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内避孕器对月经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时间:2022-05-22 04:26:32

宫腔内避孕器对月经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摘 要 目的:探讨宫腔内避孕器(IUD)对月经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就诊放置宫腔内避孕器后月经异常的育龄期妇女1565例,采取健康教育、建立月经卡、止血药物治疗、更换或取出节育器及强化营养饮食等一系列护理对策。结果:绝大部分患者的月经改变均能基本恢复,1年后,因月经血量问题要求取出的,仅占放环总数的2%~5%。结论:针对宫腔内避孕器导致月经改变的原因,给予适当的护理,可帮助放环妇女尽快恢复正常月经,提高IUD续用率。

关键词 宫腔内避孕器 节育环 月经异常

宫腔内避孕器又称节育环,目前我国育龄妇女中约有60%采用宫腔内避孕器作为避孕方法。它的优点是避孕效果好,对全身无影响,1次放置,作用可持续多年,取环后,生育力在短期内即可恢复。但也有许多妇女发生带器后的不良反应,其中子宫出血如月经过多、不规则出血等是放置宫内节育器后的主要不良反应[1],严重影响IUD续用率。现将工作中对此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2004~2005年来我院就诊放置宫腔内避孕器后月经异常的育龄期妇女共1565例次,年龄22~43岁,主诉均为放环后月经量、经期改变。

月经量的变化:所有就诊患者均主诉月经量增多,但程度不一。在头3个月,血量增加最明显。放置达半年时,平均月经血量仍会明显高于放环前水平,后慢慢恢复至正常水平。

月经周期的改变:所有患者均有月经周期的提前,有313例(20%)月经周期提前2~3天,有165例(10%)提前4~5天,多以暗红色少量阴道出血为前导。

经期的改变:我国正常妇女的经期为5~7天,但对所有就诊患者进行统计后发现,经期普遍长于7天,达9~l2天,平均10.5天。

护理措施

宫腔内避孕器导致月经改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节育器放入宫腔后,机械压迫作用使子宫内膜损伤、充血、水肿或形成溃疡导致出血。同时子宫内膜的损伤还会使前列腺环素和血栓素合成的比例失衡,纤溶成酶原激活物增加等[2],使月经血量增多。针对此原因,对于采用放置宫内避孕器避孕的育龄妇女给予如下护理:

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要全面了解宫腔内避孕器的使用效果和不良反应,并根据病人的理解能力,使用鼓励性语言,重点向放器妇女介绍节育器的性能,以及可能发生的月经变化情况,放器前即告知患者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不规则出血等属常见现象,一般不需特别治疗。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她们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耐受性。

建立月经卡:放器后给每一位放器患者均及时建立月经卡,记录出血情况,以了解出血量、出血特点和出血量与时间的变化趋势,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止血药物治疗:未用任何避孕措施妇女的月经出血量,中国妇女为47~59m1。目前常将经血量>80ml作为月经过多;经期>7天作为经期延长;月经期外的出血,量少者为点滴出血,量偏多者为不规则出血[3]。月经血量过于增多,超过原来月经血量2倍以上,或经血中有血块时,可考虑使用止血药物,药物种类很多,如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氟灭酸、甲灭酸等)、纤溶酶抑制剂(如止血环酸)等,均有不同的疗效,同时还可辅以治疗贫血的药物及维C及维E等抗氧化剂,加快受损黏膜的修复。王安华等[4]经试验认为联合用药(抗前列腺素+抗纤溶)有效率最高,复发率最低,可作为首选治疗。

更换或取出节育器:放置宫腔内避孕器后的出血不良反应持续半年以上,经上述治疗无明显缓解,或因出血过多已引起血红蛋白明显下降,并伴有乏力、头晕等症状时,可考虑取出节育器。观察2~3个周期,月经恢复正常后,再考虑放置其他类型的节育器。为增加避孕效果和解决出血不良反应问题,目前国内外已研制出释放孕激素的宫腔内避孕器。这种节育器可持续恒定地释放孕激素,不仅能够抑制排卵,改变宫颈黏液黏稠度,防止进入官腔,而且可以抑制子宫内膜,使月经血量减少1/2以上,其避孕效果也高于目前国内常用的各种宫腔内避孕器。放置左炔诺孕酮IUD(LNG-IUD)使经血量明显减少,一般在放置后3个月内常有不规则或点滴出血; 6个月后常出现闭经,1年后更多,但仅对子宫局部作用,对全身健康和内分泌无明显影响[5]。

强化营养饮食:放置IUD后经血量增加,可导致血浆铁储备的降低,重者可表现为缺铁性贫血。因此对于置器后出血增多的妇女,应注意铁和蛋白的补充。

讨 论

据报道,健康妇女放环前约有10%左右是月经过多的,放环后月经过多可增加到30%~40%,经上述护理,绝大部分患者的月经改变均能基本恢复,1年后,因月经血量问题要求取出的,仅占放环总数的2%~5%。可见,虽然宫内避孕器也有着一定的不良反应,但仍为一种安全、有效、长效、简便的避孕措施。

参考文献

1 何淑华.置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异常出血18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9(21):5077.

2 周宜,张祖欣.宫内节育器引起子宫出血的机理与中西医治疗[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2,15(3):67-69.

3 经小平,翁梨驹.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血和疼痛的防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6):327.

4 王安华,张振生.354例宫内节育器致子宫出血最佳药物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6):642.

5 庄留琪.宫内节育器的不良事件及其防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3):132-133.

上一篇: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的影响 下一篇:老年脑卒中常见并发症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