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斯坦福瓷碟鉴赏

时间:2022-09-24 10:25:04

笔者收藏了两件19世纪英国英格兰地区斯坦福瓷器厂生产的蓝红色彩瓷碟。

瓷碟口沿均为弧瓣形,白地色釉,瓷碟正面图案以蓝、红、黄三种彩料印、绘而成。钴兰色的叶子、红色叶脉和黄色点状叶脉、黄色网状图案、红色花朵的晕染部分及部分红色花叶者6是手工绘制,而其他红色小花朵、花叶、几何图案及瓷碟背面的王冠、花卉、英文字母均为印制。瓷碟胎质疏松,胎色为淡灰白中略显浅棕色。

瓷碟之一:口沿长31.7厘米,宽27.1厘米,高2.8厘米,壁厚0.5厘米。无圈足,平底。由于长年使用,有冲缝,且有清末民初时期钉的铜疤钉。

瓷碟之二:口沿长26.3厘米,宽22.8厘米,高2.8厘米。保存完好(图1)。

这两件瓷碟上的花卉图案大致相同,尺寸大小有别。其花卉图案受中国瓷器的花卉图案影响十分明显,似为牡丹花。牡丹花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富贵、吉祥的象征。

瓷碟上的花卉图案纹饰,是先烧制成白釉瓷碟,然后在瓷碟上印制图案及小花朵,手工绘制蓝色叶子、红色和黄色叶脉、网状图案及红色花瓣等,再二次入炉烧制而成。1985年秋季,笔者随秦兵马俑在英国爱丁堡市举办展览时,曾在当地超市里,见一女陶艺设计师,正在白瓷碟上绘制红、黄、黑色的花卉图案。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荷兰人在印度设立东印度公司,贩运中国瓷器到西方去出售。以后由于制瓷技术的秘密被欧洲人所了解,英国开始生产白瓷,并采用中国的图案与格调在瓷器上绘制图案。因中国瓷器胎质细密,质地坚硬,釉色光洁如玉,故英文“CHINA”,既是瓷器之国,也是中国之意。

两件瓷碟背面的英文“Stone Ware”(图2),中文意思是“炻器”,中文对“炻器”的解释是: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一种陶瓷制品。这两件彩绘瓷碟,因是英国在1830年左右仿中国的瓷器制品,所以不如中国瓷器敲击后能发出清脆,院耳之声,而是发出沉闷的沙哑声。

瓷碟背面的英文“VALENTIA”,是指该瓷碟的图案设计风格,与棉毛丝织格子一类的图案风格一致。“J・R”,是设计者名字的缩写。“NO”,是瓷碟的编号。

2005年9月英国格拉斯哥市博物馆馆长雪娜女士与其丈夫访问西安,笔者全程陪同。在秦俑博物馆英语翻译韩东红女士的协助下,笔者详细询问了雪娜夫妇。雪娜夫妇十分认真仔细地考辨了这两件瓷碟的制作年代、生产场地、传入中国的时期、瓷碟背面英文含意等,认为这两件瓷碟是英格兰中部“斯坦福”瓷器制作厂的产品,制作时间约在1830年左右。“斯坦福”瓷器制作厂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瓷器制作工厂之一,产品传入中国大约在鸦片战争以后。这种英国瓷器,当时只有清朝政府的官员,才有机会,也才能买得起这类洋瓷器使用。

这两件英国彩绘瓷碟,保存至今实属不易。据笔者所知,在陕西,它们也属十分罕见的19世纪中叶的“洋瓷器”了。

(责编:耕生)

上一篇:史前的遗存 下一篇:秦始皇统一货币的象征“秦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