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勤于一个“思”字

时间:2022-09-22 08:36:13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74-01

“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面对科技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只有学会思考,孩子才能迎接新世纪所面临的新问题的挑战,让孩子勤于一个“思”字,是留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一、疑是“思”字的开始

从心理过程来讲,“思”也就是思维。思维是人之本性,大脑之功能。孩子生来就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着好奇,总爱向成人问这问那,就是“思”的开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就是产生疑问,也就是具有问题意识。我认为,教师要从关心孩子的答转化为关心孩子的问。科学家的很多发明创造往往是从怀疑已有结论开始的。例如,爱因斯坦对前人的权威性产生了怀疑,并敢于提出挑战,结果产生了相对论。培养孩子质疑的习惯,可以通过具体的科学家的事例,教育孩子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要富有挑战性;其次,指导孩子如何质疑;最后,要创设质疑的情境,让孩子在质疑的实践中学会质疑。

二、勤是“思”的保证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会发现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少。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之一是有一部分孩子不是不会思考,而是不想思考。我曾遇到过一位二年级的小学生,我让她做一道很简单的数学题,她不吭声。我很耐心地对她说:“你做错了,也没关系。如有困难,我可以帮你。”但她还是默不作声。在我再三要求下,她说:“老师,这道题我想想是会的,不过我不想想。”这个回答引起了我的思考和担忧。要知道脑是越动越灵的,有脑而不用,就如同刀不用要生锈一样,脑也会变得迟钝。思考上的懒惰是个非智力因素问题。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为什么可以做出创造时说:“我没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追究问题罢了。”那么,我们如何让孩子养成勤于动脑,追究问题的习惯呢?我的建议是:

1.不要直接给答案。

当孩子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一方面要热情地耐心倾听孩子的提问,另一方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简单地直接回答,而应该以引导的方式把孩子的问题转化为一个一个让孩子能够思考的简单问题,启发帮助孩子自己来回答。如果教师总是直接地回答,孩子就会形成一个习惯性定势,遇到问题就马上向成人求得答案,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依赖性,不想独立思考,不想动脑筋,结果只能是越来越不会动脑。

2.从表面特征到内在关系。

对年幼的孩子来讲。可以先从表面的特征上比较事物的异同开始,让孩子学会动脑筋,然后逐步转向对事物的因果关系,包含关系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进行一些推理训练。

3.让成功成动力。

在为孩子创设思考的情境的同时。教师要考虑到让孩子成功。成功所产生的愉悦的情感体验能激起孩子再次思考的欲望。猜谜语是很受孩子喜欢的一种思考活动。当孩子猜谜活动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作一些具体的引导或形象的比喻,把难度降低。这样孩子越勤于动脑,就越会思考,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三、解是“思”的结果

教师不仅要培养孩子善问、勤思的习惯,还要教给孩子一些思考的策略。首先,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孩子初步懂得求解问题的一般步骤;其次,要培养孩子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最后,要培养孩子在多种问题解答策略中学会比较,从而学会选择较优策略的能力。从问题到解答的过程,是一个结果的产生,也可以是一个新问题的开始。能从结果中发现新问题,是在更高的水平上得善于思考。

让我们教师同孩子一起在思考中学会思考。还是爱因斯坦说的好:“教师的责任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上一篇:对化学课堂新型师生互动教学策略的探究 下一篇:以考研和就业为指挥棒,扎实推进学风建设