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思考

时间:2022-09-24 06:09:38

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思考

摘 要:在学习中,学生提出问题表示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所以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研究。那么,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以下通过分析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357-01

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教师要时刻明确教学目的,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研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一、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课标的指示中,高中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形象生动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假设、研究、论证等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从实际生活出发才能发现数学中蕴含的生机活力,才能从根本上激起学生学好数学的主观愿望,通过外部刺激进一步转变为内在的学习动力,切身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能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能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的实现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进步。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观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收录关于数学的信息,为学生创设具有活力的问题情境,通过生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感受数学魅力。例如,在讲授如何计算等比数列前n项和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国际象棋发明与古印度,国王想要给象棋的发明者相应的奖励,就问他想要什么样的奖励。他说,请国王命人在象棋的第一个空格中放入一粒麦子,在第二个格子中放入俩粒麦子,在第三个格子中放入四粒麦子,以此类推,每个格子中放入的麦子数是前一个格子中麦子数的二倍,直到第六十四个格子。国王听后觉得这个要求太容易满足了,便欣然答应了。那么,请大家思考国王能不能实现他的承诺呢?这种情境主要是利用典故创设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趋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能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

二、采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教师如果一味的采用提问题的方式创设情境,这会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多媒体技术利用全新的视觉来呈现教学内容,这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更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一目了然的图片和文字表现出来,能够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将无形的知识有形化。这样的教学方式恰好迎合了高中生的兴趣点,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轻而易举的转移到数学知识中,同时能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挖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特殊到具体,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因此,要充分发挥对媒体中音像结合的特点,将学生的关注点转到问题本身。例如,在创设问题问题情境时会用到几何画板,几何画板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无形的知识具体化,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讲指数函数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用几何画板展示细胞分裂的过程图,通过细胞分裂的过程分析x和y之间的关系,在达到y=2x这一关系后,还要继续用几何画板来分析指数函数的性质和特点。相信通过形象的几何画板,学生可以真正的理解指数函数的意义。

三、在实践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也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做中学可以理解为学好数学的最好方法。教师指导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领悟数学精神和数学原理的形成过程,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理,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中,我们同样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在具体的操作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研究,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平移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纸上画出坐标系,并加入函数图像,然后再剪下来,让学生亲自演示函数的平移,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在移动的过程中函数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坐标系在上下左右移动。在这样的基础上,要鼓励学习积极主动的交流,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原理,能够更加灵活的应用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建立数学思维模式。例如,教师在向同学们解释什么是归纳法的时候,可以加入多米诺的实验,让学生有直观的视觉感受,这样讲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独立思考结合在一起,更能掌握归纳法的本质意义。通过学生的实践创设问题情境,更有吸引力,更具可操作性。当然,在创设情境中,要考虑到问题情境的难易程度,问题太简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太难,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数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只是教学的一种方法,一种形式,它的主要目的还是教授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积极引导学生从问题的本质入手,鼓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将问题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在师生的互动中不断的发现新问题,探究新发现,从而解决问题,让高中数学课堂焕发青春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学伟.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08:114-116.

[2] 赖荣华.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1,09:45.

[3] 朱 群.浅析新理念下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J].成功(教育),2012,20:229.

[4] 夏 云.关于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33-34.

上一篇:自主学习让课堂回归本真 下一篇:中西融合感受英语语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