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历史文脉与建筑再创作

时间:2022-09-24 05:52:30

传承历史文脉与建筑再创作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地域性建筑逐渐呈现越来越多元化的发展,但大都局限在“形式”上,缺乏技术的支持和对传统地域文化的深层次探究。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分析归纳与案例研究的方法,本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希望能使读者认识到传承历史文脉不是墨守成规,在特定的历史文脉环境中进行建筑再创作更不是简单的“复制”,并总结了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进行建筑再创作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传承历史文脉;建筑创作;地域环境

1、研究地域性建筑的重要性

记得在上武联老师的现代建筑设计理论的第一节课时,老师就跟我们讲到新时期的建筑文化危机,这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其中,这里的“文化危机”所指的就是地域文化的失落。有人说,21世纪的竞争就取决于“文化力”的软实力较量。而建筑又不同于汽车、手机的属性,建筑具有精神文化、心灵的属性。所以对于建筑来说,传承历史文脉与建筑再创作更是如此的重要,而作为未来的中国建筑师,熟悉本土文化则是做好建筑创作的首要条件。

2、地域性建筑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设计水平在这条地域化建筑创新之路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例如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他将14个庭院串联,以小见大,步移景异的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完美的表现在造型,空间,景观,环境,装饰等的诸多方面。使建筑作品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又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正面积极评价。但是同时,国内一些其他的地域性建筑往往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种倾向,一是照搬传统的古建筑,多出现在一些旅游建筑中,这种建筑即使惟妙惟肖也不会有什么新意。另一种倾向是将中西方建筑形式简单相加混合,例如:在高楼大厦的上部加玻璃亭子,这往往显得那么不伦不类。

3、地域性建筑创作中传承历史文脉的几点方式

3.1 地域文化特质的传承

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历史,自然就会有历史的积淀。他存留在建筑和城市中,融汇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形成当地的建筑文化。而中国建筑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但由于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往往重经验轻科学的分析,缺乏西方的理性思维方式,难以很好的理解传统地域文化的深层结构,所以在创新的道路上进展有限。而在东西方理论结合方面,日本,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70年代,从日本哲学中抽象出来了“灰”“奥”“间”等建筑理论,其主要着重于对建筑空间的表达。例如,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在其设计的石川县西田几多廊纪念哲学馆中,用简单的几何形体和现代材料表达出丰富的日本传统空间意境。新日本风格建筑的创作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自由的阶段,他们创造的许多作品,既具有独特的日本个性,又丰富了世界建筑文化。

3.2 现代材料在传统建筑中的表现

利用现代建筑材料建造传统住宅,这是特定历史文脉环境的需要。例如在西安书院门历史街区的建造中,建筑的外部均采用当地传统民居的做法,带马头墙的双坡或者单坡屋顶,青瓦雕砖,四合院落,垂花门头,青石路面等等。建筑师创造性的运用现代材料继承运用传统建筑的文化要素,体现传统建筑和地方文化特色。在城墙、碑林等一系列历史建筑的簇拥下,一座座四合院整齐的排列在城墙之下,体现出一种尊卑有序的古城风貌。

4、特定历史地域环境下的建筑创作

众所周知,西安是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列我国七大古都之首。可以说遍地都是历史,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安女孩,加之我的专业又是建筑设计,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怎样在特定的历史地域条件下进行建筑再创作以及要遵守哪些原则才能是好的建筑再创作呢?

4.1 特定历史文脉的主体

在特定历史文脉环境中,历史建筑一定是文化与历史的体现者。成为历史文脉环境中的主体,对于环境中其他建筑的统辖作用就是对周边建筑所表达的文化意义和形象特征产生影响。例如西安的大雁塔对于周围地段功能的组织、空间形态的控制、建筑体量与形制的主导,甚至地段内社会生活的表现方式都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即只要建筑承认建筑周边确实存在某种特定的文脉环境,那么它就必须接受文脉环境中主体的主导和控制。

4.2 其主体对社会及民众的影响

特定历史文脉环境中的主体会对社会及其社会民众传达一种城市文化意象。这种城市文化意象通过一种约定俗成的进行着公众化的演绎,建筑师对于演绎结果往往无法把握,而每个老百姓身处一定的历史文脉环境中,自然会对历史建筑与新建建筑进行文化意义方面的比较、联想、认知和评价,最终会对建筑师的新建建筑产生积极或消极的社会影响。再比如,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建于唐代的大雁塔无疑是这个特定历史文脉中的主体,但是此起彼伏的水柱、摇曳变幻的灯光、外城风格的雕像、热闹的环境氛围,引起的社会反响也是见仁见智的,而实际上建筑师的初衷确实要体现历史上盛唐社会的辉煌与宏大。

4.3 在建筑再创作中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在特定历史文脉环境中的建筑创作里存在三个相互影响的因素,特定历史文脉环境中的主体——建筑师——社会大众,如果要想出来的建筑是正面的结果,那就必须使三者协调起来。而实际上,在特定历史文脉环境中的建筑创新不应当再过分注重功能,因为在这种环境中起到统辖作用的历史建筑或者建筑遗产的初始功能大都丧失或退化,它之所以成为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主体,实际上是文化的一种认同。认同的程度越高,两者就越协调,否则反之。这就是特定历史文脉环境中建筑创作的特点。

4.4 以西安市政府对书院门历史街区的改造为例,说明在特定的历史文脉中的建筑创作需要注意的原则

现在书院门地区大部分居民的主体产业为个体经营,基本生活方式为生产、经商和居住的混合方式。居民将前院或者底层作为商铺,后院或者上层为居住用房。居民住房多年环境慌乱,随意搭建,以前的四合院已经变成了大杂院,传统的城市景观已经变得混乱,唯一保留下来的只有街巷的结构和院落的尺度。

建筑师在保留了古城中原有的街市功能、公共空间、居民产业和生活场景。以文化用品性质手工业和小商业作为历史街区的主体产业,保持居民的基本生活手段。充分利用传统民居“窄面阔,大进深”的空间特点,构建“前店后房”或者“下店上房”的商业铺面,营造古城中传统的市井氛围,是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意义和城市意象在改善生存基础的条件下得到复兴和传承。

通过对书院门历史街区的项目,我们充分认识到在特定历史文脉环境条件下的建筑创作,要遵循四个方面的要求:1 尊重特定历史文脉环境中的主体,维护历史建筑的地位。2 新建建筑要做好配角,突出历史建筑的价值地位。3.努力维护历史建筑在已有的建筑文脉环境中形成的文化意义和城市意象,并继承延续和丰富它。4.以现代城市发展的眼光,积极营造历史建筑与新建建筑的共生机制,激发历史街区的生存活力。

结语 通过分析地域文化特质的传承与特定历史文脉环境中的主次体关系,并分析实例得出在特定历史文脉环境中的建筑再创作所需要要注意的几点原则。伴随着全球性的经济发展和变化,建筑文化带来冲突和融合。我们有责任汲取本土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在趋同中求创新,在特定历史文脉环境中做出有本土地域特色的建筑,在共性中求个性,把本地区的景象创造性的留下作为印记,一种时代的印记。我们需要有这种设计的情感、这种智慧。

参考文献:

[1]张在元 《空间的人性与地域性》 世界建筑

[2]王育林 《地域性建筑》 2008年11月1号 天津大学出版社

[3]陈伯超 《地域性建筑的理论与实践》2007年3月1号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

上一篇:建设工程内部跟踪审计的风险及审计方法 下一篇:浅谈混凝土耐久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