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风险影口向因素研究

时间:2022-09-22 01:18:12

企业信用风险影口向因素研究

摘 要:文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ISM模型,对影响企业信用的13个要素通过进行定性和定量化处理,进而确定影响企业信用风险的6个级别。分析了要素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为降低企业运用过程中的信用风险提供依据。

关键词:企业信用 信用风险 解释结构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259-02

一、引言

企业信用是指企业为获得他人提供的信用或授予他人信用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是对企业信用交易活动的全过程和企业诚信经营行为的全方位管理,其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发展信用交易和获取信用资源服务。市场经济是信用的经济,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信用缺失现象,比如逃避债务、合同违约、商业欺诈、假冒伪劣等经济失信现象,这样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直接影响企业融资和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对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二、问题的提出

1.信用与企业信用。信用一词,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侵蚀”着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但有关其内涵,却仍然存在诸多争议。在吴敬琏看来,所谓信用,其意指建立在对受信人特定的期限内付款或还款承诺的能力的基础上的一种信任,这种信任使后者无须付现即可获得资金、商品或服务的能力。陈继忠则认为,信用是社会各种责任主体的一种债务道德,是从契约中反映出来的,其需要严格的制约和社会舆论约束。由此可见,企业信用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用是指企业为获得他人提供的信用或授予他人信用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是对企业信用交易活动的全过程和企业诚信经营行为的全方位管理,其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发展信用交易和获取信用资源服务。狭义的信用是指针对信用销售的管理,具体讲是指企业通过制定信用管理政策,指导和协调与信用销售有关的各个部门,以完成在信用销售中对客户信息收集和评估,信用额度授予,进行合同管理控制和转移来自企业外部的信用风险,债权保障,回收应收账款等各交易环节的管理活动,是对企业防范信用交易风险的全过程管理,其目的是企业在扩大信用销售的同时,保障应收账款安全和及时回收。

2.我国企业信用风险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市场经济是信用的经济,信用体系建设“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然而我国一些企业信用缺失问题比较突出,突出表现为拖欠货款、货款、税款,违约,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披露虚假信息,质量欺诈,商标、专利技术侵权,价格欺诈等。这一切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企业信用缺失。当前一些企业信用的缺失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扰乱了市场秩序,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使得企业难以正常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在“资本取胜”时代,一些企业由于信用缺失,在急需资金时无法取得银行的贷款。可以说,企业信用是一把“双刃剑”,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方面,失信者早晚都要为失信“买单”,甚至付出沉痛的代价,最终丧失市场机遇。

(2)企业信用风险过大。进入20世纪末期以来,企业间的“三角债务”一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梦魇”由于拖欠和赖账,使得部分企业陷入相互拖欠致使坏账的泥潭,企业不堪重负,而通过法律手段追讨欠款,其期限漫长,企业疲于应付,影响了企业的扩大再发展;更有甚者致使一些企业不得不最终破产倒闭。为了化解风险,出于企业利益考虑,一些企业不得不采取先收款后发货的经营方式,交易和市场规模难以扩大。

(3)影响企业竞争力。信用与企业竞争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方企业把信用赊销当做销售的手段和竞争手段,而国内一些市场由于债务拖欠、合同违约、商业欺诈、恶意逃债等,及各种经济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企业惧怕被拖欠货款,因此很少选用赊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的财务、销售、管理等费用占销售收入的14%,如图1、表1所示。

综上所述一些企业信用恶化,失信已成为当前企业管理的突出问题,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加强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强化信用意识,整治信用环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已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

三、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

为了确立影响企业信用风险的因素,依据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及企业发展特征及量化的原则,以企业的信用成本为中心,从企业的性质、内部管理水平和外部监管力度等方面考虑: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对文献中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相关概念的计量尺度深入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学者、企业管理者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设计了初步调查问卷,在小样本、小范围内调查的基础上,通过2次调查分析、修正,并经多次讨论归纳,得出现阶段影响企业信用风险的13个主要指标,如表2所示。

根据这13个指标,结合解释结构模型nterpretative StructuralModel,简称ISM),计算分析得出以下影响企业信用风险的6个级别。

第1级别的要素是信息的对称性,它直接地影响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信用风险高低。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准确的获取供应商或客户的信用状况,国家和银行对违约的惩罚力度和被惩罚的可能性,企业自身能够承受的信用风险,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企业会自动规避由失信带来的风险。第2级别的要素是企业内部部门沟通,银行信用评级水平,供应链的稳定性,以上三个要素综合决定了所获得的信用信息的准确性。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单独作为第3级别的要素,直接反应出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国家信息披露制度,企业的退出成本,信誉的价值是第4级别的要素。企业对长远利益的追求以及企业的退出成本制约着企业的信用行为,影响企业信用信息的透明度。失信惩罚力度,信用监控和执法力度,企业规模,产权的明晰程度和社会舆论是第5级别和第6级别的要素,综合决定以上各级别的要素。失信惩罚力度和监管力度的强弱直接决定企业失信成本的高低。企业规模和产权的明晰程度决定了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随着消费者的理性化,舆论的负面压力可以间接或直接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四、结论

我国社会信用问题在部分企业的最大症结就是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双重机制的缺失,其主要表现为:守信者的经济利益激励缺失,声誉、信誉、债权等得不到保护,失信者得不到道德谴责、经济惩罚和法律制裁。由此得出应采取培育信用文化、建立信用体系、征信系统和精神与物质奖励制度、建立失信惩罚制度、加快信用立法等策略来构建我国社会信用机制。强化社会信用意识、建立有效的企业信用管理和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从而健全和完善公平竞争和有效运行的市场秩序。降低企业的信用风险要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首先,国家和银行等机构要加强企业信用信息的披露。完善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为企业信用管理提供参考;其次,要加大失信惩罚力度和监管力度,提高企业失信成本。同时企业自身要加强内部信用管理,追求长远的经济利益。

上一篇:浅谈家族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下一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