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该表达什么样的自我?

时间:2022-09-22 03:30:54

写作,该表达什么样的自我?

有位哲人曾说过,写作是表达自我的最佳方式,是灵魂栖息之所,是精神生命的生存之道。

我以为,写作应该成为一个有着高度自觉的、有着细腻情感的人表达美好情怀、追求更高理想的手段。

那么,写作作为一种表达方式,究竟该表达什么样的自我呢?我来谈一谈自己的思考心得。

一、表达真实的自我

假大空风行于学生的作文之中,我们往往看不到真实的东西,而这与我们的教学倾向不无关系。

一种是主题诱导,主要是指对写作的主题进行僵化的规定或指导,使得学生只能表达单一的思想,不能表达出不同的想法。这里,我们并不是非要学生表达出不同的想法不可,而是说,对于一个话题,正常的情况应该是,不同的人必然会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我们不可强行规定按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和评判;否则,不仅会有失公允,更严重的必然造成“强迫性”失真。

另一种是曲解真实,主要是指因为我们对真实的理解存在错误,而在教学中又把这种错误加以强化,使得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们所理解的真实,一般是指真实的社会生活,是指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人是会想象的,对未来的想象,对可能发生的事情和可能出现的东西的想象,甚至是幻想,都应该是一种真实。对前一种“真实”的叙写或议论,我们可以称之为“回忆”或“复述”,而对后一种的描叙,则称之为“创造”。但我们往往认为这样,我们的学生作文,才多是复述的真实,而缺少创造的真实。

因此,对于写作,中学生要敢于和善于表达真实的自我,教师则应该全面正确地认识写作的“真实”,为学生表达真实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表达理想的自我

从“表达真实的自我”来看,我们过于机械地强调“真实”,导致了我们对学生在写作中表达出来的带有一些理想化的东西进行否定,甚至对学生在高考作文中表达的对坡、李白、屈原的仰慕,大加挞伐,并批之为“学生写作的伪文化倾向”。其实,作文作为一种表达自我需要的方式,本来就应该促使自我向更高的层次攀升。

从学生角度看,还有一种情况应该引起高度的关注,即对理想有庸俗化、功利化之倾向。过去,人们往往会有意识地拔高作文的主题,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贴标签”,牵强附会地提高立意,这显然是不良的做法。然而现在,我们的认识又明显地出现了功利的浮躁的表征,而且这些东西在影响着我们的年轻一代。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追求舒适的生活和工作,并没有过错;追求个性的张扬,关注个人的内在,也是对的。关键是,当这一切成为生存的惟一意义时,那就非常可怕了。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胸怀宽广,应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而不是蜷缩在个人的小天地里,做着玫瑰色的梦。学生通过写作表达的应该是理想的自我,是目标高远的自我,是大写的自我,是与整个民族、整个国家、整个世界的未来息息相关的自我。而且这样的理想,并不是被生硬地强“贴”到作文中去的,而是真切自然地从心中产生的。

三、表达理性的自我

1.人文情怀的培养和表达。当今社会,和谐发展这个话题已得到普遍的接受,而对生命的关怀,对环境的关注,对历史的审视,对道德的追求,对和平的渴望,已形成了新的潮流。因此对这些问题的持续关注和思考,就是培养人文情怀的最直接的途径;而对它们的表达,也就成为我们生存的一种需要。

2.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表达。理性,就是要排斥非理性的思想和行为,而这直接取决于思辨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一篇好的作文,应该是表现思辨成果的作文。即使是记叙类的文章,也必须在字里行间表现出良好的思辨水平来。例如,对所叙之事,所写之人,必然会有一个情感上的评判,而这个评判,是与日常的思辨分不开的。

3.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表达。世界向前发展,这是谁也无法阻挡的。无论在现在的社会,还是在未来的社会,创新精神都是我们呼唤的品质。有了人文情怀和思辨能力,我们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在写作中如果换个角度去思考,就会有新的发现;而换个方式去表达,也会有新的收获。

四、表达个性的自我

人类要阅读,是因为人类文明需要传承;而人类要写作,是因为个性的存在需要表达,社会的进步需要个性化的表达。

当然,我们也应注意到,这些个性化的表达,是建立在某些共性的基础之上的。但现在,我们所担扰的是,许多文章从形式到内容均缺乏个性,只有共性。因此我们强调应该表达这样的个性:

思考深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的;

思维缜密,有良好的思想基础的;

敢于创新,有新颖的表达形式的;

推陈出新,有创新的思辨价值的;

……

我们反对这样的所谓个性:

见解肤浅,缺乏自己的深入思考的;

思维混乱,缺乏必要的逻辑能力的;

思想片面,缺乏辩证的全面判断的;

形式怪异,缺乏常识的胡乱表达的;

……

五、表达文化的自我

写作,应该是一种文化行为,应该有人文情怀,且站在一定的文化高度。

但写作为什么往往会让学生望而却步,让学生咬破笔杆也无从下手?作文评改时,教师为什么会发现一些低幼化的“杰作”?究其原因应该从源头去找,教师应该从写作教学、学生应该从写作实践中去找。

我们的写作教学,应该强调文化的因素,而这文化因素则包含了“深厚性”和“针对性”两个方面。文化是历史积淀下来的,而优良的文化传统,是靠经典的书籍保留下来的。有没有文化的含量,我们首先要看的就是积累的优秀文化的含量。其次,还要看有没有现实的针对性。一个有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素养的人,他的生存是离不开现实社会的,那么他就应该关注自己生存的这个社会,就应该积极地思考这个社会。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包括整个语文教学,都应该引导学生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努力去表达文化的自我。

上一篇:大旱的消失 下一篇:判给学生零分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