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景观设计实例探讨

时间:2022-09-24 04:20:00

低成本景观设计实例探讨

摘要 节约型可持续发展景观,将成为未来景观设计的发展新趋势。通过该项目的创作,强调了景观的实用性、人本性,在成本有效的控制下,也可创造宜居舒适生态的居住社区,为小区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关键词 低成本 景观设计 实例

中图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项目概况

项目基地位于某镇新城区的华侨城片区,南侧为华侨城文化中心广场,人文优势独特;西北面临近西枝江,西南面临近黄排河,形成两江交汇的滨水景观,自然环境优美。地块成正方形,总用地面积:1114000平方米,景观用地面积93214.1平方米。

设计理念

创造清新、闲逸、雅致的绿色家园。 从整体概念出发,基地融入周边清新的自然环境中,关注社区与周边环境的生态共生。运用最大化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手法,让居民享受生命的绿色氧吧,体现生态人居特点;在人文设计层面,以尊重地域情感的思路演绎现代岭南风格化社区;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以达到景观效益最优化。

设计原则

场地集中化、多功能化、高效利用空间的原则。为提高用地效率, 设计中将社区活动广场集中化、多功能化, 减少利用率低、装饰性强的硬质广场, 充分利用活动空间, 使其在不同的时间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 形成居民聚集休闲的共有空间, 促进邻里交流, 增加社区的活力。

多层次景观和立体景观意境设计原则。利用丰富的自然地形来塑造大量的软质环境, 柔化软硬质景观的边缘空间, 减少无谓的装饰, 用丰富的植物配置和地形塑造代替景观构筑物。开放空间多运用疏林草地, 注重边界的处理, 设计点景树, 用野花代替人工草地, 形成有景深的开阔空间。

低成本的设计原则。低成本并不是提倡廉价或劣质。低成本的前提是保障景观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关键是合理分配资金, 如在满足居民公共活动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关键场地, 突出景点设计特色; 合理选择材料和植物树种配置等。

总体设计

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顺应建筑所构成之院落格局,创造性的使用虚轴和实带的手法,将景观结构归纳为两轴、两带。两轴---为社区主要的两条活动轴,社区的主要活动均安排在这两条活动轴上。两带---一条为公共活动空间的虚带,另一条为沿着主园路的交通带,在实轴和虚带上布置若干节点,运用绿色走廊加以串联,形成绿色的项链,形成别具特色的串珠式空间。空间的通达性、流动性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体现。(图1-2)。

图1总平面图

图2 景观空间结构

主题定位与园林景点雅名的精巧构思,提升社区品质。本小区为现代岭南风格化社区,依据建筑空间的布局形成若干有主题的现代小庭院,运用中国传统园林的题名的意境营造手法,将物质空间的美景,借助题名咏诗来画龙点睛。赋予各组团各景点以不同的文化内容,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组团景观,体现艺术化的景观环境设计,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能够深度感受艺术、诗意栖息。

图3 景观分区图图4 景点分析图

比如丹霞园区绿荫剧场(图5),以地形的变化展现开阔的下沉草地的景色,一派碧草绿茵的景色,故起名雨润绿茵,在下沉草坪东角设立丹霞亭成为视觉底景,同时也可以透过建筑眺望远处的的山峦,同时亭子也成为雨后绿茵滴翠品味生活的好去处。图5 绿荫剧场效果图

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每一个细部的规划设计,设计中考虑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人活动的特点,拥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结构。在建筑所围和而成的景观轴线上,布置了主要的活动场地,如乐喧池(图6)、太乙广场等,集中活动场地有利于社区人气的提升,在两条景观带上,布置了如儿童游乐场、老年人活动区、休闲遮荫带等,形成动空间,在这两条动轴之间,又巧妙的设计了以静为主的休闲健身步道,形成动静相间的布局形式,达到劳逸相间的健康空间。

图6乐喧池效果图

借助中国古典园林组景的常用手法,即对景、借景、框景、藏景、题景等手法,对空间进行编排,产生虚实、高低错落、看与被看、引导与暗示、疏与密、空间的对比等,随着人在空间中的视点移动,产生移步换境的景观感受。全园游线空间序列如一首交响诗,迂回曲折,波动起伏。随着游路深入,掩映开合,旷奥交迭,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步移景换,目不暇接。如:主入口组团,进入小区后,迎面而来的是一面具有岭南特色的景墙,上面刻着小区的主要景点名称,背景林是岭南当地有特色的植物,沿着园路,绕过景墙,视线豁然开朗,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开放草坪,草坪上点缀具有具岭南乡土文化的雕塑,吸引人们的注意。视线穿过草坪后面的背景林,隐约可见后面活动广场上老人、小孩的身影。视线沿着活动带从开放的阳光草坪进一步绵延下去,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景观设计实现低成本的途径

合理的目标定位

项目开始前期, 设计师根据项目性质、建筑风格、市场定位等, 已经提出适宜的目标定位, 在低成本设计的前提下, 目标锁定为创造自然、简约、舒适的符合大众需求的尊重地域情感的现代岭南风格化社区景观。

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设计

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社区成本主要投入在中心重要组团节点上,在重点设计区域,利用铺装的质地、色彩等来划分不同空间产生不同的使用效果。而在一些非主要通过性空间上弱化处理,减少石材的使用,以此降低建造成本。

低成本材料的使用

利用本土材料和乡土树种进行景观场地营造, 可有效地降低成本造价。按市场上通用材料规格进行设计, 可减少材料的损耗。项目在扩初设计阶段时,设计师主要运用水泥砖、预制混凝土块、压模水泥、卵石等材料, 进行色彩运用、铺装手法的变化, 将最常见的材质通过巧妙的搭配, 创造出良好的景观效果。如宅间广场运用彩色混凝土压模方式, 结合砖的变化, 形成美观的铺装图案; 汀步用强度较高的混凝土预制块, 显得朴实敦厚; 游步道使用洗石米镶嵌卵石, 混合不同的铺装方式, 形成规则而富有韵律的变化, 与自然绿化呼应, 同时起到防滑的作用。于社区内的消防通道,采用隐性做法,在200厚砾石与种植土混合物基础上填土铺设草皮,从而减少硬质铺装。主园路基础采用毛石垫层,取代一般做法中的混凝土结构层,节约成本。道路采用分级系统分为三个等级,主干道宽为2.5m;入户干道宽为2m;游园步道宽为1.5m,满足基本的交通需求即可,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硬质铺装的使用,从而可以显著的降低成本的投入。

以软景为主的景观设计 微地形营造多层次的植物景观空间

本项目主要是以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 色彩等自然美。设计时,以中小型苗木为主,点缀较大冠幅乔木,保证苗木的生长空间,从而减少建造成本。设计中充分考虑有效地利用地形, 在中心景观区和较开阔的地方进行微地形处理, 稍稍起伏的地形上种植不同高度的植物, 可形成丰富的景观变化, 使整个空间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微地形的处理有利于排水, 可以有效地节约土方量和减少景观构筑物,以达到低成本的目的。

乡土树种及乔木、灌木、草皮的合理配置和低成本维护

上一篇:简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下一篇:煤田电法勘探资料解释方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