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24 09:23:10

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院校研究生教育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72-02

院校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造就建设骨干和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径,处于探求解决国家科技与现代化建设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前沿领域,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职能作用。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的提出,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国家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研究生教育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如何应对挑战并解决问题,为地方建设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

一、当前院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究生生源质量呈下滑趋势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急剧扩大,院校研究生招生质量严重下滑,具体表现在:一是片面地追求扩大规模,降低了招收门槛,忽视对招收质量的控制。二是部分院校“近亲繁殖”的现象比较严重,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生源质量。

2、研究生教育资源日益紧张

充足的教育资源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之一。教育资源包括经费、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力量以及科研项目等众多方面。在快速扩招的背景下,用于研究生教育的投入无法与快速增长的招生规模相比,使得人均教育资源日益紧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教育经费紧张,部分院校基础设施没有得到改善。二是人均师资占有量不足。三是科研实践机会较少。研究生的实践环节最重要的是参加课题研究和进行学术交流,而研究生的科研实践活动严重依附于导师。

3、研究生教育质量整体下降

目前,部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不容乐观。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加,生源质量的下降,输出研究生整体适应能力、创新和学术能力的降低等直接导致研究生整体质量的下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适应能力不强。二是创新能力不强。三是学术能力不强。

二、院校研究生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内在原因分析

(1)考研目的不明确,思想动力不足。院校研究生作为国家着力培养的高素质军事人才,需要对国家和人民有所担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其考研目的不明确,对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没有清醒的认识,注重和看重个人生活质量和未来前途,缺乏大局意识。(2)学习方法不够科学,过分依赖导师。不少研究生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却仍然停留在本科时期,没有摆脱“听讲”和“做作业”的习惯,养成了对知识的单向接受学习方式,很少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3)学习缺乏激情,心态比较消极。相比较本科生而言,研究生并没有特别大的优势,毕业后大部分都是学非所用。

2、外在原因分析

(1)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学位点重申请轻建设。近年来,为了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大发展,扩大招生规模,许多院校竞相申报学位点,以显示其办学实力。硕士、博士点的数量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各培养单位办学质量、层次的重要指标,因此各单位都在倾力申报。然而在学位点申请下来以后,学位点建设积极性一落千丈。还有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单位通过使用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获得了授权资格。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研究生教育出现诸多问题。(2)培养模式不完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欠科学。近年来我国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某些方面效果仍不理想。研究生课程设置整齐划一,缺乏交流平台和评估标准,缺乏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教学多以知识灌输为主,偏离知识研究、探索与创造的重心,对研究式、辩论式教学的重视与开展远远不够。

(3)导师队伍质量参差不齐,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到影响。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者,是研究生科研、学术活动的指导者,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最主要的关系人和监督者。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科研学术活动等,都有赖于导师的循循诱导与言传身教。大多数导师都能认真负责,在其学习和生活上对研究生给予关怀和指导,无论多忙都会抽出时间与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并给予耐心指导。但是,目前在现行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院校导师队伍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有部分导师兼任行政领导职务,其行政事务缠身,非业务活动繁多,对学生无暇顾及,有的学生甚至时隔数月才有机会见导师一面,根本无法得到精心的培养与指导。还有部分导师忙于课题,自己精力不够,便把任务分派给研究生,把学生变为自己廉价的劳动力,使部分学生表面上跟着导师做课题,实质是给导师打工,学生因此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自己所关注的领域,研究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一种空谈。

三、提高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1、规范研究生招生工作

招生是研究生教育的初始环节,在研究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招生工作的公正公平与否,直接影响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公正和严肃,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研究生教育质量。因此,必须规范研究生招生工作。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严防考前泄题,采用教考分离的方法,专业试题请外校教授、专家出题或者从题库中随机抽取;二是加强监考力度,严肃考风考纪,严惩考试作弊者;三是规范阅卷和面试工作,防止阅卷和面试中的腐败行为。如采取封闭式阅卷,面试工作实行回避制度等。

2、加强授权点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水平决定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层次、结构和水平。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是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水平。一是对学位授权点严格审查,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和定期检查评估制度;二是根据学科专业发展趋势和国家建设的需要,按照规范性原则,实施相同学科专业的对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在保持并拓展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重组一批面向信息化战争的信息技术的主干学科;三是促进学科交叉。充分认清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适应全球信息化的变化,从国家建设的大局和适应全球信息化的变化,适时建立新兴学科专业,重视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支持作用,促进学科之间交叉渗透和新兴学科的形成与生长,组建一批新兴、边缘、交叉的学科专业和适应未来信息化发展要求的学科群。

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导师的道德情操、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思想观念等综合素质对研究生起着重要的引导和表率作用。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巩固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一是要提高导师的师德师风和学术造诣。一方面,良好的师风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导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能力是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的前提条件,因此应大力加强导师的师德师风和学术水平建设;二是加强导师队伍管理。要对导师进行定期考核,在教书育人、教学质量

和学科研究方面做出具体的要求,通过引入评估和竞争机制,提高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导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三是优化导师队伍结构,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人才,促进导师队伍的多元化。打破职称、资历的禁锢,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人才补充到导师队伍中来。

4、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要对原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优化、改革。一是要合理确定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与质量标准相一致。要着眼于基层任职的现实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现代化的知识,科学的管理经验,适应全球信息化的要求;二是要改革研究生培养方式。要实施社会化、区域化、开放式办学,扩大院校间、院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方式,实行跨系统、跨学科的强强联合,实现教育、信息、人才资源的共享,优化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三是要改革研究生课程。要着眼实践发展。瞄准未来发展的需要,立足于我国现代化和信息化双重建设的实际,丰富学科专业内涵,加大学科专业融合;四是改革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促进研究生理论知识向应用能力的转化。

5、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

在营造宽松的学术科研环境的同时,应依据制度严格实施管理。通过调查发现,院校研究生现在也正在低龄化,其中部分是本科毕业直读研究生,尚未真正进入到工作实践中,工作经验少,而自主性又强,因此,必须坚持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制度。通过学习、讨论、交流,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建设,使科学理论入脑、人心,坚定其献身祖国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理想信念。通过实行综合素质中期考核、学位论文查新、学术数量最低要求以及论文匿名评审等制度,把握关键环节,抓好研究生教育的督促检查。通过加强教学科研的动态管理,做好量化考评、跟踪评估的工作,通过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调动导师和研究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1]谢新伟,郝静如,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的主要问题与对策,m,理工高教研究,2005(12):33-34

[2]崔庆五,滕瀚,吉标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与对策,高教探索,2004(1):49-51

[3]段方萍,扩招形势下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74-276

上一篇:如何培养美术兴趣 下一篇:浅析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