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数学微课的应用与作用

时间:2022-08-11 11:03:50

试析初中数学微课的应用与作用

摘 要:“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小组互助学习,借助微课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大幅度提高,微课还能促进高效课堂再提高。微课利用云平台的最新成果,符合信息时代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自由选择时间和空间来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应用;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333-01

一、“微课”概念说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呈现出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主题突出、内容具体、针对性强的特点。

二、微课在导学案、任务单中的使用

导学案、任务单是指导着学生明确在每一个环节,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以及如何完成这项任务。课堂教学采用小组互助的形式,借助导学案任务单、微课、云平台来完成教学内容,其实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学生先学后教,课前学习、课中辅导,快速检测反馈,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大幅度提高。同时,完成的效果如何,可以借助云平台一目了然。下面,结合不同课型讲解一下。

新授课。以八年级《公式法2》为例,借助平台中的微课,包括有困难的学生都可以有效地完成知识储备。而老师也可以借助平台及时掌握每个孩子知识储备的情况,以便调整下面的教学。教学中,我们先让学生类比平方差法分解因式的方法自学完全平方公式,在这里他可以看七年级学的完全平方公式和前面学习的平方差公式的微课,很容易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公式。但是在总结公式的特点的时候,有些弱点学生会有困难,这时,我们在课堂上,学科长发挥作用,指导组内有困难的学生观看对应微课,再有困难学科长为其解惑。这样做,各小组优秀的学生不断地加强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以便为本小组其他同学解惑;弱一些的学生也会选择较简单的知识点进行学习。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弱一些的学生也会有所进步,每个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复习课。数学复习课,我们基本采用三环节六小步的模式。第一环节:梳理全章知识点,构建全章知识结构图。我们让学生在课后复习本章或几节课学习的内容,自己总结出知识点,并画出知识结构图或知识树、思维导图的形式。在画的过程中对前面的知识有困难,可以到前面找到对应的微课,进行学习。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去画,本身大脑里就已经对这部分知识建立起了一个体系,特别是这些形式都是孩子么喜欢的。知识树涂上颜色,非常漂亮。各小组在课堂上展示各自的作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枯燥数学课五颜六色,丰富多彩。第二环节:回顾相关概念,展示典型题例、典型错例。这里也是孩子们提前自己在家找好了,课堂上小组交流展示,有条件的可以把自己的重点难点录制下来,教师把好关再传上去。老师是提前把典型题例错例找出来,录制下来。关键找出问题,因为哪部分知识点掌握不好,回去加强那部分的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去,重点学习该部分微课,以便做到查漏补缺。第三环节:强化练习与收获提高,反馈检测与分层作业。这里学生在云平台根据自己的事情况选择不一样的检测题。

讲评课。讲评课借助微课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将阅卷过程中发现问题较多的题目制成微课,不仅要讲评这个题目的解法,而且要告诉学生是哪个知识点出现了问题,要想掌握好这个知识点,应该对应前面那个微课来补习。每个学生出现的错误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学生的漏洞也是不一样的,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补不同的漏洞,这样微课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学生哪个题目出现了问题,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点开对应的微课学习。

在考试中,我们用任务单借助于微课、云平台来进行试卷的讲评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把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分工录制成微课,放到云平台中,用任务单的形式告诉学生,这个题目有问题,可以学习哪个微课,也可以告诉他你是哪个知识点出现了问题,可以到前面找出那节课对应的微课再学习,学会了再来解决本次考试的题目。这样就相当于给每一个学生都配备了一名教师,给每一位学生把他有问题的知识点重新讲解一遍,而且还不厌其烦。

三、微课能促进高效课堂再提高

微课,翻转课堂,颠倒传统教学结构,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它毕竟是新生事物,许多地方还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完善提高。应重点抓好首尾两端,做好课前分析及课后评价,促进高效课堂的进一步提高。一是课前分析。教师在每一课堂之前,每个微课制作之前,做好对学生、对教材的了解、分析,把握好重点、难点、易错知识点,便于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学生在每节课之前利用微课做好知识点的准备。二是做好课后评价。不仅要做好教师制作微课质量、课程反馈题目等的设置的评价。还要做好学生使用微课的质量、理解掌握运用知识能力的评价

在网络web2.0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凌峰.数学微课教学浅析[J].长春:考试周刊,2014(58).

[2] 张然然.数学微格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广州: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03).

上一篇:浅谈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下一篇: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