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师在抗感染中的药学服务

时间:2022-09-23 11:40:15

医院药师在抗感染中的药学服务

1利用治疗药物监测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例4胆道感染:患者男,42岁。因“腹痛伴发热10d”入院。行相关检查后诊断为胆道感染,药敏结果提示产气肠杆菌,仅对氨基糖苷类及碳青霉烯类敏感。结合患者情况及药敏,医师选用庆大霉素16万u,ivd,qd治疗,患者体温于每日上午用药后有所下降,但下午又开始上升。药学服务:临床药师会诊后,同意胆道感染的诊断。患者用药后疗效不佳,可能与给药剂量不足有关,可通过血药浓度测定证实。同时,也需要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来制定庆大霉素个体化给药方案。因此,建议在给予庆大霉素后0.5h及4h后分别采血,测血药浓度。结果显示,患者庆大霉素峰浓度为5.19μg•ml-1,4h后浓度2.42μg•ml-1,即下午3:00以后血药浓度值已较低[3],故推测患者晚间发热与此有关。根据测得的血药浓度,采用一室模型计算[4],庆大霉素在该患者体内的t1/2约3.6h,则早晨给药12h后庆大霉素浓度仅0.5μg•ml-1,需要增加剂量。为安全起见,药师建议分次给药,即方案调整为庆大霉素12万u,ivd,q12h,预计此方案峰浓度5.9μg•ml-1,谷浓度0.6μg•ml-1。采用调整给药方案后,复测给药30min后浓度为5.6μg•ml-1,接近预算血浓。患者用药3d后症状完全控制,未诉特殊不适,1周后出院。

2药物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

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收集由药学部负责,药师对药物的药理作用、相互作用比较熟悉,因此,在遇到问题时,药师通常会较多考虑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可以在临床上发挥优势。例5药物热:老年女性患者,胰头肿块切除术后使用抗生素3d未发热,但因其轻度中性粒细胞减少(WBC3.05×109•L-1,中粒绝对值1.58×109•L-1),管床医生一直没停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至术后第11天时患者突然开始高热,最高体温39.8℃,复查血常规正常范围。临床医师考虑吸收热,指示再次复查腹部B超看手术部位是否有积液。药学服务:临床药师考虑药物热不能排除,因此建议医师停药。但医师认为药物热少见,没有停药。第二天,药师仍坚持建议,并且叙述了理由:即使患者可能不是药物热,但在感染不严重或不明确的情况下,按临床诊疗常规还是应该先停药观察,若确实不是药物热,再考虑其他。在药师建议下,临床医师停用了抗菌药物,当天下午患者即未再发热。例6药物相互作用:患者女,20岁。因“体检发现肺部病变”半月入院。既往于7岁确诊为红斑狼疮,17岁发现高血压,一直服用贞芪扶正胶囊6粒,po,bid;美托洛尔片12.5mg,po,bid;别嘌呤醇片0.1mg,poqd;羟氯喹片0.2g,pobid;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po,qd;贝那普利片10mg,po,qd;甲泼尼龙12mg,po,qd;碳酸氢钠片0.5g,po,tid共8种药物至今;无家族及食物药物过敏史。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诊断:①右上肺病变性质待查:感染性?(a)细菌?(b)真菌?(c)结核?;②SLE,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入院后进行了相关检查,并行经验性抗细菌治疗2周,效果不明显。遂停用抗菌药,诊断性使用伊曲康唑注射液,第一天0.2g,ivd,bid,以后0.2g,ivd,qd。用药过程中患者未诉任何异常及不适,然而治疗1周后复查,患者外周血中WBC从伊曲康唑治疗前9.6×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8%,上升至19.54×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药学服务:临床药师提出可能是伊曲康唑与甲泼尼龙之间相互影响所致[4];临床医师不认可。请血液科主任医师及风湿科主任医师会诊,但均未作出明确解释,建议继续完善相关检查。由于白细胞异常升高原因不明,患者家属仔细询问患者本人后,再次找到主治医师,诉近日觉全身皮肤有轻度紧绷感,临床药师于是再次请主治医师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医师未做明确表态。6d后再次复查血常规示:WBC计数31.59×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7.8%。医师才决定停用伊曲康唑注射液。停药3d后复查:WBC计数21.99×109•L-1,中性粒细胞85.7%;同时患者仍无明显异常。至此,基本可以确定该患者的血常规异常升高与用药有关。

3讨论

3.1药师若要在临床发挥好作用,必需多读各种临床用药指南,随时了解诊治最新进展。由于各专科医师对该科常用抗菌药物的使用都有一定经验,所以,抗感染专业的药师必须更加努力,才能得到认可。

3.2明确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指征,与医师共同担负责任是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第一步是明确是否需要抗菌药物,然后再决定如何用药。但需不需要使用常与诊断及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有关。或者需要循证医学的支持,如外科围手术期的预防用药。除此以外,管理、责任、医患关系都是影响用药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在确定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时,除了临床能力需要提高外,还要思考能否承担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例2停药后又再次使用的过程,就充分体现了责任和纠纷的问题。

3.3多重耐药菌的诊治是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面对的难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正确选择药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经验治疗是临床药师必须通过的一关;对于久治不愈的患者,药师需要根据经验等判断是何种耐药菌的感染,从而选对药物;其次,有些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现有抗菌药物的疗效不能保证。因此,为了患者的健康,也为了临床药师的工作有效,在治疗时,药师不仅要选对药物,而且不能忽略了基础疾病的治疗以及引起感染的诱因的去除。

3.4TDM、不良反应以及相互作用等是临床药师发挥作用的重点。例4~例6分别从TDM、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方面证明了药师在这方面能够为临床医师起到互补作用。医药护的团队工作应互相交流学习。药师要在临床上发挥作用,要随时关注药物不良反应、相互作用方面的新进展。充分利用TDM并不断开展新的诊疗项目,或优化已有的项目,才能跟上临床需要。

3.5相互理解,善于沟通是临床药师必备的素质。药师与医师沟通的有效性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药师干预的成败和医患认可度。许多时候,临床医师有其用药的客观因素,药师的建议被接受有一个过程,不能生搬硬套指南和文件,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需要坚持的时候恰当的坚持,以使医师愿意接受药师的意见。不论如何,药师都应清楚认识到,无论医师还是药师,其工作目的都是为患者健康服务。因此,只要药师的建议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最终都会被医师所接受。

作者:汪震 刘东 宋秉鹏 杜光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上一篇:农村药学服务需求分析 下一篇: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药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