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控制及其重要性分析

时间:2022-09-24 12:32:31

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控制及其重要性分析

摘要: 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控制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对于煤矿生产事故的控制与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分析了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的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从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两个对策来消除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的措施,并详细地分析了控制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性,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避免或减少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出现提供有效依据,从而起到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

Abstract: The main reasons of the mine accdientsis is miners' unsafe behavior. To control the miners' unsafe behavior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and significance in controlling and preventing coal production acci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ypes,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miners' unsafe behavio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eliminate the miners' unsafe behavior from safety education and safety management, and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trol of miners' unsafe behavior in detail. This paper provides effective basis for improving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safety management, avoiding or reducing the miners' unsafe behavior, thus reducing the number of mining accidents, realizing the goal of the coal mining enterprises's safe production.

关键词: 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控制;重要性;分析

Key words: coal worker;human unsafe behavior;control;importance;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097-03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煤矿生产事故频发,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研究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主要的致因要素。根据我国从1980年到2000年20年间发生的1203起煤矿重大事故案例的全面分析结果显示[1]:在所有导致我国煤矿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中,人的因素所占比率高达97.67%;其中重大瓦斯爆炸事故410起,人因事故396起,占总事故的96.59%;瓦斯中毒、窒息事故64起,人因事故63起,占总事故的96.59%;而煤尘爆炸、爆破、运输提升、机电重大事故人因比例几乎为100%。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计,2007年全国发生重特大事故86起,死亡1315人,从全年的安全生产事故伤亡情况统计分析看,人的不安全事故发生率就占77%以上[2]。2008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413752起,死亡91172人;全国发生重特大事故97起,死亡1971人,其中煤矿重特大事故死亡134人[3]。2009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死亡83196人,其中煤矿发生重大事故16起,较大事故106起,故死亡2631人,这些事故中80%以上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4]。人的不安全行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十分重大,因此,控制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对于煤矿生产事故的控制与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原因分析

1.1 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的含义我国煤矿生产中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便是较典型的不安全行为。关于“不安全行为”,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的说,凡是能够或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为失误均属于不安全行为。根据行为结果,人们将煤矿职工的行为分为安全行为和不安全行为两类。日本学者青岛贤司认为,从发生事故的结果来看,确实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事故的行为就是不安全行为,否则就是安全行为[5]。博德从更加实用的角度出发,将不安全行为定义为可能引发事故的、违反安全规程的行为。

1.2 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的分类针对不同的用途和目的,可以采用人不安全行为的不同分类方法。美国杜邦公司在其行为安全观察程序中,将不安全行为分为5类。我国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操作失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等13个类,54个小类。而为了探究人不安全行为的致因,从人的心理状态出发,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有意的和无意的两大类,即有意不安全行为和无意不安全行为[6]。

1.2.1 煤矿职工有意不安全行为煤矿职工有意不安全行为又称为故意性不安全行为或冒险行为,是指行为主体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反安全法规、规程或安全的其他规定,但由于某种冒险动机的作用,使他们有意地进行可能带来危险的操作或指挥[7]。这些不安全行为尽管表现形式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冒险”。不安全行为包括冒险的组织管理行为和冒险作业行为,而冒险作业行为主要是由冒险的组织管理行为所致。

煤矿职工有意不安全行为即冒险行为的关键是冒险意向,产生冒险意向的原因主要有8个方面:①重生产轻安全为主因的管理缺陷;②侥幸心理;③冒险倾向性格与冒险经历;④时间紧迫感或焦急心理状态;⑤省能心理和图省事心理;⑥麻痹心理;⑦屈从心理和从众心理;⑧逆反心理。进一步思考可见,煤矿职工之所以要产生的不安全行为,是为了实现某种不适当的需要,抱着这些心理的人为了获得利益而甘愿冒受到伤害的风险。由于对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估计不当,心存侥幸,在避免风险和获得利益之间作出了错误的选择。

1.2.2 煤矿职工无意不安全行为煤矿职工无意不安全行为又称为非故意不安全行为或意外差错,指煤矿职工对自己行为的不安全性质或危险性并没有清醒的意识,是个人未能随意控制其行为蛋白质的情况下作出的行为,即非故意的或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按时心理学原理,这类不安全行为归为认识和反应错误,人们一旦认识到了,就会及时地加以纠正。

煤矿职工无意不安全行为即产生意外差错的原因主要有9个方面:①缺乏知识和经验;②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③过度紧张或惊慌;④过度疲劳;⑤感知觉失误;⑥判断失误;⑦信号联络和确认不充分;⑧遗忘;⑨睡眠不足。进一步分析这类不安全行为是由于管理行为因素、作业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所导致的作业者不适宜的内外部条件、不利的心理状态和不利的生理状态所造成的。

上述因素可能单独导致不安全行为,也可能共同作用,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不管是有意的不安全行为,还是无意的不安全行为,均可能带来极大的危害。

1.3 煤矿职工人不安全行为特点根据安全行为科学的基本原理可知,煤矿职工能否实现安全行为取决于如下7个因素,即不安全行为产生的特点:①是否有从事该项工作的能力及个人努力情况;②是否个人对任务有清晰的知觉;③是否有高水准的动机;④是否有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⑤是否有满足个人需要的工作成绩与报偿情况之间的对应关系;⑥个性心理特征、非理智行为和生活重大事件与人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密切关系。

1.4 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煤矿职工之所以选择不安全行为归根到底是因为他判断从事不安全行为价值大于从事安全行为的价值,任何影响职工行为价值判断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职工的不安全行为选择[8]。根据调查统计、事故案例分析,从影响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总结了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因素,如图1所示。

通过对我国煤矿事故近几年的事故统计发现,出现事故的主要原因依次是:①情况紧、时间紧迫、慌乱而产生误判;②技术不熟练、对现场不熟悉;③对煤矿职工的安全教育不够;④标准不完备、制度不健全;⑤操作的经验主义、认识和确认的失误;⑥违章指挥及其它。从事故原因统计结果可以发现,事故发生主要与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有关。

2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控制的主要内容

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是一种危险源,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控制就是把辨识出这类危险源并根据不安全行为产生机理和发生规律进行管理与控制。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管理与控制应该从各个方面对煤矿职工的行为实施管理控制,具体来讲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应该包括以下7个方面的内容[9]:①制定煤矿职工的工作任务、流程、职责、行为规范、规章制度;②识别煤矿职工的可能发生的不安全行为;③采取预防性措施消除或者减少可能发生的不安全行为;④现场检查现场煤矿职工的行为状态和工作条件;⑤现场监督、指导和改正煤矿职工的工作行为;⑥采取紧急措施防止因行为问题而导致的事故发生;⑦总结不安全行为发生规律,不断提高行为管理水平。为了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行为,可以从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两个根本对策来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煤矿职工免遭人身伤害,保障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2.1 通过安全教育消除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安全教育要根据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制定一套有效的培训方案,对煤矿职工进行安全心理培训和安全技能操作培训,使大家形成安全心理定势,从而使职工在生产中能够根据客观情况的做出适应性的反应,用心理指导行为,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如开展安全心理和安全行为咨询与治疗,成立了“安全心理诊所”、“不安全行为分析诊所”,聘请专业心理师和专家,,并挑选党员干部和安监员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对有安全心理需求和易产生的不安全行为的的煤矿职工进行心理、行为分析和疏导,帮助他们及早走出心理阴影,消除不利于安全生产的不安全行为。

2.1.1 对一线煤矿职工进行及时有效的培训和教育通过安全教育使一线煤矿职工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对一线煤矿职工的安全教育内容应包括:①加强他们对与本工作专业有关的安全和生产规章制度认识和理解,使之用规章制度规范行为。②进行典型事故案例解析,如“每周一案”,以此增加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经验,同时通过事故案例的警示作用,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③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生产技术、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如“技能操作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可以提高企业煤矿职工辨别危险的能力,从而采取正确的安全生产行为;另外可以促使煤矿职工熟练掌握生产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安全熟练地完成规定生产任务。

2.1.2 要加强上层领导和基层领导的安全教育与培训煤矿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生产经营活动都要通过领导来落实,如班队长安全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这就需要抓好班队长的安全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必须掌握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②加强安全技术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如通过“每周一案”、现场事故处理等方式及时了解有关事故,通过分析事故,增加安全生产经验。③熟练掌握与自己工作有关的操作技能,不仅自己操作可靠,同时还要帮助和指导班队工作人员正确操作避免失误。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将有助于增强班队长的安全意识、丰富班队长的安全知识和经验、提高班队长的安全生产技能。

2.2 通过安全管理消除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是为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的过程。它利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控制来自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避免事故发生,保障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通过安全管理消除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应开展以下工作:

2.2.1 建立一套适合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制定现场安全工作规程,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用现场安全工作规程指导煤矿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消除不安全行为,必须使煤矿职工有章可循。因此规章制度的管理至关重要。

2.2.2 建立煤矿企业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煤矿安全监察的作用煤矿安全监察中的人员包括现场安全员和专职煤矿安全监察员。现场安全员是班队中的成员,跟班下井,安全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班队成员人身安全负责,履行监督职责。要发挥跟班安全员的现场监督检查作用,及时掌握现场情况,纠正违章等不安全行为。专职煤矿安全监察员应巡回检查各工作面、掘进面等现场情况,,要做到不间断地检查工作面等现场的生产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敦促班队及其上级部门加强管理,以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定期地向领导和管理人员通报情况。

2.2.3 发挥激励作用,激发煤矿职工的安全生产动机,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行为煤矿是一个工作十分辛苦的行业,如运用领导者激励,开展“安全家庭全家福”等活动,增强安全动机的外界压力;发挥安全奖惩制度的作用,对个别采取不正确的态度、忽视安全、甚至故意采取不安全行为者,给予经济上的或其他必要的处罚,强制其树立正确的态度,采取安全的行为。

2.2.4 制定个人不安全行为防范措施加强对自身的安全培训,排查自身在具体工作中的不安全行为。熟知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危害,杜绝违章现象的发生,做一个有素养的安全人。结合自身在实际工作中排查出的不安全行为,制定出个人的防范措施,坚决与不安全行为告别,提高安全素养。在实际工作中可要求书写“与不安全行为告别,做有素养的安全人”保证书,使自身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有触动、认识上有提高。在具体工作中要按照“手指口述”和操作规程去做,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增强自身安全意识,杜绝违章行为和操作不规范现象。认真开展相互排查安全隐患活动,学习其他同志的在安全生产中好的做法、经验,来纠正自己的不安全操作行为,及时进行整改。总之,要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必须要加强自身安全管理,强化个人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防护能力,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

3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3.1 有助于增强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减少不安全行为,降低煤矿事故发生井下的特殊环境使得影响心理行为过程的不良因素无所不在,会出现图省事、侥幸等不良的安全心理行为,不安全行为包括有意不安全行为和无意不安全行为,而这些有意或无意的不安全行为大多由不良的安全心理导致。把心理科学引入矿井安全管理实践,对煤矿职工进行安全心理培训,使煤矿职工形成一个自觉学习的过程,通过自觉、全面地认识自我,从而调控、改造和超越自我。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技术素质使煤矿职工能处理好各种危险问题,保证安全生产。另外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参与事故处理、事故案例分析等方式,煤矿职工增强对不安全行为与生产安全的关系的理解,提高了安全需要,我们要尊重煤矿职工的人性特点,启发安全需要的原始动机,满足煤矿职工的安全需要,时时处处都养成一个从安全的着度看问题的习惯,可有效地处理好自身及他人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这样将有助于减少出现不安全行为的机率,实现“三不伤害”,起到了增强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减少了不安全行为,从而在煤矿生产中有效地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的作用。

3.2 有助于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激励煤矿职工工作积极性,实现安全生产煤矿是一个工作十分辛苦的行业。煤矿企业领导者在学习安全心理、安全行为的相关知识后可以从煤矿职工心理和行为角度去分析和解决生产过程中众多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的事故因素,运用这些知识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激发煤矿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从煤矿安全管理的角度来讲,可采用多种激励方法,如目标激励、参与激励、领导者激励、奖励激励等。领导者本身吃苦耐劳,自己先行,激发煤矿职工的士气。运用目标激励,领导者可以时常给给予煤矿职工一定的期望目标,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开展 “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竞赛”、争当“安全标兵”、“十佳安全能手”等活动,激发职工安全生产的动机;开展“安全家庭全家福”、“亲友提安全寄语”等活动,增强安全动机的外界压力;通过强化目标的吸引力,使人产生积极、强烈的反应和情感。

3.3 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安全活动,实现煤矿企业安全文明岗,本质安全人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安全学习;开展“与不安全行为告别,做有素养的安全人”、“谁是安全工作主体”大讨论、“生产以安全为第一”宣传警示等活动。在活动中,针对存在的各种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整理,针对各种不安全行为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努力从思想上、行为上、管理上找出这些不安全行为的原因,不断更新观念,及时补充新经验,努力提高安全自主管理素质,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思想。通过广大职工的共同参与,引导职工与不安全行为告别,做有素养的安全人,上安全文明岗,做本质安全人,筑牢安全生产的思想防线,确保煤矿企业生产安全。

4结论

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分为有意不安全行为和无意不安全行为,根据安全行为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从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控制不安全行为的措施,详细地分析了控制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强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激励煤矿职工工作积极性,实现煤矿企业安全文明岗,本质安全人,为避免或减少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出现提供有效依据,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从而真正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王捷帆,李文俊主编.煤炭事故暨专家点评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高度统计司.2007全国安全生产的主要特点[OL],2008-01-17.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统计简报,2008,(12).

[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全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实施情况,,2010-02-09.

[5]三隅二不二等.事故预防心理学[M].金会庆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6]周刚,程卫民,诸葛福民,聂文.人因失误与人不安全行为相关原理的分析与探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3).

[7]尹贻勤.煤矿安全心理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09.

[8]曹庆仁.浅析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33(6).

[9]李新春,宋学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上一篇:关于失业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加强高职汽车专业学生汽车维修思维方法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