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热清丸辅助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23 12:30:52

儿童感热清丸辅助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儿童感热清丸辅助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疱疹性咽峡炎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口服阿昔洛韦片的同时口服儿童感热清丸,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1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儿童感热清丸;疱疹性咽峡炎;阿昔洛韦片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00-00

疱疹性咽峡炎属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起病急骤,好发于夏秋季节,发病年龄以婴幼儿为主,传染性强,以发热、流涎、拒食为主,令患儿家属颇为头痛。本文选择了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儿童感热清丸辅助阿昔洛韦片口服、阿昔洛韦片口服治疗,两组对比,治疗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门诊就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发病年龄均为6个月至7岁。

1.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一般病例临床表现均为高热,婴儿表现为拒食、流涎、烦躁不安、哭闹,较大儿童诉咽痛、厌食、恶心、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粘膜上可见数个2-4 mm大小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1~2天后红晕扩大,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它部位。病程1周左右。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心肌酶检查一部分患儿同工酶轻度升高。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均符合疱疹性咽峡炎诊断要点[1]。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年龄、性别无差异。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量口服阿昔洛韦片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儿童感热清丸:小于1周岁的婴儿根据年龄每次5~8粒,3/日;1周岁~5周岁每次8~10粒,3/日;6周岁以上10~15粒,3/日。对照组:常规量口服阿昔洛韦片及对症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考虑合并细菌感染者,给予副反应小的抗生素口服。并嘱患儿家属给予患儿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及粗糙食物。

1.4 疗效判断标准。痊愈:体温正常,无流涎及咽痛、咽部疱疹及溃疡消失;显效:体温正常,流涎及咽痛明显减轻,咽部疱疹及溃疡大部分消失,无新出疱疹;有效:热程明显缩短或发热间期延长,流涎及咽痛症状明显缓解,疱疹及溃疡减少,无新出的疱疹;无效:反复发热,疱疹及溃疡消退缓慢,患儿病情加重,多见于婴幼儿,往往全身症状较重,需输液治疗。总有效率为94.3%。

1.5 统计学原理:采用X2检验。

2 治疗与转归

2.1 观察指标:以上病例均采取门诊登记随诊方式,观察治疗后患儿发热、咽部表现、精神状况及饮食情况。

2.2 临床疗效:根据上述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该药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3%,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

2.3 不良反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属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发病急,传染性较强,可在婴幼儿间广泛流行,其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2],亦可为其它肠道病毒。柯萨奇A组病毒属小RNA病毒科,夏秋季节为多发季节。因此,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对于患儿、家长及社会都有很大意义。

从中医方面分析,疱疹性咽峡炎属祖国医学“喉痹”范畴。肺司呼吸,咽喉部是呼吸出入的门户,又是肺的经脉通过的地方,故外感情风热时毒,侵犯肺卫,循经上逆,脾胃积热上攻咽喉而发病。中医学认为,肺胃积热,复感风邪毒,内外热毒搏结于咽喉[3]。临床上发现很多患儿,因口腔疱疹及溃疡导致局部疼痛而拒食,拒绝口腔清洁,从而引起细菌感染因此导致病程延长,机体抵抗力低下,迁延不愈。因此,结合中药清热解毒,效果显著,能缩短疗程,减轻患儿痛苦。

儿童感热清丸含有人工牛黄、羚羊角、人生、黄连、丁香、甘草等成分,功能主治为清心泻火,开窍宁神,用于外感高热,烦急不安。阿昔洛韦片作为抗病毒药物,主针对疱疹病毒。两种药物协同应用,缩短了患儿的热度及热程,避免了长时间口服阿昔洛韦片所致的全身不良,反应使患儿尽早进食,促进机体尽快康复。本组应用儿童感热清丸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中药消炎,清热解毒,效果明显,患儿易于接受,且安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故该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薛辛东,李永柏.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5-216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05-806

[3] 胡连生,李凡成.中医耳鼻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24-236

上一篇:针灸治疗面瘫的一些体会 下一篇:糖尿病中药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