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研究

时间:2022-09-23 09:39:54

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研究

摘 要: “美丽中国”目标的提出,特别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生态观的精神支撑。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需要社会和高校协同发力。社会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加强法律制度保障;高校要建构合理的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加强消费观念的科学引导,搭建生态道德实践平台。以社会和高校的合力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关键词: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观 合理消费

党的十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突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全体公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大学生群体生态意识淡薄、知行脱节较为明显,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是合乎时代要求,顺应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需要。

一、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观

在生态文明成为党的重要执政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随着生态文明战略地位的准确定位,生态文明的内涵逐步明晰。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其生态文明观必须厘清相关范畴。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发展,人类对工业化深刻反思而得出的一种概括和凝练。具体而言,生态文明的内涵具有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广义上,生态文明是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共生、良性循环的文化伦理形态。狭义上,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并列,共同构成社会的文明体系。无论是广义维度还是狭义维度,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都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实现三者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观与生态文明相伴而生。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生态文明的研究而产生,90年代有了较为全面的阐述。生态文明观是人类对所生存世界的根本认识和看法,是人类认识自然、人、社会三者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主要包括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社会生态发展观及绿色科技观等,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是生态价值观,主张和倡导以生态的规则、规律及原理为基本观点和方法,处理人与自然、与经济发展、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生态文明观作为一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向价值。党的十后,生态文明战略的完整确立,使生态文明观受到高度重视。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方针策略宣传普及生态文明观,不断强化国民的生态意识,培育生态文化。

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就是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具体而言,就是从宏观的社会环境熏陶与约束微观的学校教育,在理论宣传、制度保障、实践养成等多维度下工夫,引导大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重视生态文明素养的养成。从而积淀生态文明知识,提升生态文明情感,形成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绿色消费观等观念,并将生态文明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有特定的时代背景,“90后”大学生有个性特征。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应遵循特定的基本原则,以基本原则规定生态文明观培育方向和内容,指导生态文明观培育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理论指引与实践培育相结合

生态文明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深入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领域,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实践工程。当前,大学生深感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紧迫。但在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他们却暴露出生态知识匮乏、知行脱节等问题。维护生态环境并没有成为自觉行为,他们热衷于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和监督者,却懈于身体力行。这要求我们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提升认识,设计实践途径,内化其价值观念。

(二)整体系统性与微观科学性相结合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复杂的有机整体,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内在地蕴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生态文明观的培育不能一蹴而就,而需要全社会的协同努力。因此,生态文明观的培育应遵循整体系统性原则,充分发挥不同主体之间的优势和作用,达到最优效果。党的十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就是以一N整体系统性的视角,将生态价值与经济、政治、社会等价值置于整个系统考量。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中坚持整体系统性原则,就是把大学生个体置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社会从顶层设计、理论宣传、法制保障等方面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学生以社会导向调整个体的微观生活,以科学的生活方式关照宏观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

(三)时代性与个体性相结合

生态文明的提出及具体治理都具有时代性,是对西方和我国发展实践进行反思的结果。由此,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要把握时代性,立足于我国的阶段性特征,汲取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国外率先开启工业化进程,20世纪30年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在国外集中爆发,其开启生态文明实践,培育生态文明观较早较为系统。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可以移植过来为我所鉴。而“90后”大学生有自身的身心特点,他们思维活跃,视野较为开阔,尤其对网络工具的运用非常娴熟。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面对庞大的信息群,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他们,对价值的判断和信息的取舍能力却有一定欠缺。为此,在坚持时代性的同时,要研究和了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做到把握时代性与个体性相结合。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具体路径

大学生的成长是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过程,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来自校园,社会大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成长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需要社会和校园协同发力。

(一)营造生态文明观培育的良好社会风气

1.加强宣传,营造社会氛围。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宏大工程,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党的十提出了一系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尤其强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最重要的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1]。当前,生态文明理念还没有在全社会和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一股强劲的势头,进行全方位、形式多样的社会宣传极为必要。

一是综合运用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网络纵深发展,已成为广大人民工作、学习、生活、消费、社交、娱乐的新空间和获得便利公共服务的新渠道。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良性互动,提升生态文明宣传的形象性和即时性是时代所趋。结合报纸、电视、电台等魍呈侄危开发利用新的网络媒介,如微信、论坛等方式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知识的宣传,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通过网络了解民众诉求,接受民众监督,通过扎实持续的媒体宣传和监督,助推人人关注生态、人人践行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打造好的生态主题纪录片。近几年,国家推出了很多经典的红、红色纪录片,社会反响非常好。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可以充分借鉴这些经验,挖掘和打造优秀的生态主题纪录片。一部好的生态主题纪录片,不仅画面精美,主题也发人深思。以这种形式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可以通过这种直观形象的形式让公众了解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激发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强烈愿望,强化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2.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法律法规。

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生态文明观培育已经摆上国家日常议程。国外的生态文明观教育工作启动较早、较为系统。将生态文明观的培育上升到法律高度,以严肃立法严格执法保障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实施。美国最早制定了环境教育专门法《环境教育法》,之后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日本制定了《增进环保热情及推进环境教育法》,韩国制定了《环境教育振兴法》。将生态文明观培育法制化将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趋向。党的十以来,在国家的顶层设计指导下,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生态治理的法律法规,但尚未出台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专门法规。国外经验和做法我们可以鉴别吸收,但根本上还是要立足我国国情,制定符合我国生态现状,适应民众特点的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观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地方政府应立足本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制定地方法规,严格监督法律实施。此外,还要设立生态文明教育的组织机构,创造生态文明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建构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校园体系

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下,高校理应成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的主体。高校具有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在生态文明知识体系建构、生态实践、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等方面要有所作为,与社会举措实现良好对接,协同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

1.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课程体系。

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的生态知识还相当匮乏。某种程度而言,自觉的生态行为源自生态认知所激发的动力和意志。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思想的传输非常必要。因此,高校要积极构建生态理论知识的“第一课堂”。一是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挖掘本专业与生态科学的交汇领域,使生态文明知识在不同专业的教学中得以传播和深化。二是积极开设生态文明方面的选修课程,如生态伦理学、生态法规、生态文化史等,引领大学生系统了解生态文化相关知识、法律法规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方法。三是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与国家的历史、国情、未来发展趋势紧密联系的课程。思政课教师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大势,做好角色转变。积极关注生态热点,解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理念和法律法规,将国家宏观战略与大学生的微观生活相结合,让他们了解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及个人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的责任担当。

2.加强消费观念的科学引导。

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带动中国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极大改善。加之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开放的市场经济带来了丰富的消费产品。在丰富的物质刺激下,人的消费欲望越来越强。“90后”大学生成长在我国快速发展的时期,没有经历过国家经济衰落、物资匮乏的年代,消费观念本身就比较时尚,加之外界的物质刺激及诸多诱惑,使得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表现出新的特点:消费内容、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日益多样化。一些大学生除了基本的学习和生活消费外,在网络、通讯、娱乐、旅游、恋爱、交际等方面开支较大,而且浪费现象较为严重。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不仅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而且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这警示我们要培育其生态文明观,就必须对大学生的消费观进行科学引导。

高校学生工作各部门应协同育人,以“节能减排、低碳校园”为主题,倡导大学生合理消费,做到“俭而有度、绿色低碳、全面健康”。一要引导学生简而有度。要在大学生个人与家庭的高度联系中进行教导,高消费将会给家庭和自己带来双重压力,加重家庭负担,不利于个人学业。二是引导学生绿色低碳消费。在大学生与社会的高度联系中进行教导。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个人从小事做起,个人的绿色行为可以累积成巨大的社会能量。绿色消费即以低能量、低排放为标准,生活中不乱扔垃圾,少使用一次性筷子,步行出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三是引导学生全面健康消费。物质消费是生存基础,精神消费则能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引导学生崇尚精神消费,做到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适度统一。

3.创建生态道德实践宽广平台,提高大学生生态环保实践能力。

培育生态文明观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针对大学生在生态文明上的“知行脱节”现象,高校要积极创建生态道德实践平台,通过多种实践途径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环保实践能力。一是开发网络互动平台,开展生态宣传。通过“微话题”、“微互动”等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生态知识的宣传,在网络互动中锻炼大学生的生态实践思维能力。二是邀请专家、学者走进校园。学者长在了解国内外的生态前沿问题,邀请学者进校园开展学术讲座,能让大学生充分了解生态领域的理论动态。也有必要邀请一些生态领域的专家,尤其是有生态治理实战经验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如地方环保局局长等进校园传达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指示,开展生态治理的实战技术。从理论和实践双重维度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环保技能。三是建立生态实践基地,切身体验。可以在校园内划定一个“生态实践基地”,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创设实践平台。定期组织学生进入基地亲身体验、开展志愿环保活动,促使大学生自觉形成生态行为。四是充分发挥社团的组织带动作用。社团活动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社团活动,他们更有热情,也更有责任担当。鼓励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样的生态环保活动,可以以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等为契机开展活动。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应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终身的教育。需要社会与学校协同育人,让大学生深切体验到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的安身立命是一个耦合与互动的过程,从而增强其生态认知,激发其生态情感,坚定其生态意志,自觉将生态文明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刘振清,刘晓文.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4(6).

[2]初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现状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

[3]高蕾.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4.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项目“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项”(MYZX201634)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如何完善企业财务内部管理控制之我见 下一篇:浅析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