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因“动态生成”而更精彩

时间:2022-09-22 08:47:54

数学课堂因“动态生成”而更精彩

摘要:“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所谓“动态生成”就是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在师生互动中,突破预设的巢臼,学生提供的材料,学习的思维成果,学生实践操作所获得的结果或结论等等,在教师的预料之外而又有意义的学习生成。建构主义主张,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不同个性与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是一种引发学生内部动机的学习。而这次课程改革,要把重心引导到关注“动态生成”这方面,一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时候,课堂教学的情境是丰富而千变万化的。教师理应抓住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中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所以目前理应让“生成”成为顺应时代要求的“望远镜”。本文就从善于寻找有益信息,促进教学生成;抓住意外信息,挖掘创新源泉;综合即时信息,调控教学活动;利用错误信息,完善认知结构四个方面探讨动态生成的过程和方法。

关键词:数学课堂;课堂实践;动态生成

G623.5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从中感觉到知识的增加,情感的互动,心灵之间的沟通的一个过程,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空间中不断展现生命的活力。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拥有一双慧眼,及时将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巧妙地纳入课堂临场发挥中呢?

一、善于寻找有益信息,促进教学生成

在开放式教学的深入开展,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的情况下,应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有的信息教师可能也未曾料到,这就需教师提高课堂应变能力,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并能在亮点处引领,在冷场处引领,在迷茫处引领,在错误处引领,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通过对生成资源进行选择、整合、提炼等方法,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1.能对生成的资源进行选择。

在交流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来自学生的资源大多处于原生状态,往往是零星的、片面的、模糊的,这就需要老师自始至终研究学生,“选择”学生的创新信息,引领学生把教学过程向更高水平推进。在“选择”中需强调的是:不是学生说什么都一样好,没有任何取舍,而是要优选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优选的标准:一是有利于全面实现数学课程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二是符合数学学科学习的规律;三是符合数学教材、学生和生活实际。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可以个别解决;对学生提出的常识性问题,可以当堂解决;师生当堂解决不了,可以在课外想办法解决;对一时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作为一种悬念,鼓励学生今后继续探究。如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自己剪三根小棒(线段)使这三根小棒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在集体反馈讨论中,我选择了一位学生做的其中一根较长、另两根极短的组合,这样非常直观地使学生理解不是所有的三条线段都能拼成三角形的,为进一步探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2.能对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整合。

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横向的整合。在同一教学阶段,老师要从众多发言中优选部分发言内容进行简要归纳,以此形成共识。二是纵向的整合。在教学过程的结束阶段,老师要引导学生把前几个阶段形成的不同认识加以汇集、丰富,形成更为综合、完善的新认识,并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如在《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这一内容中,我设计了一题:给你3厘米、5厘米、8厘米三条线段,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如果不能,能否改动其中一条,使它能实现接成三角形。有学生说改动3厘米的一条,我们变以这为例,探究可改为几厘米。有学生说大于3厘米,有的说大于3厘米小于13厘米的自然数,我通过对学生引导,让学生想象、猜想,充分整合了学生的意见,从而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了知识,也为改动其它两根线段的长度的探究奠定了基础,生成了新的研究课题。

3.能对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提炼。

对于一些极有价值的创新信息,师生应该再度归纳集合形成深层次、高质量的资源,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可以及时地把它转化成全体同学共同的精神财富。如让学生当众介绍自己的探索过程、探索方法以及经验和体会,然后再让全体同学也亲身经历一番他的发现过程,从而获得各自的体验。

二、抓住意外信息,挖掘创新源泉

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有思想的,有差异的,师生的一个闪念、一个举动、一个误会,都可能增加教学中的非预设因素,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进程。教师要及时捕捉这种“闪烁不定”的意外资源,并加以美化,成为可用资源。让意外生成精彩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平等对话点燃精彩课堂。如果我们习惯于用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只会把学生的创造扼杀在萌芽状态,那我们的课堂永远只能是一种声音。 此外,让意外生成精彩,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求异思维有一种直觉感悟的能力,要能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观众,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

如:我在上《认识时间》这节课时,让学生5分5分地数出每个数字代表的时间。正当学生听得认真时,忽然听到有一个男生在小嘀咕着:“这样数太繁了,只要记住四个数字就可以了。”我听了开始一愣,马上心一动,立即让他走上讲台进行讲解:“在钟面上,12和6是对称的,分别表示整时和半时;3和9也是对称的,分别表示15分和45分。” “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我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兴趣盎然。我顺水推舟,干脆来个小组讨论。随着讨论的进行,不时有同学举手,不时有新的想法产生。

由于捕捉到的信息“价值不菲”,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迸发了智慧的火花。可见,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意外资源,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

三、综合即时信息,调控教学活动

新课程倡导课堂生成的重要性。教学时教师要及时捕捉课堂中有效的“生成点”,引导学生去探索、去研究。我在教W“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的特征”时,先组织学生用长短不一的小棒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巡视中,我发现了以下几种不同的摆法:

(1)用4根小棒摆出的长方形,其中两根长、两根短。

(2)用6根同样长的小棒,摆出长为2、宽为1的长方形。

(3)宽由两根相同的短小棒摆成,一条长由两根相同的长小棒摆成,另一条长由4根相同的短小棒摆成,其中,一根长小棒的长度正好是短小棒长度的2倍。这种摆法出乎她意料。

于是我调整了教学:先展出1、2两种摆法,组织学生交流、比较,引导学生了解“对边”、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对边一样长”。之后,教师展示摆法3,立刻教室里响起了不同的声音:“这不是长方形,上下对边用的小棒不同。”“看上去还是挺象长方形的。”“上下对边用的小棒虽然不同,但是它们一样长,就是长方形。”“只要放在一起比一比,就知道了。”……在争论、辩论中,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了“不同的小棒也可以摆成长方形的对边,只要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就是长方形。”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正是在巡视中及时地发现了学生独立操作的独特资源,、加以灵活地利用,不断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充满探索的过程中,让已经存在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不那么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是那样的自然、和谐、美好,人的理智和情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

四、利用错误信息,完善认知结构

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过程,是学生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成长过程,所以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教师要理解宽容,并鼓励学生从错误中找到药方。错误是一种真实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它是一面镜子,以错误为镜,可以知教学之得失。通过学生的错误,教师不但可以发现学生所学知识的不足,还可以从中发现他们的学习方法和策略。针对课堂交流中生成的这些错误,教师巧妙地将其转化为新的课堂教学资源,最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如教学“平均数应用题”之后,教师出示了一道练习题:“张师傅第一天5小时加工32个零件,第二天3小时加工24个零件。张师傅这两天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零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大部分学生列式为:(32+24)÷(5+3)=7(个)。有一位学生提出不同的做法:“我用32÷5=6.4(个)求出张师傅第一天平均每小时加工的零件,再用24÷3=8(个)求出王张师傅第二天平均每小时加工的零件,然后用(6.4+8)÷2=7.2(个),就可以算出张师傅这两天平均每小时加工的零件。”这时,教师并不立即给予表态,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寻找错误的原因:“若要张师傅两天平均每小时加工的零件相加后除以2,那么这道题应该怎么改?”这样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激活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身边的社会与自然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这种了解往往是模糊的,不太清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模糊的感知性知识清晰有效地表达出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建立数学知识的表象。

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会出现认识上的偏差,教师在课堂上应千方百计地通过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暴露其思维过程,特别是对这一过程中发生的错误,要牵而带之,引而不发。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错误的问题所在,巧妙地挖掘其中地错误资源,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把错误资源化为一次新的学习契机,从而牢固建构知识体系。

“错误”也可以生长出教学资源。师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一颦一笑,都可能造成教学的“一波三折”,引出精彩无限,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意外的收获。这种精彩,虽然无法预约,但是可以捕捉,可以放大,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定的生成意识和调控艺术。我们要想孩子们真正成为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就必须付出汗水和血,经历困难和失败,不要惧怕孩子的错误。让我们共同感悟错误给课堂带来的涌动的生命力和最真实的美丽吧!

动态生成的课堂,给我们教师带来新的挑战。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面对学生稍纵即逝的生成信息,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将生成视作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因为有了生成,才使得我们课堂充满了灵性,绽放出了精彩。

参考文献:

[1]吴飞燕,《关注课堂生成 张扬学生个性》,小学教育资源网,2005年3月.

[2]朱瑛,邓祖勇,《课堂生成资源――来自上帝的礼物》,《中小学管理》,2003年11月.

[3]徐国平,黄向阳,《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小学课堂教学策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

上一篇:航空服务与管理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下一篇:基于实践教学模式酒店特色专业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