受教育程度,选择不同健康教育形式,分散和转移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注意力,改变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⑥充分尊重患者,同情患者,帮助患者建立自理能力,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⑦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安全、舒适、整洁、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的修养环境,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的舒适度,防止患者发生坠床,跌倒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⑧把出院指导贯穿于患者住院的整个过程,鼓励患者要适当、适度掌握正确方法进行功能训练,了解功能训练、定期治疗、复查、随诊的意义。

社会支持某种原因:家庭支持是社会支持的主要内容,首先向家属介绍治疗基本情况及患者目前的心理状态,取得家属协助,同时也关注患者家属可能出现的心理反应,争取患者家属尽快面对现实,让家属亲戚朋友来探视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指导患者的家属积极参与,协助安排患者的日常生活、治疗、康复训练,或求助于社会的帮助。

观察指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由受试者进行自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卷。分别于护理前后对本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价。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心理护理后,患者的SAS,SDS评分较心理护理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我国1986~1999年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发病率为(109.7~217)/10万,患病率为(719~745.6)/10万,死亡率为(116~141.8)/10万[3]。50%~70%遗留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明显高于正常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后患者产生抑郁和焦虑的因素有社会、性格、经济收入、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急性生活事件、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应对、社会支持等。患者伴有抑郁、焦虑情绪,可严重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使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针对脑卒中后相关因素,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周到细致的心理护理,选择有效的应对方式,认知行为治疗及恰当的社会支持,为患者营造利于疾病治疗,康复的良好氛围,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从而降低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以便患者能积极、主动、康复训练,同时提高医护人员对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危险因素的认识和心理障碍的识别能力,以便及时给予干预和处理。

参考文献

1 殷淑萍,齐文华,任丽娟.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的康复护理.吉林医学,2008,29(22):2064-2065.

2 陈璇,杨期东,张乐,等.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及相关因素.研究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32-34.

3 贾建平,主编.神经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1.

表1 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X±S,分)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 下一篇:宫腔内避孕器对月经的影响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