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性之管窥

时间:2022-09-24 11:56:49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性之管窥

【摘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干预经济发展和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二者搭配选择的正确与否,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和运行状态,我们必须要发挥好这两个政策的作用,实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突出的问题是结构问题,结构问题甚于总量问题。经济结构上的不合理,会造成局部需求过高和局部供给不足,必须重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分别通过对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调节,实现对经济总量的均衡控制,面对我国经济高位运行的状态及经济运行中不稳定因素的存在,我们必须要实现“双稳健”的搭配政策,确定合理的政策取向,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必须适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要健全和完善国家规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得好不好,关键一点是看它们是否从国家的宏观经济走势及微观经济状态出发,进行合理的搭配,确立一致的目标,形成趋同的政策效应。我们知道,在不同的经济领域、不同的经济运行状态下,二者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不一样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税收和政府的支出,来直接影响经济的运行,具有较强的政策性,调控效果比较明显,但长期使用,会引起赤字和贸易逆差及挤出效应。货币政策属于间接性的经济调控,具有较强的市场调节特点,调控也具有灵活性和伸缩性,可经常使用,但由于传导过程的复杂和滞后,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在经济萧条时期,财政政策使用效果明显,货币政策使用效果弱些;在经济复苏和繁荣时期,财政政策使用效果递减,而货币政策使用效果渐大;在经济衰退时期,财政政策使用效果递增,货币政策使用效果减弱。因此,二者的使用必须要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和运行状态相适应,根据经济形势的要求,分别选用,配合运行。

二是要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转向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上来。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出现投资增长速度过快、贸易出现顺差和经济的高位运行状态。如果出现经济过热,势必导致通货膨胀或使经济进入下一个萧条周期。为此,要想抑制经济局部过热和物价上涨的苗头,扩张性财政政策必须要适时退出,及时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上来。要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分别采取相应的对策,合理把握紧缩、中性和扩张的政策力度,达到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实现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上的优化。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和增值税转型步伐,推进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为企业的公平竞争搭建一个合理的税务平台。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政府支出结构,要把资金向公共服务和公共消费上倾斜,着力解决好教育、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环保和民生方面的问题。注重对不发达地区的扶持,促进地区结构的转换。要发挥国债的经济调节作用,适当地增加一些中短期的国债数量,降低偿债风险。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基层医疗卫生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三是间接调控机制,实现货币信贷的稳定增长。首先要积极推进汇率机制改革,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资本持续大量流入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完善汇率机制。选择合适的时机,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中央银行应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控制信贷规模,抑制个别地方和行业领域投资的过快增长。灵活运用利率杠杆,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与结构优化调整。要加快金融企业改革,尤其是推进政策性、股份制银行的改革。支持资本市场改革,扩大融资渠道,改变融资结构,协调好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协调发展。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要配合提出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优化信贷结构的政策措施。

四是适时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我国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可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稳健性政策(中性政策)三大类,要正确区分和理解。财政政策要以国债手段为主转向以税收和财政贴息手段为主,刺激总需求。货币政策要更多地运用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等间接手段,调节总需求。要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目前,我国部分信贷资金流向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领域,与产业政策导向出现了大的偏离,这就要求我们对现行的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整,形成动态协调配合机制,以发挥其综合调控作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新体制相配套的财政框架,建立三级分税分级财政。国家要建立规范的公共收入制度,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坚持预算、收支两条线。要通过改革完善国债发行交易制度,来统一国内债券市场。

五是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重心。宏观经济政策应当保持适度稳定,目前,最紧要的是既要抵制低水平的重复投资和建设,又要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实践证明,财政政策并不适合用来进行短期的总量调控,它注重的应当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货币政策应当保持它的中性优势,对于短期的经济流动,可以采用货币政策来进行调控,但也需保持谨慎,避免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两大政策配合的重心,要从以财政政策协调为主体转向更多地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尽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有效的,但其政策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资本流动的完全程度,资本流动性越大,财政政策的作用越小而货币政策的作用越大。在改革开放日益扩大的今天,资本流动性已是越来越大,货币政策必须要发挥它的主要作用,而财政政策也要予以支持和配合,要通过货币政策来促进资源配置,实现资源效率为主,兼顾机会公平。

上一篇:论公司法语境下的和谐价值导向 下一篇:财会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