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鉴定古陶瓷

时间:2022-09-24 09:11:21

如何准确鉴定古陶瓷

目前,鉴定已成一个“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掀起了收藏热,各门类的“鉴定专家”就如同雨后春笋一样,悄然长出地面,这些人群中,有原文博单位的专职研究员们,原文博单位的行政官员们,原文博单位的后勤工作人员们;有原古玩店的老板们、伙计们;有原旧官僚的后裔收藏家们;有改革开放后,用自己的真金白银在市场上买来的新收藏家们。

各类鉴定专家们,在收藏热的大潮中,各自表现不同:文博研究单位的专家仍然孜孜不倦地研究,少部分专家忙于走穴赚钱(赚钱没啥不对,劳动所得),但是忽略了要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眼力。但是不管哪类专家,在鉴定中都不要将假文物看成是真的,更不能将真的看成是假的――将真文物看成是假的是在犯罪。有的专家的观点是:将假的看成真的是栽跟头了,没面子了。将真的看成假的没关系,这是哪家的理论?你还不如将假的说成真的,只是你个人没有面子而已,比将真的说成假的好多了,至少没有因为你的面子而毁坏国家文物。有的“专家”实在是让人不可思议,有的藏家向我叙述,当某某专家给他鉴定完后一句话:“假的”送检的人问他哪些特征是假的?他答不上来,一句话“假的就是假的”!如此答复实不能服人!

还有一类“专家”,被送检的瓷器明明是对的,他却说不对,随后暗中派人向你低价去买,死死缠住你!另一类“专家”你交的鉴定费要多,你送检的东西就对,否则全不对!社会上称他们是“吹黑哨”。

以上这些丑恶混乱现象,实在是到了国家有关部门该大力整顿的时候了!

还有一类专家,他们虽然没有上过专门的学校,但是他们在市场上花了真金白银买了假货,忍受切肤之痛,振奋起来,苦读前辈的著作,与同行探讨学习;去各处古窑址考察,与当代窑工座谈学习;建起自己的高科技研究室,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去分析新老瓷器的不同,新老玉器的不同,新老青铜器的不同,这类专家才是值得敬佩和学习的!

一定要将真品赝品相比对的特征,和其它因素讲给送检者,送检者真金白银花了很多钱搞收藏,就是要从你这里学到知识,以后不再上当受骗。他们从很远的地方赶来,一路辛苦难言,对你满腔敬仰,十二分崇敬,如果你说的话比冬天的冰还要寒冷,会让他们伤心而且失望。还有的专家观点有偏见,认为文博库房中有的,才是对的,凡是没在库房中看到的,民间的全是假的。偶尔在民间见到一件与库房里的一样,就说你这件是后仿的,绝不承认你是真的,这种观点也是在犯罪!

单纯的高科技仪器检测,凡是依靠数据说明被检测物年代的,也有局限性。目前,我国陶瓷器、玉器、青铜器、书画的数据库还不够全面和充实,不能将我国几千年来的瓷器、玉器、青铜器、书画等全面准确地检测出来。

如何才能准确鉴定陶瓷?目前来讲,确实有些难。但是,我们已经找到了比较准确的鉴定古陶瓷的方法。这就是“眼学鉴定加高科技仪器检测”的方法。笔者的论点是:既看宏观,也要看微观,以宏观的器型、纹饰、色彩、制作工艺,来定藏品的年代。以高科技手段,即高倍显微镜,观察藏品的微观部位,是否是那个年代的材料,表层及深部的物理及化学变化,埋在地下受沁蚀的痕迹;在空气中自然老化的痕迹。墓葬纪年出土,及窖藏等等。眼学鉴定,是前辈们经过很多年的学习古文献,实物观察,细致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是有局限性。由于科技的关系,眼学鉴定只能描述部分宏观现象,讲不出古陶瓷的微观现象,致使偶然将仿品误鉴为真品。陶瓷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陶器的历史可追溯到一万年以前的广西兰家村文化遗址层、仙人桥文化遗址层、柳州市南郊鲤鱼嘴文化遗址层,出土的陶片,通过碳14测定和树轮校对,为一万五千年到一万年之间的陶片。瓷器是由陶器演进而来,从商周时期就已出现,我们称为“原始青瓷”,文献记载不全,很多失散。所以,我们的前辈鉴定家们不能广览中华所有瓷器。这是客观的事实。我们从前一辈长者那里不可能学到全面的知识,还靠自身的努力再学习再发现。比如,我们的陶瓷史,记录了汉代的绿釉,汉代之前没有绿釉,只有原始青瓷的青釉,笔者近期见到了三星堆文化时期的红陶上面鲜艳的绿釉(倪锡文先生藏,见图一)。陶瓷史中没有的就不承认吗?我们只能改写陶瓷史,不能否认!

眼学的鉴定还有一种局限,各专家的水平不一致,知识不平等,喜好不同。有的专家喜欢“老窑”的,有的喜欢明清的彩瓷,他喜欢什么瓷,他对哪一种瓷器相对的研究就透一些。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将所有门类都研究通。

笔者认为,鉴定古陶瓷,既要看宏观,更要看微观。宏观就是我们不用借助科学仪器,一眼就能看见的器型、釉色、胎色、纹饰、制造工艺等,用这些特征来定陶瓷的年代。例如,你面前看到是一件釉色天青,圈足外撇,底有支钉、胎色如香灰的小盘,你很快就会想到与宋代汝窑小盘很相似。北宋到现在一千年了,传世的可能性不太大,如是传世的就要有使用痕迹和与空气接触,釉面所产生的氧化层――即包浆。如果他没有这些特征,他就应该是出土的。在地下埋藏就要受到地下水、热、盐、碱、酸的沁蚀,这些情况在高科技仪器下一览无余(见图二、图三)。用强酸强碱腐蚀的新瓷器(见图四),也能用高科技仪器检定。当你看到一件青花鬼谷子下山纹大罐时,你很快就会想到,它应该是元代至正时期的青花罐。用高科技仪器检测,它的胎应该是二元配方的,磁石土加高岭土(或称为麻苍土);它的釉应该是石英釉,釉质清亮纯净,气泡大而明亮,釉下青花俏有湮散,纹饰下凹,色浓处有铁锈斑;斑点是从胎里返上来的;有棕色蘑菇型的根,釉表面局部或整体要有被沁蚀的“土锈斑”,或小点小坑、个别气泡也可能形成一至几纳米的破孔。破孔里形成浅黄色或棕黄色、黑色,进去了有机质和无机质,以及结成的细菌丝(或是晶状体),(见图五)。

如果它是一件清代乾隆时期的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青花大瓶,没有入过土,是件传世品,它的釉面就应该是很光润的,他的手感就如同摸在婴儿的肌肤上,滑滑腻腻的。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个别气泡应该有老化破损,变白、变黄、变黑的颜色,有使用痕迹(见图六);它的光泽是柔和的,不是新瓷器那样刺眼的光芒,可是看上去又很新――这是为什么?这就是“老变新,胜黄金”。由于它的釉由“粉状物质”在向“液态物质”转化,换句话讲,它的玻化釉,在向晶体形态转化。这是因为所有的物质(不管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都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条件下,物质运动的速度不同,目前还没有哪一个人,或是哪一种方法,能人为地将这种运动停止下来。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的运动都会留下痕迹。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些物质运动的规律,也就掌握了古陶瓷,古玉器、古青铜器、埋在地下受沁蚀的规律;及传世品在空气中氧化的规律,我们就能鉴别出古与新、真与假,对更好的保护我们的文物,提高我们的收藏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九招辨别永宣青花牡丹纹瓷 下一篇:追求东方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