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第二课堂功效再认识

时间:2022-09-24 09:17:40

英语第二课堂功效再认识

中学英语第二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其作用已经日渐凸显。但是,不少英语教师对英语第二课堂的认识还不到位,英语第二课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不少困难,这些都使得第二课堂活动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效。因此,笔者尝试着对第二课堂进行重新认识,探讨解决第二课堂存在问题的对策。

从参加的两次活动说起

笔者曾观摩南通英语学科的两个大型活动:2012年12月在海门市召开的南通市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年会;今年3月,由南通市教科研中心在海安县海陵中学举办的南通市初中英语学科基地第二次教学观摩活动。这两个活动含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英语第二课堂”:在海门召开的英语年会上,海门能仁中学教师袁婕通过一堂英文电影赏析课,展示了该校开设第二课堂的成果;在海安海陵中学的活动中,海陵中学编排了一场“海陵英才秀”的文艺表演,同样展示了该校第二课堂的喜人成果,给与会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中,一位教师在海门年会上对海门能仁中学所开设的电影欣赏课的评价是:震撼、羡慕、难学。这样的评价,颇能代表参加这两次大型英语活动中大多数教师对第二课堂的观点和心声。针对此评价,笔者又做了个人的一些注解:震撼,是对所开设第二课堂取得的成果的充分肯定;羡慕,反映了大多数一线同仁对英语学科开设第二课堂开始认同;难学,客观反映了一些英语老师在对第二课堂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差,在实施第二课堂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目的是借助此文对英语第二课堂进行重新认识,探讨解决第二课堂操作层面上存在问题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认识,使第二课堂的功效最大化。

对中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再认识

部分英语教师对第二课堂的认识还存在的一定的偏差和疑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与英语课堂教学有何区别 普遍认为,第二课堂教学的说法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内教学活动而言的,它指的是学校在常规的授课教学活动以外为学生营造的接触英语、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环境和氛围。如果说依据教材、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从教学内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它不是中考测试的范畴,却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形式上看,它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它的学习空间范围非常广大,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场,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社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开发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渠道。”英语第二课堂正是英语学习的另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对课堂英语教学有效的补充。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比,具有内容上的丰富性、时空上的自由性、参与主体上的主动性、目标效果上的全面性、实现方式上的多样性等特点和优势,是第一课堂的拓展、延伸和必要补充,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是教师上课还是学生活动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动员者,是学习方式的设计者和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是学生自我管理学习的咨询者和参谋者,同时教师也担当着第二课堂活动中学习成效的评估者。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二课堂由教师主宰和控制,即便是类似于“阅读与鉴赏”“影片欣赏”等形式需要教师发挥积极指导作用的第二课堂活动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归根结底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第二课堂增强了学生学英语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如果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活动变成“第一课堂化”,如果学生们参加第二课堂不是凭自己的兴趣,而是服从于学校、教师的安排,那么第二课堂就失去它的应有之义。那种以教师的讲授作为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会使学生丧失学英语的兴趣。

是否可有可无 在应试的大环境中,中考仍然是英语教学的指挥棒。一些英语教师认为,第二课堂的内容中考不会考到,从这个角度看,“第一课堂必不可少、第二课堂可有可无”。在这种观点下所开设的第二课堂,也大多流于形式,带有一些功利色彩。然而,开设英语第二课堂,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轻松、良好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的特长。在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学习,必然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此外,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既可以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巩固第一课堂所学知识,也可以拓展学生诸多能力,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

是实施“大一统”的方式还是采用因材施教的形式 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才能使每个学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此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那种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而硬性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和参加哪一项活动的“大一统”式的第二课堂,难以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其结果是学困生对英语学习畏惧情绪不减,尖子生得不到更好地发展。第二课堂活动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语言水平、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用不同层次的形式和内容,给全体学生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使全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活动方式,实现个性化学习。第二课堂活动必须以学生自愿、自主为基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愿参加和选择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喜好,可以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英语第二课堂,如英文影视欣赏、阅读与欣赏等知识类课堂;辩论、演讲、采访等交际课堂;学唱英文歌曲、戏剧表演、朗诵比赛等表演类课堂等。要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让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舞台,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大显身手。

是否要考试或评价 恰当的评价能产生正效应,如发挥导向作用、反馈作用、诊断作用、促进作用、激励作用等积极的效应。第二课堂的评价有别于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它既要能对第二课堂的活动起到促进作用,又不能因设置了评价而增加学生负担。第二课堂的评价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为对学生最有用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参与学习的过程。在对第二课堂的评价时,应当贯彻“重过程,轻结果”的基本准则。“重过程”应当重视对第二课堂所设置的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过程的评价:要看目的是否明确,内容是否贴近学生实际,是否有较强的思想性、实践性;看学生在活动过程表现出的兴趣、积极性和参与程度;看教师指导的方式与方法。“轻结果”指在第二课堂的评价中,不能过分注重第二课堂活动的结果,因为第二课堂活动课的教学目标是粗放型的,教学内容是多元型的。

操作上存在的困难及应对

如何处理好第二课堂师资缺乏的问题 教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第二课堂活动的质量与效率。第二课堂对老师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师资力量的制约。有些英语第二课堂由于缺乏胜任第二课堂的师资,活动浅显、简单,草草了事,学生也没有收获。第二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教师的及时帮助和指导,解决学生们在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更需要广博多艺的教师。解决第二课堂师资不足,可以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师尽其才,因师施教。即让每个英语较少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各展其才。一个全能、全才的英语教师确实很少,但有自己特长的教师却很多:有的口语流利,可以担任第二课堂英语会话课的辅导教师;有的擅长赏析,可担任第二课堂英语阅读与欣赏的辅导教师;有的擅长表演,可担任第二课堂英语短剧表演的辅导教师;有的歌喉优美,可担任第二课堂学唱英文歌曲的辅导教师。二是加大培训。学校可以组建一支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特色师资队伍,并定期加以培训,安排他们进行学术进修,促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观念,以保证他们能顺利地指导学生正常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

如何处理好课内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关系 在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而课堂英语教学任务不减的背景下,每周拿出一课时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一些学校有点割舍不得,也让一些教师心疼不已。在“教学时间有限”的背景下要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就必须处理好课内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关系。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提高学校领导和英语老师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开设英语第二课堂的可行性、必要性,不挤占第二课堂的时间。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要认真计划,合理安排。二是可以尝试将课本素材和第二课堂内容有效整合。以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为例,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有关于环境保护的,有关于自然灾害的,也有探讨青少年问题的。许多热点话题在课堂讨论时可能意犹未尽,可将这些放置到辩论、探讨类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既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巩固,也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益延伸。

上一篇:科学中的精英主义 下一篇:聋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