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经济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9-23 08:22:59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在取得银行投入品价格信息的基础上,利用DEA模型测度了我国9家商业银行(包括4大国有商业银行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997―2001期间的经济效率;进而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从微观层面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经济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银行自由资本比例、贷款质量、人力资源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是影响银行经济效率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商业银行;数据包络分析(DEA);经济效率;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6(01)―0045―00

一、引 言

中国加入WTO以后,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 《金融服务协议》以及中美双边协议的规定,我国将 要逐步取消在华外资银行的一些行政限制,对外资 银行实行同等国民待遇,中资商业银行原有的市场 准入方面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将与外资银行在乎等 的金融环境下层开竞争。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 放,外资银行尤其是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跨国 银行纷纷进入中国金融市场,这无疑要对中国的商 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商业银行间的竞争 将更为激烈,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发展壮大,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银行的效率是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只有效率高的银行才 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传统理论认 为效率来自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但是根据查阅到 的大量中外文献研究指出,银行管理层进行成本控 制和最大化产出能力配置的X效率比规模和范围 效率更加重要,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对于同等规模 和产品组合的银行而言,银行业的平均成本比行业 可能的最低值要高出20%,而由于规模和产品组合 不当造成的无效率则不到成本的5甲o。也就是 说银行业至少有20%的成本被管理无效率侵蚀掉 了。因此,研究我国银行的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使其在中国加入WTO的 背景下有效地与外资银行进行竞争有着重要现实意 义。

经济效率:包括技术效率(technicalefficiency) 和配置效率(allocationefficiency)。技术效率是指 技术不变、产出一定时通过有效管理使银行投入量 的减少。配置效率是指通过合理的配置投入品比例 来降低成本。

国外文献中测算商业银行经济效率的方法有很 多,目前国内测算商业银行经济效率的研究很少,在 为数不多的文献中所使用的方法大多是DEA方法 (DataEnvelopmentAnalysis),而且都忽略了价格,仅 仅关注技术效率而不是经济效率,所以本文将价格 信息纳入DEA模型,计算我国商业银行的经济效 率,并对具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上一篇:企业短期贷款违约预测Bayes模型构建 下一篇:购买力平价偏离理论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