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一点认识

时间:2022-09-24 12:20:57

对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一点认识

【摘 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探究式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也是全球范围内课程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探究式教学存在认识的误区和困惑:“神化”和“泛化” 探究式教学,对课堂角色定位不准;有关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困惑。

【关键词】课程改革;探究式教学;科学探究;认识误区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自2001年至今,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的化学课程标准中就明确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1]”。 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改变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探究式的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也是全球范围内课程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

什么是探究式教学?这是很多老师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先定义来理解一下。符合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所需要的基本特征和要素,并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明显支持和促进作用的教学活动和过程称为探究式教学[2]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不少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和困惑,使探究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地推广。

一、认识的误区

1、神化探究式教学[2]

一种情况是在教学中出现科学探究,部分老师就必然会把它与科学家们的探究完全等同起来,认为没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较强的实验技能和能力基础、以及完备的实验条件和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是没有能力进行科学探究的,在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就相当于是“对牛弹琴”了。这些老师也是否想过,科学家们的探究能力也是他们在这种探究性学习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另一种情况是认为探究式教学是万能的。教学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能用探究来解决。其实这是对教学方式的认识不足,在课程标准中不仅强调了科学探究,同时还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教学实践中,应依照课程标准要求,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灵活选取教学方式,可以采用探究式,也可以采用传授式、启发式等,还可在教学中综合应用几种教学方式。

2、“泛化” 探究式教学[2]

最典型的“泛化”是将探究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实验和讲解式教学等同起来,认为既然探究式教学只是教学方式的一种,那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做几个实验,多问几个问题,多一点讨论就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了,忽略了科学探究的步骤和作用。“泛化”的另一种情况就是一味追求探究式教学, 即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探究, 也不管学生的认识水平能否适用于探究, 似乎一提到化学教学,就是探究式教学, 就是实验探究, 似乎其他的教学方式都过时了, 都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都应当摒弃。这种认识是非常偏颇的, 它割裂了知识与能力、知识与方法之间的关系, 从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的极端走向了“能力、方法”培养的极端[3]。

3、角色定位不准

新课程改革将突出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而教师则是课堂的主导,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探索新知。很多教师对这个角色很难把握,尤其是年轻教师,学生要有自主性,教师就不宜过多指导;但教师不指导,探究有时就很能进行下去。由于教师讲学生听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教师在课前早就写好了教案,也就是探究的“剧本”,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课堂探究中,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教师担心探究课堂一旦放开,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无法面对,就必须按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走。其实,解决学生的自主性与老师的主导性这一矛盾的方法就是,教师要具体分析和规划科学探究课题的过程、方法和目标。对于一个具体的探究课题,学生应该在哪个问题上深入探讨,哪些不需要,因此,教师要进行规划与设计。对于要让学生独立探究的问题,就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其独立去完成。而对于不属于本课题的过程目标,教师就可以跳过,把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要探究的问题上[4]。

二、对探究式教学的困惑

很多人认为探究式教学不仅花费很多的实验用品,还占用很多的时间,这些都与中国国情不相适应,因此认为探究式教学适宜用在发达地区,更适合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和素质优秀的教师,更适合小班教学。其实,实施探究式教学不是要搞统一模式,而是提倡抓住探究式教学的精髓和积极合理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因地制宜地、创造性的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探索[2]。 除些之外,有很多人对探究式教学的效果不信任,认为探究式教学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要求会降低。这是因为受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应试教育是客观存在的,在很多地方,考评教师主要是看中考成绩,谁也不想拿自己做试验品。探究式教学花的时间多,而一节课的时间才有45分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在短时间内探究式教学的效果不如其它教学方式,虽不说立竿见影,但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为了中考能出好成绩,谁也不想尝试。即使采用探究式教学,也只是在上公开课时的“作秀”而已。

探究式教学与其他的教学方式并不是对立关系,只是探究式教学是基于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特点而设计和组织的,要求具有更强的未知性与问题性、发现性与探索性、过程性与开放性、主动性与互动性。开展探究式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它一定要作为学生认识自然和理解物质世界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所以开展探究式教学一定要既关注过程和方法,也要关注结果的收获[2]。

探究式教学虽然是有固定模式的施教过程,但它受很多客观条件的影响,如何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开展探究式教学,必须从实际的行动中不断研究。

上一篇:试论中学生物课堂艺术性教学语言 下一篇: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