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版《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解读

时间:2022-09-24 10:05:26

美国新版《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解读

2015年3月13日,美国国防部了由海军陆战队司令、海军作战部长、海岸警卫队司令联合签署的第二版《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以下简称“战略”)。首版“战略”于2007年,新版结构变动不大,涵盖安全环境分析、战略实施、关键支撑能力,但具体内容有很多实质性变动;相比旧版仅英文版,新版增加到含中文在内的八国语言,分析其原因应是为了起到更好的宣传作用,便于“战略”所涉地区和国家了解美国政策,以更好地配合美国的行动。

新版“战略”对接2014年《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和2015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延续了后两者的安全形势判断和军力建设思路,即在预算前景不明晰、威胁更复杂、战略重心东移等背景下,关注军事优势的维持和加强全球存在。特别是,当前全世界海权竞争更加激烈,美国军事行动重心向海洋偏移,在军事资源受限的条件下,国防部力促各军种加强彼此合作以及对外合作;作为危机快速反应和军事干预的主力,海上力量合作成为重点加强对象。此版合作战略是美国国防部从全局角度统筹未来海上力量发展的顶层文件,对海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的力量建设与全球活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威胁分析更全面、指向更明确

美国国防部一向以渲染威胁紧迫性和复杂性的方式来获得民众、政府对加大军事资源投入的支持。新版对安全形势和威胁判断进行了较上版更详细、更全面的分析,基本参照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文件,侧重从海上安全角度出发。体现两大特点:

纳入地缘政治新视角。相比上一版泛泛而谈全球安全局势,新版“战略”更注重渲染海上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并强化了地缘政治角度,对每个地区都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南海纠纷、中东恐怖主义和能源运输问题、非洲海盗、中美洲跨国犯罪、北极肆意开采等具体威胁,其中跨国犯罪和海上商务威胁是新的关注点。

增加军事威胁,并明确点出对手。相比上一版仅隐晦指出非国家行为体威胁源,新版“战略”明确点出“海上力量扩张”的中国、“非法夺取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发展核武器的朝鲜和伊朗是防范重点,使其具体战略部署有所指向。并重点关注了网络空间和电磁装备与技术带来的新军事挑战,特别是“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增强。

战略思路更加重视全球存在和对外合作

美国最近的国家安全战略和防务战略报告,都聚焦全球力量部署和提高全球领导力,此版战略也继承这一思路,尽管面临预算问题,但明确提出在亚太、中东等关键地区进一步加强军事存在。此外,相比于上一版将对外合作作为实现全球存在的补充手段,新版“战略”更加注重与盟国和伙伴国的海上力量合作,将其提升到与美国军力全球部署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求采取联合作战和作战支援的方式,推广美国海军的“全球海军网”建设战略,目标是能够“在需要的地点、需要的时间”展开行动。亦即:上一版战略的“合作”更多的是美国海上三支力量间的合作,新版则在此基础上提升了国际合作的地位,这也可以看作是此版“战略”了多国语言版本的原因之一。

战略思路依然按照地缘政治进行部队架构:将“亚太”扩展为“印亚太”,提升了对印度洋地区的重视,增加,将F-35C战机、DDG1000驱逐舰、MQ-4C无人机等最新装备部署在该地区,并重点加强与东南亚的合作。在中东地区加强存在,将驻扎兵力由30艘舰艇增至2020年的40艘,继续实施航母打击群、两栖戒备群等舰艇编队的轮流部署,常驻海军陆战队力量,以响应危机和扩大安全合作,重点合作对象是海湾合作委员会。欧洲作为出兵据点,便于开展应对“欧洲、非洲、东地中海地区和南亚”危机的海基行动;重点是加强与盟国和北约的行动、装备协作。非洲以海上基地为主,陆上基地继续保有一个;以协防非军事威胁为名加强与非洲伙伴国的合作。西半球以人道主义援助和打击犯罪为名派出装备和加强合作。新增对南北极的关注,以海岸警卫队巡逻监测为名抢占先机,并在评估军事力量进入的必要性。海岸警卫队以执法名义走出国门,在南海、加勒比地区、中美洲,成为可以介入军事敏感区的特殊海上安全力量。

目标能力强调确保行动自由和能力优势

“战略”阐述美国海上力量的使命为:保卫国土,遏阻冲突,危机反应,击败进犯,保护公海,加强合作伙伴关系,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从而“防止他人利用海洋损害美国利益”。为遂行这些使命,提出海上力量要具备五大基本能力:

一是全域进入能力。相比于上一版停留在军事力量的“前沿存在”,这是新版“战略”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可支援所有海军使命”的重要能力,对应于加强海上力量全球存在的战略目标。这种能力具体是指“有相当的行动自由,向危机地区投送军事力量”,全面覆盖海、陆、空、天、电、网各域。重点针对“反介入/区域拒止”发展新能力,以组合力量击败敌人整个系统,即借助信息和网络空间技术实现平台、传感器、武器和系统的整合,更加强调力量协调一致的运用,在杀伤链各个环节击败敌人,而非单用武器迎击敌方。

二是威慑能力。战略核威慑由海军弹道导弹核潜艇提供保障,提供可信、精确的二次核打击能力;常规威慑由配备舰载飞机的航母打击群、水面和水下舰艇搭载的精确打击武器,以及由两栖舰船、海上预置、前沿基地进行各种组合,配合海上力量远征部队来提供。

三是海上控制能力。海上部队建立局部海上优势,同时阻止敌手具有同样的能力。基本要素是水面战、水下战、打击战、水雷战、防空和导弹防御、海上态势感知以及情报、监视与侦察。

四是力量投送能力。既取决于先头部队行动,对岸、远程、海基等各方面火力的配合,也取决于战略海运、后勤支援、空中加油的能力,“维持远程行动能力是海军力量投送的基石”。

五是海上安保能力。新版增加了对其关注度,是美国借加强与他国合作,介入他国海域的最鲜亮的幌子。此方面需要更多发挥海岸警卫队的特殊作用,并将根据距离远近和力量结构相容性,充分利用其他国家力量。

“战略”称遏制战争与打赢战争同样重要;其以遏制战争、遏制危机的名义,在全球部署威慑性、挑衅性装备与部队,体现的是一种冷战思维,后果只会更加破坏地区的稳定,甚至引发军备竞赛。

实现手段倚重资源投入和方式创新

上一版“战略”因为缺少实施举措而受到诟病,新版“战略”明确海上力量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能够遂行“一打一压”作战任务的部队,即“足以在一场大型、多阶段战役中击败一个地区敌人,同时在另一个地区阻止另一个进犯者实现目标,或者给它造成无法承受的代价”。为此,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要保有300艘以上舰艇,包括11艘航母、1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将由12艘新一代艇替换)、33艘大型两栖舰,海岸警卫队则必须保有91艘国家安全巡防舰、近岸巡逻舰艇、快艇等。

“战略”从部队结构、人员发展、军事概念、能力建设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实施思路:

通过力量互补和整合,打造灵活、机敏和常备不懈的部队。通过军种功能、平台能力的有机搭配和信息化整合,达到军种协调、功能齐备、职能平衡的联合作战能力;优化舰队反应计划,提升战备能力;实施全寿期成本控制;利用模块化手段提升平台功能的多样性;确保国防工业能力;保障能源安全供应。

提升部队战备能力,培养领导人才。使更多的人员接受实战锻炼,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好准备;利用模拟仿真等现代化手段提升训练水平;为加强内部联合和领导国际合作,培养三军种协作的战略统筹人才和国际合作中的领头协调人才。

支援联合行动介入概念和推进“全球海军网”概念。从“合作”和“非对称”两方面突破:前沿驻军和远征部队相结合,以“更均匀”地实施海上控制和力量投送;提高国际伙伴力量与美国平台、部队的联合作战效益;平衡和混合动能、非动能手段,利用电磁-网络等技术创造自身非对称技术优势的同时,以激光武器、智能武器等应对对手的非对称优势。

从装备、结构、合作多处着力,实现五大能力。全域进入能力从突破“反介入/区域拒止”着手,开发网络化、一体化、多维度的装备技术;提升在信息阻隔环境中独立行动的能力;以海军陆战队为主力,打造实施强行进入行动、两栖行动(与海军整合)的能力,并通过国际合作提升能力。威慑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役“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及其替代计划,实现更高生存力、更致命的战略打击,另一方面部署新一代舰船装备和远程精确打击飞机提升常规威慑能力。海上控制和力量投送能力重点发展水下优势、无人系统、远程打击、远程运输能力,并着力改善远征基地条件和开发创新的替代能源、替代武器(如定向能、电磁导轨炮)。海上安保能力的实现,一方面依靠海上综合情报、监视与侦察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寄希望于通过国际合作扩大行动范围和权限。

“战略”声称其力量设计基于“资源受限”的前提,并提出三方面措施:通过系统设计和加强竞争降低成本,通过模块化加强装备功能多样性,通过合理平衡采购和维护任务来维持工业能力;但同时警告如果国防预算进一步削减,则将危及前沿存在和部队进入能力,进而削弱作战优势,航母打击群、两栖戒备群这两种核心远征作战编队将不敷使用。借此,“战略”呼吁正在审查2016财年预算申请的国会须保障充足的军费。实际上,奥巴马总统提交的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和2016财年预算申请也都已明确提出恢复预算增长。可以预见,鉴于美国经济形势的好转,原计划延续到2020财年的国防预算削减很可能中止,新一代海上装备研制的经费问题将缓解,关键地区的将逐步加强。(穆玉苹 吕强)

上一篇:伊朗电影为什么赢 下一篇:钱嗣杰:错过“克什米尔公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